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

作品数:35 被引量:401H指数:10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社会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碳排放
  • 2篇地铁
  • 2篇能源
  • 2篇农村
  • 2篇汽车
  • 2篇情境
  • 2篇污染
  • 2篇污水
  • 2篇污水治理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建筑
  • 2篇BIM
  • 2篇长三角
  • 2篇城市
  • 2篇水治理
  • 2篇区块链
  • 1篇登记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地产

机构

  • 32篇同济大学
  • 9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中国浦东干部...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上海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诸大建
  • 3篇张超
  • 2篇刘国平
  • 2篇韩传峰
  • 2篇张超
  • 2篇程名望
  • 2篇曹吉鸣
  • 2篇田园宏
  • 1篇韩骥
  • 1篇张辉
  • 1篇王韬
  • 1篇张维
  • 1篇张力小
  • 1篇杜欢政
  • 1篇盖庆恩
  • 1篇刘远立
  • 1篇于德湖
  • 1篇陈宏民
  • 1篇陈育德
  • 1篇史清华

传媒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亚太经济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上海城市发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公共空间到公共领域——一个城市研究中的跨学科二元体系及其向度被引量:1
2018年
存量经济模式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筑学及相关城市研究在面对更加具体的城市问题时,需要关注人的社会性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厘清公共空间本体的存在意义与工作目标。在更广义的城市治理转型中,公共领域中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基石作用,需借助社区规划师的协同机制与社区营造的操作途径实现需求导向的新型合作治理。
李彦伯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利益相关者
BIM情境下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提升路径选择被引量:8
2020年
针对BIM情境下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提出一种基于NK模型的提升路径选择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识别BIM情境下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其次,结合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估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及DEMATEL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情形,进而提取BIM情境下影响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的关键要素.再次,利用随机分布函数为影响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的多种关键要素选择组合结果随机分配适应度值,并依此绘制出对应的适应度景观图,结合适用的"攀爬方式",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对BIM情境下综合设施管理组织合作关系提升路径进行优选.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汤洪霞曹吉鸣邵志国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影响因素NK模型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换乘车站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源。一旦施工管控不当,将出现较大质量问题,严重威胁既有地铁站的正常运行和公众安全。为有效评价换乘车站施工风险,引入模糊最优最劣法,构建基于该方法的灰色聚类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包含三角模糊数的非线性目标规划求解各指标权重,保留了专家语言中的不确定信息,且有效降低了不一致率。通过构建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逐层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风险值,以确定工程风险等级。通过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实例分析,准确识别主要风险指标为变形缝差异沉降和结构裂缝宽度,得到精确风险隶属值8.645,风险等级为Ⅲ。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处理指标模糊性和评价过程灰色性的问题,评价结果合理可靠。
李美欣邵志国于德湖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灰色聚类法
亚太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福利绩效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1990-2011年APEC成员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福利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智利、越南、日本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水平较高,新加坡、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增长较快;2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U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增长一开始不利于碳排放福利绩效的提升,但当达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福利绩效能起到促进作用;3贸易依存度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刘国平朱远
关键词:经济增长亚太经合组织
基于环境增值体系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环境增值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实例规划探究。在山西鹊山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中引入环境增值理念,对其现状、SWOT分析、规划理念与原则、品牌形象策划、产品项目策划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实例经验和思想理论借鉴。
万锕俊周后璋岳卫东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充电基础设施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2024年
针对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供需失衡日益加剧的现象,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充电基础设施多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结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研究政府、运营商和消费者的演化稳定状态及各参数变量对主体策略行为选择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的关键在于运营商的策略选择,运营商积极运营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前提;建设运营补贴力度、政府监管成本和惩罚力度等因素是系统向稳定状态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最后提出建议: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补贴制度,完善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减缓对消费者购车补贴的退坡速度;运营商应与电网公司等寻求长期合作,拓宽盈利渠道,创新经营模式。研究成果可助力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王伟张靖轩邵志国汤洪霞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
中国碳生产率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提高碳生产率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之义。鉴于碳生产率是一个集成性较强的指标,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碳生产率效应分解为能源生产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中国2000-2012年碳生产率及其各影响因素的效应贡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引申出提高中国碳生产率和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国平
关键词:碳生产率LMDI模型低碳发展碳排放
上海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全球城市
2015年
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大部队”研究上海2050,目标是建设名列世界前茅的全球城市。参加这方面的研讨,点评有关研究成果,认同和欣赏许多基于正确研判世界发展趋势得出的构想,
诸大建
基于区块链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我国应急与应战体系设置分散,信息沟通渠道缺失,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动员效能不高,资源调度冲突,指挥协调不畅,亟须融合应急与应战体系,以提升一体化应急应战能力。针对这一现状,应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以专家系统为监管决策层、P2P(Peer-to-Peer)网络为自治决策层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基于应急应战事件位置、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别建立三维区块链模型,对不同等级、不同模式下的应急应战资源协同配置问题进行统一描述。考虑一体化应急应战场景与常规点对点交易场景的区别,设计信用证明作为区块链共识机制。最后,在以太坊开发框架下搭建有限节点参与的一体化应急应战区块链原型系统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基于区块链的一体化应急应战机制是合理且可行的。
邵炜晖王宁韩传峰许维胜
关键词:区块链
以材料“创造”土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土地为载体,通过大量投入钢铁、水泥等建材大规模修建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利用1985—2010年中国省级行政单元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总面积、城市住宅总面积和城市住宅建筑材料总使用量等数据,识别城市扩张模式,揭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建筑面积及其构筑材料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2000年是中国城市扩张的重要分界点,2000年之前中国各省份的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城市住宅总面积和城市住宅建筑材料总使用量均较小且省份间差异不大,2000年之后三者迅速增长且省份间差异逐渐扩大。在地区尺度上,三者均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特点,地区内部差异则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的特征。大多数省份的城市住宅总面积及其构筑材料总量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而增长,表明城市在发展初期以扩大建成区和水平扩张为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内部空间重组和用地置换导致高层建筑逐步替代了原有的单层或低矮建筑,城市扩张的方向由依赖土地的水平扩张转向以大量使用建筑材料为基础的垂直扩张,使得许多省份的城市住宅总面积逐渐超过辖区内居住用地总面积。这种以建筑材料“创造”出更多“土地”的城市垂直扩张在满足人们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需求的同时,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空间,但需要以消耗更多的建筑材料并承担建筑材料在开采、制造、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为代价。
李佳佳刘宇鹏韩骥张超张超张超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建筑材料产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