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 作品数:21 被引量:464H指数:10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模式: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应急体制下延与基层应急机制创新是提升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路径。本文聚焦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的基本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基层政府应急疏散的不同模式,并从灾害、制度、官僚三重维度考察其影响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的过程及机理,对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进行理论建构并提出相关政策优化建议。
- 陶鹏童星
-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为应急管理应急疏散
- 中国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模式--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
- 应急体制下延与基层应急机制创新是提升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路径。本文聚焦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的基本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基层政府应急疏散的不同模式,并从灾害、制度、官僚三重维度考察其影...
- 陶鹏童星
-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为应急管理应急疏散
- 迟滞、分化及泛化:避责政治与风险规制体制形塑被引量:29
- 2016年
- 避责是解释政治-行政系统面对当前或预期负面事件时的行为逻辑之重要维度,风险政治化使传统非政治事务被政治化并深刻加剧了避责策略的应用。风险规制体制形成与运作的制度主义研究进路强调组织互动的作用,避责行为作为影响组织关系的重要因素需要被深入探讨。基于避责发生的风险情境,避责政治对风险规制体制的形塑影响主要体现为风险规制体制迟滞、分化以及泛化,以避责为中心的规制体制建构亦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与管理困境,对风险避责行为逻辑的认知积累,将有助于从体制与政策层面合理设计并提升风险规制体制运行效果。
- 陶鹏
- 关键词:规制体制
-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网格化路径探析被引量:8
- 2016年
- 基层应急管理体制下延与能力提升是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层应急管理“空壳”化运转困境的基本战略,然而地方政府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需要充分利用现存资源降低改革成本,从制度、理念以及技术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网格化为路径的公共服务改革将为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本文聚焦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网格化管理路径的可能与可为问题。应急管理全过程、全主体、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与主流公共服务改革存在理论协同性,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的重要典范,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改革可行性及效果。本文最后从基层应急体制建设理念、整合方式、制度支撑以及创新协同角度对网络化改革路径在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中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 陶鹏
- 关键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网格化
- 数字韧性视角下应急管理新模式:特征、内涵与实践探索
- 2024年
- 数字韧性已成为组织或系统应对不确定性、压力及灾害的关键属性,对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推动尤为显著。数字化技术增强了应急响应效率,场景化赋能了应急场景的动态模拟与实践响应,智慧化手段构建了全新的应急生态系统,敏捷性原则促进了应急管理架构向灵活高效转变,社会化则借助数字平台激发了全民参与。在具体实践中,集成且韧性的数字平台通过强大的数据共享机制、多维度信息处理技术及跨部门协同响应机制,实现资源调度和决策支持优化。高效的数字决策支持系统集成预案管理、智能模拟和评估工具,大大提升了应急决策速度和精准性。数字整合有力推动了全面覆盖、深度融合和全程连通的新型应急管理模式发展,使得整个应急体系具备更强韧性与协同效应。但数字韧性视角下的应急管理也存在理论研究不足、地区间技术应用差异和技术普及度不均衡等局限,政府需要针对性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和标准体系以促进其深度运用,才能有效提升我国乃至全球应急管理能力与韧性。
- 周利敏童星
- 关键词:数字技术应急管理灾害治理
- 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应急失灵”及其矫正——从2010年西南五省(市、区)旱灾谈起被引量:34
- 2011年
- 自2003年"SARS蔓延"事件之后,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使得我国应急管理有了质的提升。但这种管理策略过于强调"应急反应",却忽视了风险管理。本文聚焦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市、区)特大旱灾,揭示应急管理在面对旱灾这种自然灾害时存在的失灵现象,并从风险可管理性、风险扭曲、组织结构与政府间关系、政治意愿、经济发展等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对应急失灵现象的矫正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升级提出了相关思考。
- 陶鹏童星
- 关键词:旱灾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灾害管理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类型划分与案例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制度保障。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稳评"指向特定的政策目标。可根据两种导向对"稳评"进行类型划分,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对其类型演化做出学理阐释。研究发现:根据结果和过程两种导向,"稳评"制度的实施涵盖选择性评估、象征性评估、参与性评估和治理性评估四种类型;制度结构和主体结构两个因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塑了不同的评估类型。优化"稳评"制度设计、提升其实施效果,关键在于完善其制度结构和主体结构,充分发挥相关监管主体在其中的牵引作用。
- 钟宗炬张海波
-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风险应急管理
- 迟滞、分化及泛化:避责政治与风险规制体制形塑
- 风险避责作为制度主义研究视角解释了风险规制体制的生成与运行,在风险社会与新公共管理改革分别带来了现代风险转型与治理转型,随着管理环境的透明性与参与性增强,风险避责政治的运作空间客观上存在程度加剧的可能。与一般避责情境强调...
- 陶鹏
- 关键词:风险规制
- 从结构变革到功能再造:政府灾害管理体制变迁的网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是后"非典"时代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中国灾害管理体制变迁,从结构和功能双重维度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灾害管理体制演变展开分析,通过对政府制度文件的内容分析,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勾勒中央与典型省份的灾害管理体制网络形态,并对组织间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政府灾害管理体制变迁的突出特点是地方政府体制结构创新,结构变革虽部分缓解原有体制在协调与权威困境,仍未摆脱以应急响应功能为主导的体制设计,阻滞了结构变革效应的发挥。在灾害治理语境下,本文基于体制改革协同、灾害治理转型以及政府应急办定位层面,对灾害管理体制结构与功能的顶层设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陶鹏
- 关键词:灾害管理网络分析
- 应急预案体现了府际差异性吗?——以北京市M区为例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应急预案质量是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注焦点。传统应急预案质量研究多关注单一预案文本所具有的基本要素,缺乏从整体预案体系视角开展预案质量研究。基于已有预案质量评估理论的梳理,本文重点探讨了预案体系评估的府际预案差异性问题,为进一步探寻更符合应急管理府际关系运作实际的应急预案质量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以北京市M区为案例的实证分析,展现了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建设与改革情形,亦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预案建设提供问题检视与政策建议。
- 陶鹏
- 关键词: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