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艾斯卡尔·毛拉洪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民居
  • 4篇建筑
  • 3篇建筑设计
  • 3篇教学
  • 2篇遗址
  • 2篇民居类型
  • 2篇民俗
  • 2篇民俗研究
  • 2篇居住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关键字
  • 2篇城市
  • 2篇传统村落
  • 2篇传统民居
  • 2篇村落
  • 1篇沙漠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生态智慧

机构

  • 15篇新疆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崔丽
  • 1篇艾热提·如则
  • 1篇张睿
  • 1篇艾斯卡尔·毛...

传媒

  • 2篇小城镇建设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 1篇2005年地...
  • 1篇全国第十二次...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绿洲聚落传统生态智慧的干旱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以新疆南部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新疆南部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研究该区域绿洲聚落的环境适应性与生态智慧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对新疆南部地区绿洲聚落的环境适应性与生态智慧进行了调研、梳理与分析,罗列了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布局模式、聚落空间的建构技术,并总结了干旱区绿洲聚落生态适应性智慧、营建特征和空间形态特征。提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与时代需求、干旱区绿洲聚落营建中必不可少的防风阻沙和降温遮阴等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以期为当代干旱区城镇的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塞尔江·哈力克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智慧气候适应性
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理念
本文在研究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环境自然生态的同时,关注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作用下,分析了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挖掘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院落的布局及建筑单体的组合中体现的生态理念,并用于指导现代生态居住建...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传承·发展·突破——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适应建筑教学发展的要求,参照各校建筑基础教学的先进经验,我校在2008年对建筑学培养计划进行了调整,在建筑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革尝试,理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基础教学中,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和绘图训练走向建筑设计基本功和"建构"和"制作"为核心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
崔丽茹克娅.吐尔地肉孜阿洪.帕尔哈提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浅谈'城市生态机制'内容溶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的必要性
城市虽然是人工建造出的环境,但运行中所表现出的特征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有机体,其自身运行的方式已不再受人们单一主观能动的干预和影响,它有其内在固有的生长方式及运行规律,运行中会受到自然环境、设施条件、工程技术、资源供给...
潘永刚
关键词:教学研究
新疆地域居住民俗研究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历史上又是东西方文化不断的交融之地,本文分析了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因此而造就的特殊的文化内涵。本文认为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文...
塞尔江·哈力克
关键词:民居类型民俗文化
文献传递
生态脆弱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思考——以环塔里木盆地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首先在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问题,认为生态脆弱区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村落更多的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因应,认为对其保护利用要重视这种因应关系的延续。其次,梳理了南疆传统村落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因应关系,并据此提出村落与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在总结村落空间营造、通风与遮阳、建构技术等基础上,注重原水利设施的保护利用、注重阴影空间的优化提升、扩增本土功能性绿化植被等具体举措,以期为生态脆弱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有益思路和科学依据。
范峻玮塞尔江·哈力克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村落环境适应性南疆
新疆地域居住民俗研究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历史上又是东西方文化不断的交融之地。本文分析了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因此而造就的特殊的文化内涵。我认为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申所形成的民俗文化...
塞尔江·哈力克
关键词:民居类型
文献传递
论新疆脆弱环境下古村落与现今传统村落比较研究
本文旨在论述新疆南部古代村落在绿洲脆弱生态环境变迁中,发展与衰落、生存与消失、传承与演变的过程。并以考古挖掘出的楼兰、尼雅遗址为例,对古村落的形态、布局、建筑材料同现今传统村落(村镇)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总结二者的共性与个...
塞尔江·哈力克丁汝雄
关键词:沙漠化绿洲古遗址传统村落材料构造
文献传递
草原旅游:新疆牧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2022年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草原旅游作为草原资源与牧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精准架接平台,其发展有力契合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与要求,促进了牧业提质增效、牧民增收致富、牧区繁荣稳定,为新疆牧区全方位、系统性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笔者对新疆草原发展情况、新疆牧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内涵及草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进行解读梳理,深入分析了新疆牧区发展草原旅游所具有的机遇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生态景观优势,针对现阶段新疆牧区草原旅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坚持党政部门领导、深化产业融合、重视牧民主体作用、传承创新草原文化、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以及增强城乡互动等相应策略机制,以期为类似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以及草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耀春塞尔江·哈力克
关键词:草原旅游经济发展
提高古建筑测绘实习成效的探索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适应建筑教学发展的要求,在分析原有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环节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及探索,在2008年根据学校的特点,精心研究制定了一套大纲,以提高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使之发展成为一门实践研究性课程,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茹克娅.吐尔地崔丽艾斯卡尔.模拉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