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

作品数:216 被引量:1,014H指数:13
相关作者:缪心军苏银法陈玉熹郑翠苹陈海川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宁波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9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肿瘤
  • 17篇细胞
  • 13篇基因
  • 13篇产前
  • 12篇蛋白
  • 10篇预后
  • 10篇胎儿
  • 9篇血清
  • 9篇妊娠
  • 9篇梗死
  • 8篇腺癌
  • 8篇化疗
  • 8篇超声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老年
  • 6篇炎症
  • 5篇新生儿
  • 5篇心肌
  • 5篇血液

机构

  • 216篇温州医科大学
  • 49篇温州市中心医...
  • 5篇温州市中医院
  • 2篇温州市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杭州脉流科技...

作者

  • 12篇唐少华
  • 9篇吕杰强
  • 8篇许张晔
  • 8篇郑翠苹
  • 7篇潘景业
  • 6篇张筱骅
  • 6篇张旭
  • 5篇吴圣豪
  • 5篇叶风
  • 5篇刘珍
  • 4篇俞康
  • 4篇郑永克
  • 4篇孔万仲
  • 4篇朱小春
  • 4篇唐恩燕
  • 4篇陈松燕
  • 4篇严志汉
  • 4篇潘静
  • 4篇周文锦
  • 4篇孙军

传媒

  • 16篇数理医药学杂...
  • 1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10篇肝胆胰外科杂...
  • 9篇浙江医学
  • 9篇中国高等医学...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6篇中国生化药物...
  • 6篇温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新中医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江苏医药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27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17篇2017
  • 32篇2016
  • 29篇2015
  • 36篇2014
  • 5篇2013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通气模式空氧混合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的疗效及对氧合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通气模式空氧混合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的疗效及对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到某院接受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治疗的患儿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通气模式空氧混合气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3例)与观察组(1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高频震荡通气(HFOV),对照组采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比较患儿氧合功能、转归情况、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结论:治疗后观察组PaO_2、PaCO_2和OI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泡复张时间、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不同两种通气方式在气胸治疗中,HFOV能显著改善肺炎合并气胸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
钱霜霜林振浪
关键词:气胸通气模式新生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118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和血脂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3.22%、心电图总有效率86.4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27%、69.49%(均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TG、TC、LDL-C水平差异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不大(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血脂水平。
蔡晓盛潘景业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血液流变学血脂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致消化道不良反应调查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958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阿司匹林组525例,氯吡格雷组43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115例(21.90%),氯吡格雷组78例(18.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2例,氯吡格雷组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在总体上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刘潇潇殷为勇张秀华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消化道
同步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在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3~4级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查找15年内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同步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RevMan4.2.2软件中对相应的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tata11.2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有9项独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入了本次Meta分析。同步组在近期有效率(P<0.001)和3年生存率上优于序贯组(P=0.0001)。但同步组在3~4级放射性食管炎方面明显加重(P=0.02)。在其他3~4级的不良反应方面似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s检验表明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同步放化疗确实较序贯放化疗在有效率、3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方面更有优势。但3~4级不良反应的增加,尤其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和研究。
邱恩毅赵喜悦沈洁张筱骅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疗化疗序贯META分析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采用100 mg/kg PQ灌胃的方法复制PQ中毒模型;制模后治疗组立即给予白陶土48 g/kg联合普萘洛尔3.2 mg/kg灌胃,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制模后6、12、24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模后6 h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和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灰度值:0.655±0.045、0.656±0.045、0.641±0.036),制模后12 h、24 h PQ中毒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2 h:0.824±0.039比0.634±0.038,24 h:0.742±0.039比0.658±0.041,均P〈0.05),治疗组较PQ中毒模型组明显降低(12 h:0.760±0.050比0.824±0.039,24 h:0.686±0.041比0.742±0.039,均P〈0.05).光镜下可见:PQ中毒模型组早期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12 h肺泡腔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24 h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肺内小灶状或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亦出现了肺炎性细胞、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等表现,但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干预能明显降低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PQ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邱贤克李章平缪心军陈玉熹李勇陈之力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白陶土普萘洛尔基质金属蛋白酶-9急性肺损伤
减重支持步行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CIS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BWST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别行BWSTT治疗(对照组)、BWSTT+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的CIS偏瘫患者各32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6分钟步行试验(6MWT)分别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采用Prokin 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训练系统中的平均轨迹误差(ATE)、评估完成时间(Time)评估患者的下肢本体感觉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BS、FAC、6MWT、ATE、Tim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BBS、FAC、6MW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ATE、Time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FMA、FAC、6MWT均明显增加(均P<0.05),而BBS、ATE、Time均未见改善(均P>0.05);观察组FMA、BBS、FAC、6MWT、ATE、Time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BWST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有效改善CIS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本体感觉,提高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
许林海韩丽雅蒋松鹤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在常规对症干预基础上分别给予β受体阻滞剂单用和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AMI并发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心脏舒缩功能,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树理潘景业缪心军
关键词:曲美他嗪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
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药物在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化疗药物在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2组均给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创伤较小,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潘晨翔吕杰强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宫颈癌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MHD患者,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观察12周,分别在实验开始及实验结束透前、透后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2微球蛋白(β2MG)、sICAM-1浓度,并计算实验开始及实验结束时的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HFHD组中,CRP、TNF-α、β2MG、sICAM-1浓度在实验结束时均有下降,透后与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β2MG、sICAM-1浓度实验结束透前与实验开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β2MG、sICAM-1浓度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中,CRP、TNF-α、β2MG、sICAM-1浓度在实验结束时均有升高。结论:与常规透析相比,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sICAM-1及TNF-α浓度可降低。
刘琦刘毅邵国建胡小明邵玲就李建菲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通量炎症因子
温州市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温州市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RR-MTB)的耐药情况,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MDR/RR-TB患者的菌株与临床资料,对菌株进行WGS。分析菌株对1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同时绘制耐药情况弦图,以及准广泛耐药结核(Pre-XDR-TB)与广泛耐药结核(XDR-TB)菌株耐药情况热图。结果:54例患者中,男性占75.93%,>45岁占50.00%,温州本地户籍占83.33%,无固定职业占92.59%,治疗类型中复治占40.74%。患者性别(男、女)间,年龄(<30、30~45、>45岁)间,户籍(本地、外地)间,职业(无固定职业及体力劳动者、非体力劳动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与复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株菌株对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利福平(100.00%,54/54)、异烟肼(83.33%,45/54)、链霉素(50.00%,27/54)、乙胺丁醇(38.89%,21/54)、吡嗪酰胺(35.19%,19/54)、氟喹诺酮类(24.07%,13/54)、丙硫异烟胺(24.07%,13/54)、卡那霉素(9.26%,5/54)、阿米卡星(9.26%,5/54)、卷曲霉素(9.26%,5/54)、对氨基水杨酸(7.41%,4/54)、利奈唑胺(1.85%,1/54);对贝达喹啉、环丝氨酸、氯法齐明未产生耐药。共检出65种基因突变类型,以kat G_S315T(35株,占77.78%)、rpo B_S450L(26株,占48.15%)、embB_M306V(11株,占52.38%)、rps L_K43R(21株,占77.78%)、gyr A_D94G(4株,占30.77%)突变多见。检出3株(5.56%)XDR-TB菌株和10株(18.52%)Pre-XDR-TB菌株。结论:温州市MDR/RR-TB患者以本地、中老年、无固定职业、男性为主,复治比例较高。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较高,以kat G、rpo B、emb B、rps L、pnc A、gyr A基因突变为主,对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环丝氨酸、氯法齐明等耐药率较低。MDR/RR-TB中Pre-XDR-TB比例较高。
吴联朋徐克何贵清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突变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