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

作品数:42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许笃聪郭海燕王娇罗秀萍陈莉萍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重点资助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中医
  • 7篇疗效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4篇中医药
  • 4篇临床疗效
  • 4篇慢性
  • 4篇急诊
  • 4篇辨证
  • 3篇中风
  • 3篇生命
  • 3篇中药
  • 3篇疗法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护理
  • 3篇急诊科
  • 3篇高血压病
  • 2篇药疗

机构

  • 41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福建省南平市...

作者

  • 3篇陈弼沧
  • 2篇刘宪俊
  • 2篇陈秋蓉
  • 2篇黄继义
  • 2篇陈佳山
  • 2篇吴志阳
  • 2篇陈忠云
  • 2篇郭海燕
  • 1篇胡称心
  • 1篇王秀宝
  • 1篇刘德桓
  • 1篇林栋
  • 1篇叶海荣
  • 1篇郑本端
  • 1篇黄丽萍
  • 1篇刘秋江
  • 1篇陈雪梅
  • 1篇许笃聪
  • 1篇谢翔宇
  • 1篇郑美凤

传媒

  • 6篇中外医学研究
  • 5篇山西中医
  • 4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治疗在肛裂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肛裂是肛肠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便时周期性疼痛,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是肛肠科临床医生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医治疗以其独特的理法方药及简便廉效的用药特点,通过“辨证论治,调和阴阳”使得肛周气血调达,从而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本文主要是通过溯源肛裂的病因病机,以近5年的文献作为支撑,来阐述肛裂的中医治疗。
陈雪梅刘秋江
关键词:肛裂中医治疗
刮痧疗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从刮痧疗法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王娇
关键词:中风刮痧疗法
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理疗及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医情志护理。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评定中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血压波动较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中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实行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更好地减少血压波动,提高中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曾丽蓉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中风偏瘫高血压病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2022年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 是指由于妊娠和分娩等原因,导致盆底解剖结构损伤和盆底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暂无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这一疾病明确的诊断标准及规范化评估。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文献,将从病史采集、盆底电生理及生物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几个方面对目前临床上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黄丽萍周文强
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耐药性研究
2013年
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冠脉内介.A(PCI)治疗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速效救心丸组(A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4~76岁,平均54.4岁;病程1.5—4.5年,平均2.6年。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B组)40例,男27例,女13例;
刘德桓吴志阳陈文鑫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耐药性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心绞痛发作
参芪降糖颗粒(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参芪降糖颗粒(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糖耐量减低、糖耐量低减、糖耐量减退、IGT"和"参芪降糖"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6月所有参芪降糖颗粒(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OR值为2.10,95%CI(1.21,3.64)、空腹血清血糖WMD值为-0.83,95%CI(-0.90,-0.76)、早餐后2 h血清血糖WMD值为-1.51,95%CI(-1.59,-1.43)、甘油三酯WMD值为-0.43,95%CI(-0.56,-0.31)和胆固醇WMD值为-0.41,95%CI(-0.49,-0.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仅有2篇文献报道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所以尚不足以说明其安全性。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有效,可能具有改善"脂毒性"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今后应规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论证强度。
陈弼沧吴秋英王小龙陈忠云
关键词:参芪降糖颗粒参芪降糖胶囊糖耐量减低META分析
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2021年
目的通过运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探讨针刺左侧蝶腭神经节前后对健康受试者大脑前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将20例健康受试者(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公开招募的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泉州中医院实习在读学生2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及伪针刺组,每组10名。分别进行针刺和伪针刺干预。在针刺前以及针刺后30min后分别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测量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抗阻指数(RI)。结果①针刺组,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30min后大脑前动脉的Vs、Vd、Vm、均有明显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伪针刺组,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30min大脑前动脉的Vs、Vd、Vm、PI、R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增加健康受试者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
陈远东黄梅阮传亮
关键词:针刺蝶腭神经节TCD血流动力学
柴术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症状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柴术四逆散对该类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予柴术...
张闽光曾凯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老年人肝郁脾虚型
文献传递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2023年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是心脏结构发生改变但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的一类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高,再入院率高,病死率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相当。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HFpEF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故本文从中医学对HFpEF的认识、HFpEF的中医证型研究、HFpEF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三方面入手,对HFpEF的中医证型进行综述,以总结近年来对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HFpEF的中医诊疗提供建设性意见。
吴秋霖吴志阳林冰冰叶靖
关键词:中医证型
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例,所有患者HBe Ag呈阳性,胆红素、转氨酶正常或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目前正在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5例替比夫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55例替比夫定联合乙肝抗纤汤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Fibroscan、PGA评分、APRI评分以及FIB4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化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情况可行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显著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李文科陈文炎廖楠君张闽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