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 作品数:525 被引量:1,904H指数:17
- 相关作者:李晓丽更多>>
- 相关机构: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西走廊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所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水膜耦合对青贮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明确不同水分胁迫和地膜覆盖材料对青贮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2年4—10月,以‘陇青贮1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田间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即充分灌溉D1(75%~95%θ_f,θ_f为田间持水率)、轻度水分胁迫D2(55%~75%θ_f)、中度水分胁迫D3(35%~55%θ_f);以及4种覆盖材料,即普通白色覆膜(M1)、黑色地布(M2)、生物降解膜(M3)、液态地膜(M4),共12个处理。分析水膜互作对青贮玉米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D1处理显著提高青贮玉米根际特有微生物种类,M4处理的根际特有微生物种类相对其他覆膜材料显著提高;(2)各处理土壤细菌共获得43个门、109个纲、285个目、439个科、735个属,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丰富,优势菌群始终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Acidobacteria);(3)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细菌群落结构聚类情况与水分调亏程度高度吻合。综合来看,水分对青贮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而覆膜材料对其影响较小;(4)在D1水平时,M3处理青贮玉米的鲜草、干草产量较M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1.58%和16.59%。D2和D3处理时,覆膜材料对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影响不显著。所有处理中,D2M3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最大,较D1M1分别增加38.10%和12.65%。综合土壤健康和产量效益等目标,用M3替代M1或M2可行,M4在产量上不具有优势。本试验中,全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组合生物降解膜的处理表现更为优异。
- 张小艳张芮魏鹏程李妙祺
- 关键词:青贮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水分胁迫
- 基于模糊Borda组合模型的枸杞品质水氮调控效应评价
- 2024年
- 为筛选出合适的枸杞(Lycium barbarum L.)水氮供应阈值,利用模糊Borda组合模型评价了不同水氮组合对枸杞品质的调控效应。以三年生‘宁杞5号’枸杞为对象,分析了4个水分调控水平(以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θ_f的百分比控制土壤水分上、下限),即充分灌溉W0(75%~85%θ_f)、轻度水分亏缺W1(65%~75%θ_f)、中度水分亏缺W2(55%~65%θ_f)、重度水分亏缺W3(45%~55%θ_f),和4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N0(0 kg·hm^(-2))、低施氮量N1(150 kg·hm^(-2))、中施氮量N2(300 kg·hm^(-2))、高施氮量N3(450 kg·hm^(-2)),对枸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构建模型对枸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同一水分调控下中低量施氮可提高枸杞果实果径,较高施氮量提高3.39%~5.19%,随水分亏缺程度加剧枸杞果径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其中W0、W1和W2较W3分别提高8.01%、9.44%和6.92%;枸杞果长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N2处理提高最大(4.39%),随水分亏缺程度加剧呈降低趋势,各处理较重度水分亏缺提高2.50%~9.57%;水分调控、施氮水平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枸杞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W1N2处理的总糖、多糖、脂肪、维生素C和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了3.32%~16.93%、7.49%~54.72%、6.50%~45.89%、2.29%~47.41%和4.14%~28.34%;W2N3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较其余处理提高了11.12%~86.16%;W0N2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7.15%~71.67%;W2N1处理的总酚含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8.54%~65.98%。即轻中度水分亏缺、低中施氮量水平时有利于枸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形成。(2)各处理枸杞品质的评价值因模型不同存在明显不一致。剔除主成分分析后,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TOPSIS模型3种单一模型各自的评价结果与除该单一模型外其余2种模型评价结果的Kendall相关系数通过了Kendall-W协和系数事前检验,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可进
- 张云亮马彦麟高亚林齐广平郑永山吕鏸乐汪金文
- 关键词:枸杞营养品质
- “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建设——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实践教学对培养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四层次(基础实践教学层、专业实践教学层、综合性实践教学层、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层)、七模块(基础实验实践模块、社会实践环节、专业实验实践模块、课程设计模块、专业综合性实践模块、自主研究性实践模块、科技创新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文章结合该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块和各环节特征,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分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期待文章的研究,可实现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应用与创新的有效结合,并有利于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张芮高彦婷汪精海王引弟赵霞
-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程实践
- 间接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室内试验,探究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砂子粒径分别为1~2mm、2~3mm、3~5mm,灌水结束24h后对湿润锋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润锋运移形状均呈椭球体;2~3mm砂子处理下湿润锋的运移距离最大,土壤含水率最高,能够更好地指导河西地区的实际生产。
- 曹睿贾生海赵霞白有帅许春娟王艳萍
- 关键词:粒径土壤含水率
-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9年
- 基于定西市安家沟流域2014―2016年连续3年侵蚀性降雨产流产沙资料,研究了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性降雨可分为3类:A雨型(短历时、中高雨强)、B雨型(中雨量、小雨强)和C雨型(大雨量、小雨强),产流产沙频次为B雨型>C雨型>A雨型。径流系数油松林(6.915%~9.379%)、小麦地(5.838%~9.034%)和苜蓿地(6.610%~9.671%)分别是冰草地(2.724%~5.246%)的1.7~2.5倍,是沙棘林(2.296%~3.863%)的2~3倍。A雨型的径流系数大于B雨型和C雨型,B雨型和C雨型是产流的主要降雨类型。年均土壤流失量为小麦地(1.478~3.478 t/hm^2)>苜蓿地(0.558~2.079 t/hm^2)>油松林(0.459~0.887 t/hm^2)>冰草地(0.097~0.253 t/hm^2)>沙棘林(0.012~0.038 t/hm^2)。小麦地的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油松林的3~5倍,是冰草地的14倍,在坡度10°,15°,20°年均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沙棘林的123,130,92倍。C雨型对油松林产沙量的贡献率最大,B雨型次之,A雨型最小。A雨型对沙棘林产沙量的贡献率高达79%~86%,高强度、短历时降雨是沙棘林产沙的主要雨型。A雨型对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贡献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坡度20°中、高雨强是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增加的主要雨型。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的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流失量的增速为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随着坡度的增大产沙速度加快。研究结果可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科学指导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坡面
- 观赏植物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研究进展
- 2024年
- 文章综述了观赏植物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的研究进展,强调了水肥管理在提升观赏植物生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中的关键作用。结果揭示了观赏植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的响应机制,指出适宜的水分和养分配比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重要作用。文章还探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最后,分析了目前观赏植物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 刘伟刘伟滕安国雷联
- 关键词:水分调控养分调控智能灌溉花卉栽培
- 白龙江中上游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根据白龙江中上游地区1008条泥石流沟的调查数据,结合试验分析,借助GIS分析功能,以沟道为评价单元,选取储量、地质类型、地质特征、沟口冲淤和破坏力5个要素层下的19个指标构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经过优化总结,使用均值和极值归一化原始数据,将关联法、专家评分法和综合评价法结合在同一个体系中,改善关联法的模糊性,同时集合客观主观的优势,得出一套评价体系.聚类分析综合值得出,文县的高危险、中高危险和中危险泥石流最多,宕昌县的高危险和中高危险泥石流较多;迭部县的中低危险泥石流最多;武都区和迭部县的低危险泥石流最多.要素层值分析得出,在高值泥石流沟道中,宕昌县的储量致险性最高;文县的地质类型、地质特征和沟口冲淤致险性最高;武都区的破坏力致险性最高.正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储量和地质特征对泥石流的致险起主导作用.使用Moran’s I分析泥石流沟道间的关系表明,储量和沟口冲淤多数为高值与高值相邻,其综合致险性较高;地质类型和地质特征多半为高值和高值相邻、低值和低值相邻,其泥石流致险性两极化;破坏力多数为高值与高值相邻,容易诱发大型泥石流灾害.
- 张芝艳刘兴荣周自强韩惠王喜红刘耀祥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研究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受力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计算了横向剪力-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构件破坏模态,提取了各组件相互作用力及荷载分配曲线;最后对影响圆锥形中空夹心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受力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空心率、锥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剪构件的横向剪力峰值影响甚微,剪跨比、轴压比、钢材强度等级以及内、外钢管径厚比对其影响较为显著,且当内部钢管径厚比大于60时,极限承载力的增幅较小。
- 韩祎韩祎
- 关键词:破坏模态极限承载力
- 黄河上游近60a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为探究黄河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于唐乃亥、下河沿、头道拐3个水文站近60 a的降水量、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趋势检验、Mann-Kendall检验法(M-K趋势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M-K突变检验、Pettitt非参数检验、有序聚类分析、累积距平法、双累积曲线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黄河上游及上游不同子区域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径流量对降水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在2003年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变化率为4.67%;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突变年份为1986年,突变前后变化率为35.34%。3个子区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别呈显著增加、不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少趋势,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以唐乃亥以上的Ⅰ区为基准区时,唐乃亥—下河沿所在的Ⅱ区降水量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达到25.08%,非降水量因素为74.92%,而下河沿—头道拐的Ⅲ区,降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为32.14%,非降水量因素为67.86%。研究结果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配置具有参考意义。
- 成艺武兰珍刘峰贵沈彦俊
- 关键词:径流量降水量
- 基于文献计量的滴灌施肥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
- 2024年
- 滴灌施肥是重要的节水节肥田间管理措施,是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滴灌施肥研究特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2004—2023年CNKI数据库中滴灌施肥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主题文章发表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涉及作物学、园艺学、农业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期刊是《灌溉排水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等机构合作密切,张富仓、张承林和侯振安等人开展了大量滴灌施肥研究工作。滴灌水肥研究由早期的棉花过渡到玉米、小麦、马铃薯和番茄等作物,从产量、品质研究过渡到水肥精准调控研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氮耦合效应方面,致力于探索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统一。该研究热点分析可为后续滴灌施肥研究工作提供知识普及和有益参考。
- 肖锋齐广平
- 关键词:滴灌施肥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