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核医学科

作品数:34 被引量:133H指数:8
相关作者:季志英赵瑞芳吴哈顾凡磊吕孝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显像
  • 14篇儿童
  • 12篇小儿
  • 11篇核素
  • 7篇核素显像
  • 7篇放射性
  • 7篇放射性核素
  • 6篇肾盂
  • 6篇放射性核素显...
  • 5篇DMSA
  • 4篇肾功能
  • 4篇肾积水
  • 4篇积水
  • 3篇动态显像
  • 3篇心肌
  • 3篇性早熟
  • 3篇肾动态
  • 3篇肾动态显像
  • 3篇肾炎
  • 3篇肾盂肾炎

机构

  • 34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17篇赵瑞芳
  • 11篇季志英
  • 11篇吴哈
  • 9篇顾凡磊
  • 8篇李益卫
  • 8篇吕孝妹
  • 5篇曾纪骅
  • 5篇阮双岁
  • 4篇赵晓斐
  • 2篇杨吉刚
  • 2篇庞华
  • 2篇王雪梅
  • 2篇李亚明
  • 2篇乔中伟
  • 2篇白侠
  • 2篇刘斌
  • 1篇陈超
  • 1篇贾兵
  • 1篇徐虹
  • 1篇董岿然

传媒

  • 7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医学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分肾功能为参考重度肾积水肾切除指征的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是探讨能否以术前分肾功能(DRF)小于10%作为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并进一步探讨若以术前分肾功能作为参考,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经手术治疗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根据术前分肾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10%≤术前DRF〈40%,Ⅱ组:5%≤术前DRF〈10%,Ⅲ组:术前DRF〈5%。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并以分肾功能增加5%作为肾功能好转的标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IBM SPSS v21软件,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28例患儿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08例,女20例。Ⅰ组、Ⅱ组患肾的DRF分别由术前的27.50%±7.44%、8.58%±1.38%提高到术后的39.28%±8.34%、26.73%±11.97%,两组患肾手术前后DFR的增加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分肾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而Ⅲ组患儿术后DRF由3.89%±0.88%变为3.63%±0.94%,手术前后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602),表明术后分肾功能没有提高。结论分肾功能小于10%不能作为小儿肾积水肾切除术的指征,这部分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功能有得到提高甚至恢复正常的可能。但若以术前分肾功能低于5%为参考,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功能未见提高,因此,可以考虑以分肾功能低于5%作为肾切除术的参考标准。
张碧颖李益卫赵瑞芳阮双岁
关键词:儿童肾盂积水肾切除术
异位胃粘膜显像意外发现食管裂孔疝一例
赵瑞芳李益卫吴哈顾凡磊赵晓斐张碧颖沈燕丽
小儿肾积水手术前后利尿性肾动态显像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①以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积水分类,术前轻、重度积水各9例,中度积水31例,均被手术证实。功能差的25例SKGFR术前为(26.99±13.85)ml·min-1,术后为(31.15±17.04)ml·min-1,平均提高4.16 ml·min-1。②术前完全梗阻30例,部分梗阻18例,无明显梗阻1例;术后部分梗阻12例,无明显梗阻37例,没有完全梗阻病例,术后梗阻改善明显(P<0.001)。③术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47例,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UVJO)2例,术前梗阻定位为手术证实。④综合梗阻和肾脏功能信息对患儿分类,术前最差型21例,较差型28例,无正常型;术后较差型15例,正常型34例,无最差型。手术前后患儿的构成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小儿肾积水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转归并指导治疗。
吴哈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李益卫顾凡磊赵晓斐阮双岁
关键词:肾积水核素肾动态显像手术前后利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小儿手术疗效评价
基础LH独立和联合超声指标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多项基础指标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筛查中的独立诊断价值及联合应用时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名初诊性早熟女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骨龄、脑垂体MR、盆腔B超以及基础黄体生成素(bascal luteinizing hormone, B-LH)、卵泡刺激素(basca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B-F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3, IGF-BP3)、睾酮(testosterone, TES)、雌二醇(estradiol, E2)、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protein, SHBG)、垂体泌乳素(pituitary prolactin, PR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 Gonadotropin, HCG)等资料。根据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激发试验结果分为CPP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分析两组间各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单独或联合应用时的诊断效能。结果:在78例女童中GnRH激发试验阳性56例(56/78, 71.79%),阴性22例(22/78, 28.21%)。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LH、FSH、SHBG、IGF-1、卵巢长径、卵巢体积和子宫体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43时,诊断敏感性75.00%,特异性95.50%,AUC = 0.89,约登指数0.70);影像学检查指标卵巢长径诊断价值最佳(AUC = 0.73,约登指数0.39,当>25.00 mm时,诊断敏感性67.92%,特异性71.43%)。联合LH + 卵巢长径两项指标计算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77.8%、85.14%、92.45%和66.67%。结论:单项指标筛查CPP女童时,LH筛查价值最高;影像学筛查中以超声测量卵巢直径诊断价值最佳;二者联合可更好地筛查出CPP。
阮谢妹赵瑞芳顾凡磊赵晓斐张碧颖沈燕丽潘嫣雯吴哈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身体质量指数中枢性性早熟垂体泌乳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进一步认识核素显像的儿科临床应用——发热的鉴别诊断
2015年
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因安全、无创伤、辐射低、提供各组织器官功能定性及定量指标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诊断或随访许多儿科疾病的常用手段。为了普及儿科临床医生对核素显像的认识,本文主要简述核素显像在儿科发热有关疾病的临床应用。
赵瑞芳徐灵敏
关键词:核素显像发热
放射性核素检查在儿童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儿科核医学泌尿系检查除能提供肾脏及集尿系解剖结构信息外,还能获得重要生理功能参数,其中对肾功能测定尤有价值.这主要归因于有符合肾功能测定要求的放射性药物及放射性核素(核素)示踪、成像技术.核素方法检测儿童肾功能主要有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和肾图测定.现就这些检查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曾纪骅
关键词:肾功能放射性核素儿童放射性示踪剂肾疾病
应用核素显像评价小儿肾瘢痕形成与膀胱输尿管返流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膀胱输尿管返流 (VUR)与急性肾盂肾炎 (APN)后肾瘢痕形成的关系及评价小儿泌尿道感染 (UTI)核素显像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临床首次诊断为上尿路感染的患儿 4 8例 ,均经99Tcm 二巯基丁二酸 (DMSA)肾皮质显像确诊为APN。肾显像后 10d内行直接法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 (DRC)以评价VUR。结果 ①肾皮质显像示 2 9 2 % (14 4 8例 )患儿APN伴瘢痕形成。DRC示4 7 9% (2 3 4 8例 )患儿、4 4 8% (30 6 7个 )病变肾存在VUR。②伴瘢痕形成APN患儿 ,其VUR发生率为 85 7% ,明显高于无瘢痕者 (32 4 % ,P <0 0 1) ;伴瘢痕肾VUR发生率为 88 2 % ,明显高于无瘢痕肾(30 0 % ,P <0 0 1)。③有VUR的 30个肾中 ,重度VUR侧肾瘢痕发生率为 73 3% ,明显高于无VUR及轻、中度VUR侧肾 (11 5 % ,P <0 0 1)。结论 证实VUR是诱发APN后肾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DRC为一辐射低、灵敏度高的评价VUR的方法 。
曾纪骅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顾凡磊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急性肾盂肾炎
儿童骨显像操作指南被引量:3
2017年
儿童骨显像操作指南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骨显像检査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査操作规范(病史采集、患儿准备及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图像采集、显像模式)、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该指南主要适用于临床应用最多的^(99)Tc^m-MDP儿童骨显像检查。该操作指南的目的是为核医学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处理儿童骨显像检查提供实用而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
陈跃王辉杨吉刚赵瑞芳邱琳王雪梅庞华吴哈白侠刘斌李亚明
关键词:儿童放射性核素显像骨显像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和肾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肾盂肾炎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比较肾超声检查和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在诊断小儿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APN的165例患儿均行肾超声检查及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其中男79例,女86例,年龄1.5个月11岁,平均20个月.以肾皮质显像为诊断参考标准,确定肾超声检测APN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65例患儿330个肾,其中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发现99个肾存在APN阳性表现,而肾超声仅发现31个肾表现阳性.在余231个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无异常的肾中,超声检查发现4个肾有异常表现.肾超声探测APN的灵敏度为31.3%(31/99),特异性为98.3%(227/231).结论 肾超声对小儿APN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对于肾超声检查阴性的APN,临床仍需采用99Tcm-DMSA肾皮质显像以帮助确诊.
李益卫钱蔷英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吴哈程献影顾凡磊赵晓菲
关键词:肾盂肾炎儿童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检查DMSA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在小儿重复肾中的临床应用
赵瑞芳吴哈李益卫季志英吕孝妹顾凡磊赵晓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