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汉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数:45 被引量:217H指数:9
相关作者:姚春陈汉平翁睿光叶晖杨友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8篇骨折
  • 5篇疗效
  • 4篇重症
  • 4篇股骨
  • 4篇创伤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因子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增殖
  • 3篇实践教学
  • 3篇外固定
  • 3篇外科
  • 3篇腺炎
  • 3篇教学
  • 3篇固定术
  • 3篇创伤性
  • 2篇动脉
  • 2篇血液

机构

  • 45篇江汉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长沙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鄂州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7篇刘洋
  • 6篇刘军
  • 6篇翁睿光
  • 6篇叶晖
  • 6篇章剑剑
  • 6篇陈汉平
  • 5篇杨友生
  • 4篇蔡林
  • 4篇李明辉
  • 4篇瞿祥春
  • 4篇张卉
  • 3篇袁希
  • 3篇祝源
  • 3篇胡松
  • 3篇程翠年
  • 2篇罗松辉
  • 2篇黄超
  • 2篇罗仁峰
  • 2篇胡良焱
  • 2篇郑伟明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护理研究(下...
  • 2篇第十届中国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1通路对乏氧环境骨肉瘤细胞株的影响
2019年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复发或转移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肿瘤组织具有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特点,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缺氧与其侵袭转移特性密切相关[2].缺氧诱导因子(HIF)在肿瘤缺氧应答体系中居于核心调控位置[3],而针对细胞缺氧反应最重要的介质是HIF-1α.研究证实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主要由Notch1信号通路激活导致[4].乏氧微环境下转录调控因子HIF-1αNotch1信号通路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力增强等[5].本研究旨在观察乏氧微环境下阻断Notch1通路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袁冰郭朗刘洋李明辉谭俊峰王晶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株NOTCH1乏氧酶抑制剂HIF-1Α转录调控因子
提前使用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直接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提前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0-12期间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共185例,根据使用替罗非班的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使用组(G1组,来院临床诊断后即刻给药)及延迟使用组(G2组,PCI术中或术后即刻给药)2组,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使用替罗非班时间较G2组平均提前(2.7±0.52)h。G1组与G2组患者相比,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下降[分别为(1 750±1 231)U/L与(3 256±2 430)U/L,(162±124)U/L与(360±189)U/L,P<0.05];术中慢血流/无再流明显减少(19.1%与31.9%,P<0.05);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减少[(23.8±4.2)帧与(34.7±7.3)帧,P<0.05];2周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4.2±6.8)%与(45.3±7.1)%,P<0.05];术后TIMI 3级比例明显增加(93.6%与80.2%,P<0.05);术后ST段回落幅度明显增加[(78.2±20.4)%与(56.3±19.1)%]。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出血事件及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前使用替罗非班,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再形成,可以改善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挽救更多成活心肌,保护后期心脏功能,且未增加住院期间出血的概率。2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未能改善,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
项金洲罗松辉胡良焱胡家顺洪李锋黄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恶性胶质瘤中IL-13Rα2和PC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人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IL-13Rα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2006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43例恶性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IL-13Rα2和PCNA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43例恶性胶质瘤标本有40例(93%)IL-13Rα2阳性表达和36例(84%)PCNA阳性表达;(2)IL-13Rα2和PCNA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在WHOⅢ级与Ⅳ级间两者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2);在生存时间≤6个月与>6个月患者间IL-13Rα2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3)IL-13Rα2和PCNA的表达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653,P=0.000)。结论:人恶性胶质瘤组织中IL-13Rα2和PCNA均高表达,前者表达强度与肿瘤恶性分级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恶性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章剑剑陈汉平彭翔翁睿光刘军叶晖祝源郑伟明李剑敏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现状和进展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综述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发展演变、应用现状、重要进展,以及其治疗方案的优越性、可行性及前景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 Entrez PubMed 1951-01/2006-09相关微创外科和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文章,检索词“hiparthroplasty,minimal invasiveness,surge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CNKI1995-01/2006-04相关微创外科和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文章,检索词“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手工检索2001/2004相关的专著。资料选择:选择以微创方法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文献,阅读全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权威杂志者优先。筛除低水平重复性文章、综述类文章及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0余篇相关文献,4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0多篇文献中,10篇为微创外科系统的应用,3篇系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研究,3篇综述,其余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①微创外科的发展历史:微创外科的概念由英国Payne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②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较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更少的失血和肌肉破坏,使术后髋关节更稳定,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更少的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更快的康复,减少所需要的物理治疗;更小的皮肤切口,更小的少时瘢痕;降低了费用;术后髋关节更稳定;感染率低;患者近期满意度高。③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同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适应证基本相类似,但主要是初次的髋关节置换,更适应于身材瘦小的患者。④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小切口选择的位置十分重要,手术方法包括小单切口和二小切口入路、前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等。⑤微创髋关节置换存在的问题:对微创观念
刘洋蔡林
关键词:髋关节外科手术微创创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致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被引量:3
2013年
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复查再发现的血肿,或手术、尸检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血肿。而迟发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常见原因,处理起来很棘手。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间2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叶晖陈汉平翁睿光刘军章剑剑
关键词:迟发性颅内血肿术中脑膨出颅脑损伤头颅CT检查迟发颅内血肿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116例DTIH患者和123例非DTIH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分组进行对比。结果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13.35±6.72)×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2.78±6.43)×10^9/L,明显高于首次及多次头颅CT检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计数(9.72±3.09)×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64±2.9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头颅CT检查即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和非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指标协助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的早期诊断。
章剑剑陈汉平翁睿光刘军叶晖祝源
关键词:颅内出血创伤性白细胞
γ分泌酶抑制剂对乏氧环境下骨肉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乏氧状态下分泌酶抑制剂(γ-secretase inhibitors,DAPT)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骨肉瘤MG-63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骨肉瘤细胞株MG-63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C)、乏氧组(Hypoxia)和含有DAPT的乏氧组作为实验组(Hypoxia+DAP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细胞周期,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G-63细胞株中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来验证其转移能力。同时探讨DAPT在乏氧环境下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方面的影响,分析其介导的Notch1下调情况及其抑制乏氧对MG-6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乏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均较正常组有显著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实验组与乏氧组相比较,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显著降低其增殖及侵袭能力(<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上调Notch1、HIF-1、Hes-1相关蛋白的表达;但是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下调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使细胞周期停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泌酶抑制剂可通过下调Notch1通路显著抑制乏氧状态下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与侵袭,阻断Notch1表达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骨肉瘤的机制之一。
王淼袁冰刘平李贺伟刘洋邹利军郭朗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护理业务学习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提高护理业务学习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方法]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学习法进行护理业务学习,并与传统业务学习法相比较。[结果]两组护士认为两种学习法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交流及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护士业务学习期间(1年)撰写护理论文及参加科研活动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业务学习中采用PBL学习,可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学习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
张卉李邦莹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实践教学改革在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索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革方法,使急救护理知识与技能适应临床需求,满足临床对高技术型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及模拟案例情景实训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结果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的结合。结论实践教学改革缩短了学生向专业护士转化的过渡期,符合培养高技术型护理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
刘俊茹肖虹
关键词:实践教学急救医学
中重型脑出血患者术后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从多方面分析中重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9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常规行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同期93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血压波动、再出血发生率及患者ADL分级3个方面分析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未采用降压药物治疗但血压波动范围小,对照组总体血压波动相对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P<0.01);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7%)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9,P<0.05);ADL2~4级的患者在本研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研究组恢复相对良好的患者(ADL1~3级)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常规气管切开并行冬眠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章剑剑陈汉平翁睿光刘军叶晖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波动再出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