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机构:泰山学院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1篇代玉
  • 1篇地开石
  • 1篇地气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玄武岩
  • 1篇岩浆
  • 1篇岩浆作用
  • 1篇岩石成因
  • 1篇岩石矿物
  • 1篇岩石矿物学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泰山学院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广东省博物馆
  • 1篇国家珠宝玉石...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上海博物馆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杨炯
  • 1篇丘志力
  • 1篇彭头平
  • 1篇张旗
  • 1篇梁婷
  • 1篇袁峰
  • 1篇葛粲
  • 1篇赵太平
  • 1篇马瑛
  • 1篇张健
  • 1篇朱月琴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宝石和宝石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石英质“台山玉”矿物谱学及其标型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石英质玉分布广泛,在我国十几个省区均有产出,是国内市场上重要的特色玉石品种,其使用历史悠久,是岭南先秦时期重要的玉石材料。石英质玉石的产地区分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学意义。然而,由于石英质玉产地众多,外观、成分特征相似,尚缺乏有效的产地判别方法,其产地来源标型特征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台山玉"是产于广东台山的一种石英质玉石,因其颜色质感酷似田黄而日益受到重视。该研究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基础上,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方法,对6件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台山玉的谱学特征及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台山玉主要矿物为石英,次要矿物为地开石或高岭石;地开石、高岭石在台山玉中以其中一种为主,二者不共存;利用XRD-Rietveld法定量计算出台山玉中石英含量低于85 Wt%,高岭石族矿物含量介于17 Wt%~36 Wt%。台山玉的拉曼光谱缺失斜硅石的502 cm^-1特征峰,暗示了台山玉的主要矿物石英与玉髓、玛瑙类低温石英相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台山玉可分为地开石石英岩玉和高岭石石英岩玉两种类型,其中地开石型石英质台山玉红外光谱羟基振动区出现3 622, 3 653和3 703 cm^-1三个谱带,而拉曼光谱相应地出现3 622, 3 644和3 706 cm^-1三个谱带,二者均有谱带分裂明显,峰强向高频方向递减的特点,台山玉多为此类型;高岭石型台山玉红外光谱羟基振动区出现3 620, 3 652, 3 670和3 695 cm^-1四个谱带,而拉曼光谱出现3 620, 3 651, 3 670和3 687 cm^-1四个谱带,其中3 670 cm^-1带强度很弱,不易识别,该类型台山玉比例相对较少。台山玉中高有序度地开石、高岭石的出现指示其原岩中富Al质矿物经历了中温酸性热液交代蚀变作用,成矿条件与黄龙玉、金丝玉、霍山玉等石英岩玉存在差异。可以确定,
张跃峰丘志力程银鹰李志翔李榴芬朱茗
关键词:地开石高岭石标型特征
碱性岩及碱性与亚碱性岩系列的界线——基于全球火山岩数据的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规定,碱性岩必须要有实际碱性矿物和/或似长石出现作为标志,但同时又同意TAS图中B区的玄武岩可以细分为碱性玄武岩和亚碱性玄武岩,取决于它们是否有标准矿物霞石出现。有标准矿物霞石出现的玄武岩归入碱性玄武岩,夏威夷岩有霞石标准矿物出现,是碱性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和夏威夷岩分别出现在TAS图上的两个区(碱性玄武岩在B区,夏威夷岩在S1区),这是否存在概念上的混乱?早先学术界关于碱性和碱性岩的定义并不完美,由许多学者厘定的碱性-亚碱性的界线区分的不是拉斑与碱性系列,而是正常系列与粗玄岩系列。采用全球火山岩数据考察TAS图及碱性-亚碱性界线,发现碱性与碱性岩在术语的解释上存在瑕疵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焦守涛张旗葛粲朱月琴袁玲玲邵葆蓉凌晓袁峰周永章
关键词:TAS碱性岩碱性大数据玄武岩
蓝田玉:基于考古发现、历史文献与宝石学视角的多重探索
2022年
蓝田玉曾经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现代蓝田玉多指产于陕西蓝田玉川、红星一带中元古界宽坪岩群中的蛇纹石化大理岩,但历史上的“蓝田玉”到底是什么?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对蓝田及周边相关地区考古发现及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陕西蓝田现今所产蓝田玉样品进行宝石学测试,探索从古至今“蓝田玉”的材质特征、文化内涵、使用历史、演变过程,为蓝田玉的市场开发和内涵发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根据新石器晚期蓝田新街出土玉器的测试,早期使用的“蓝田玉”是蛇纹石质的玉石,可能为史前“玄玉”之一;(2)依据对历史文献的考据,“蓝田玉”的质地细腻润泽,秦汉以后的“蓝田玉”很可能是透闪石玉;(3)由本文及前人对现代蓝田玉的测试结果显示,蓝田玉至少包括粒状结构为主的蛇纹石化大理岩玉和纤维状结构为主的蛇纹石玉两种;(4)不同历史时期“蓝田玉”的材质经历了蛇纹石玉石-透闪石玉-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的变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蓝田玉”的内涵发生过明显的改变,如果只是简单依据当下区域产出玉石资源进行蓝田玉命名,确认为单一的蛇纹石化大理岩,可能会严重制约“蓝田玉”文化内涵价值的实现。
彭雨帆梁婷丘志力邵晶杨炯
关键词:考古发现历史文献
欧洲新石器时代阿尔卑斯山硬玉岩(翡翠)的使用及其流散
2022年
以欧洲新石器时代硬玉质(翡翠)玉器的兴起、流散、发展和衰亡为线索,对近20年来欧洲各国学者对新石器时代阿尔卑斯山出产硬玉岩(翡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了史前欧洲翡翠用玉的分布范围及其器型特征;并以6000 BC—3000 BC期间法国莫尔比昂湾及卡纳克地区为中心的、广泛流散于欧洲的大型翡翠质玉斧为例,分析了在旧石器技术、新兴资源冲击、主流文化演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欧洲大型翡翠质玉斧形制多样,流散路线复杂的原因。同时,还探讨了不同区域条件下欧洲大型翡翠质玉斧具有的功能,即对超自然环境的崇拜与敬献、精英阶层的权力标识及丧葬礼仪,归纳了翡翠质玉斧消失的三种原因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郑昕雨丘志力杨炯杨炯赖舒琪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流变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末(~1.84Ga)垣头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19年
在华北克拉通陆续发现有大量的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早期A-型花岗岩,它们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特定的形成条件,可为进一步了解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以及华北克拉通由结晶基底的形成向稳定盖层发育时期构造环境的转折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产出的垣头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垣头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841±4Ma;全岩样品具有较高的铁(FeOT/(FeOT+MgO)=0. 75~0. 86)、富碱(K2O+Na2O=8. 11%~9. 13%,K2O/Na2O> 1)、低MgO (0. 28%~0. 56%)、P2O5(0. 04%~0. 08%)和MnO(0. 03%~0. 04%),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具有Eu、Sr负异常,高10,000Ga/Al比值(> 2. 76)、准铝质-弱过铝质且不含碱性暗色矿物,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全岩εNd(t)=-4. 68、tC DM=2. 70Ga,锆石εHf(t)=-12. 0^-4. 71、tC8DM=3. 22~2. 78Ga,锆石δ1O=5. 4‰~6. 5‰(加权平均值为6. 1‰),指示它们是古老基底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上的地质特征和研究资料,我们认为垣头A-型花岗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标志着华北克拉通1. 85Ga前后的造山运动的结束。
邓小芹彭头平赵太平丘志力
关键词:岩石成因华北克拉通南缘
石佛寺玉雕产业发展优势及现存问题分析
石佛寺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和田玉加工集散地之一,同时兼有多种品类的玉石产品规模化销售。该区域玉雕产业集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有着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对其发展优势、现存问题的分析对...
叶旭丘志力
文献传递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三岔子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勉略带内广泛发育古生代硅质岩,其对南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重点分析了勉略带三岔子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三岔子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为94.04%~98.08%,平均96.92%,质地较纯,Al2O3和TiO2含量明显偏低;微量元素中Ba、U含量较高、Zr含量较低,U/Th值和Ba/Sr值较高;稀土元素显示样品的ΣREE值显著偏低,为7.61~51.04μg/g,平均22.51μg/g,经PAAS标准化后的稀土配分曲线表现出富集HREE的左倾特征,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以及Al/(A1+Fe+Mn)值、Fe/Ti值和(Fe+Mn)/Ti值等指标均指示硅质岩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Al/(Al+Fe)值、Al2O3/(Al2O3+Fe2O3+MnO)值、Al2O3/(Al2O3+Fe2O3)值、δCe值以及(La/Ce)N值等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La/Lu)N值、(La/Yb)N值及δEu值等指标反映硅质岩形成受到深大断裂相关的岩浆活动的影响。三岔子硅质岩Th/U值、U/Th值、δU值等特征指示其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综合上述研究,该硅质岩发育地区在古生代处于伸展裂陷的构造背景之下,形成了裂陷或断陷盆地以及区域性同生断裂为主的一系列伸展构造。裂谷内岩浆活动在硅质岩的形成过程中为热水活动提供了热源,区域性同生断裂为热水流体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对流热水对周边物质的的淋滤和溶解导致了SiO2的富集;三者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一系列不同时代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在勉略带中形成。
陈铄周永章张彦龙周维丽
关键词:勉略构造带硅质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秦岭造山带
珠江三角洲弱透水层孔隙水水化学及运移模拟
2023年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弱透水层上覆于底部承压含水层之上,其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对底部含水层有决定性影响。为认识珠江三角洲弱透水层孔隙水的形成及演化,本文对中山市民众镇ZK01钻孔黏性土孔隙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矿物饱和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孔隙水盐度较高,TDS=4.42~30.47 g/L。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与海水类型一致,且主要水化学组分具有浓度随深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Cl/Br、γ(Na/Cl)系数和Gibbs分析显示孔隙水具有海水起源的特征,地下水盐度很可能来源于全新世海水。SO_(4)^(2-)主要受黏性土中硫酸根还原作用的控制,而不受石膏沉淀作用的影响。浅层孔隙水中Ca^(2+)、Na^(+)在孔隙水演化过程中受到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影响,表现为Na^(+)的亏损和Ca^(2+)的富集。NH_(4)^(+)主要与Mg^(2+)发生交换作用,致使孔隙水中NH_(4)^(+)增加。K^(+)在孔隙水演化过程中受混合作用和吸附作用控制,表现出衰减特征。结合14C测年数据,在考虑沉积环境、沉积过程与沉积速率的基础上,以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构建了弱透水层Cl^(-)一维溶质运移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区域弱透水层中存在垂向上的扩散作用,垂向对流速度十分缓慢,弱透水层的有效扩散系数约为6.0×10^(-11)m^(2)/s。
王炜强王亚匡星星张澄博章桂芳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弱透水层溶质运移
喜马拉雅造山带始新世和中新世的地壳深熔条件:来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2023年
与花岗岩岩浆作用相关的地壳深熔条件与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体制和热结构密切相关。对喜马拉雅新生代花岗岩来说,不同时代的地壳源区深熔条件被两组花岗岩记录下来。第一组形成于43~44 Ma的始新世;第二组形成于17~18 Ma的中新世,具有典型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始新世花岗岩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两个亚组,一组具有高镁铁度、高CaO含量和高Na2O/K2O和Sr/Y值,另一组则恰恰相反。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始新世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由角闪岩和变泥质岩组成。相平衡模拟结果显示,始新世花岗岩的原始熔体由角闪岩和变泥质岩构成的混合源区在(850±50)℃和(0.85±0.05)GPa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生。而中新世花岗岩的源区熔融条件与典型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一致,为750~770℃和0.6~0.8 GPa,源岩为变泥质岩。综合包括变质岩石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结果,碰撞造山带从同碰撞阶段向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热结构的变化。同碰撞阶段的超高压变质岩记录了低的地温梯度(<10℃/km),碰撞晚期的始新世花岗岩形成于高的地温梯度(约30℃/km),碰撞后阶段的中新世花岗岩也形成于高的地温梯度(约25~35℃/km)。地温梯度的改变可以通过碰撞造山带构造体制的变化来解释,即由同碰撞阶段的挤压体制转变为始新世碰撞晚期和中新世碰撞后的伸展体制。
高彭王艳尹常青张健钱加慧
关键词:花岗岩碰撞造山带
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其源区指示被引量:1
2019年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有效地厘定金刚石类型和杂质成分,揭示金刚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源区特征,约束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对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以ⅠaAB型为主(93%),含有少量ⅠaA型(5%)、ⅠaB型(<1%)和Ⅱa型(1%);大部分表现为中-低氮含量(35.0~436μg·g^-1)和中-低氮聚集度(3%~57%,平均转化率为37%),少数具有高氮特征(517~2848μg·g^-1,甚至高达6829μg·g^-1)。这些金刚石在地幔中的存储温度集中在1100~1230℃,与前人根据金刚石内包裹体矿物得出的形成温度基本一致。此外,它们在地幔中的存储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0.2 Ga)。这些特点暗示湖南现代河流砂矿的金刚石可能主要形成于上地幔,其来源与超基性岩或榴辉岩有关;少数高氮含量、低聚集氮特征的金刚石的存在则显示它们与榴辉岩关系更密切。与扬子克拉通贵州原生金刚石红外光谱数据的对比显示,贵州金刚石以高比例极低氮含量的Ⅱa型金刚石为主(占约75%),同时具有破碎度大、表面熔蚀强烈等特点,表明其来源较深,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高温熔蚀作用。红外光谱数据显示,湖南砂矿和贵州原生矿来源的金刚石形成深度及其地球化学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在扬子克拉通地幔不同深度范围或者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进一步分析表明,湖南砂矿金刚石和贵州原生金刚石可能构成了扬子克拉通内一个完整的金刚石形成序列,它们分别与不同源区或不同的地球化学环境相对应。前者搬运距离较短,推测其源区可能主要来自近源补给区。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分析为进一步探索扬子克拉通金刚石的源区特征和形成环境提供了新的指示和约束。
邓小芹丘志力马瑛马瑛
关键词:金刚石红外光谱源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