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1 被引量:220H指数:7
相关作者:阮俊刘洪利易欣王雨晴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机械工程
  • 22篇电子电信
  • 18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光学
  • 6篇光谱
  • 5篇通信
  • 5篇激光
  • 5篇教学
  • 5篇光通信
  • 4篇衍射
  • 4篇图像
  • 4篇全息
  • 4篇可见光通信
  • 4篇光栅
  • 4篇光子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氮化
  • 3篇氮化硅
  • 3篇导模
  • 3篇导模共振
  • 3篇衍射效率

机构

  • 71篇上海理工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长城计量...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北京东方振动...
  • 1篇上海雄博精密...
  • 1篇巴黎综合理工...

作者

  • 9篇曹健
  • 8篇张大伟
  • 6篇陶春先
  • 5篇黄元申
  • 4篇庄松林
  • 4篇倪争技
  • 3篇洪瑞金
  • 3篇张福领
  • 3篇王成
  • 3篇刘亚
  • 3篇张艳
  • 2篇唐春晖
  • 2篇廖洋
  • 2篇郑刚
  • 2篇郭心悦
  • 2篇刘瑾
  • 2篇陈庆奎
  • 2篇项华中
  • 2篇曾和平
  • 2篇杨海马

传媒

  • 9篇小型微型计算...
  • 8篇中国激光
  • 8篇光子学报
  • 6篇光学技术
  • 4篇计算机时代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光电工程
  • 2篇光通信技术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计测技术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新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离散数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从该课程的实用性出发,在分析课程定位的基础上,以网络化的形式构建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引入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张艳刘亚
关键词:离散数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谐振腔内的高质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提出一种在谐振腔内产生高质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方法,通过使用针对特定参数光束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替代反射腔镜,可在腔内获得所需的特定参数光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圆对称艾里光束的参数可控;模式能量损耗低,接近高斯基模光束;光束质量高,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傅里叶空间纯相位全息编码法.接着,讨论了组装系统时产生的腔长误差和同轴度误差,以及加工衍射元件时产生的刻蚀误差对产生光束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机械调节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完全能满足系统误差的精度要求,显示该方法对误差有较好的容差性.
朱一帆耿滔
关键词:谐振腔衍射光学元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目标频谱分配与功率控制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Underlay接入方式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同时考虑频谱分配和功率控制两个因素。为了同时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将网络容量和功耗效率构建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的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得到了适合用户不同需求的Pareto最优解集。最后将所提方法与SPEA-Ⅱ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搜索到优化解,并且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频谱和功率分配要求。
韩韧高阳叶孟宇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功率控制多目标优化
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系统(英文)被引量:4
2010年
提出一种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器件,其结构是一个容纳有三层液体的圆柱容器,上下两层是导电液体,中间一层是油性液体.圆柱容器的内壁依次涂覆了透明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在透明导电层与上下导电液体间施加两个不同的外部电压,分别用来控制容器中两个液体界面的形状.两个外加电压的适当匹配使该光学成像器件在焦距变化的同时保证像面位置不动.文章以器件对无穷远处成像为例,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对器件做了详细的计算,给出了两个外加电压的匹配关系以及系统的焦距表达式,并对系统做了相关的模拟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光学成像器件的变倍比可达1∶1.5,体现该器件是一种可靠的变焦光学成像器件.
彭润玲王大振陈家璧庄松林
关键词:电控变焦成像器件
AGA在太阳能电池阵寿命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在轨卫星的GaInP/GaAs/Ge三结太阳能电池阵输出电流衰减模型中参数辨识精度低和后期误差大且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A)对太阳能电池阵电流衰减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针对GA过早收敛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自适应交叉变异算子和线性变换适应度函数的自适应遗传算法(AGA)进行参数辨识。然后把模型预测的输出电流与遥感测得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运用AGA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得到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427×10^(-4)和1.337×10^(-3),误差平方和(SSE)分别为2.0571×10^(-6)和1.92×10^(-3),AGA辨识后的模型预测更加准确,对卫星运行后期电源的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简献忠武涛郭强应怀樵姜冠祥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阵列自适应遗传算法参数辨识
基于信任传播的概率矩阵分解算法被引量:6
2016年
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用户的评分记录进行推荐,而往往数据上存在很大的稀疏性,同时存在冷启动问题,所以推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将概率矩阵分解算法和社交信任融合在了个性化推荐当中,但是往往在信任度量和冷启动问题等方面还不是很理想,所以本文通过信任的融入来不断优化用户隐语意矩阵和物品隐语意矩阵,从而最终提高评分预测的精度,然后同时考虑信任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来提高信任度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度.
赵海燕熊波陈庆奎曹健
关键词:信任传播信任度量
彩色共焦系统可调制色散物镜设计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彩色共焦距测量系统中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的调制问题,采用色散和聚焦功能分离的思路设计了一款色散物镜,其色散功能由纯球面折射透镜组成的色散管镜来实现,聚焦功能则采用商业物镜实现。使用ZEMAX软件对色散管镜的结构、材料及像差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色散管镜在可见光范围内能获得优于230mm的轴向线性色散,实际加工的成品管镜的轴向线性色散范围可达160mm。实验测量了色散管镜及它结合不同聚焦物镜后的色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色散管镜结合不同聚焦能力的物镜能够具有高线性度的轴向色散区域;结合4倍和10倍放大倍率的商用物镜,分别获得了1 300μm和225μm的测量范围,其轴向分辨率分别为2μm和0.4μm,实现了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的调制。
崔长彩李煌余卿叶瑞芳
会话推荐系统被引量:7
2019年
推荐系统是解决信息过载的一个有效工具,旨在捕获用户的兴趣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近年来,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推荐系统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如何利用用户会话信息进一步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精确度和用户满意度,成为基于会话推荐系统的主要任务.本文从近几年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含义、应用场景、主要算法、数据集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了概括、比较和分析.最后,对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有待深入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赵海燕赵佳斌陈庆奎曹健
关键词:推荐系统马尔可夫模型
基于集成氮化硅微腔的光学传感芯片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在生物探测领域的应用,提高传感器芯片的灵敏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利用氮化硅微腔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集成的优点,设计制造了1550 nm波长下二维、三维结构品质因子分别为1.6×104和4×103的悬空耦合传感器芯片,并详细研究了集成氮化硅微腔光学传感芯片在折射率测量方面的应用。
翟珊顾昌林冯吉军卢红亮
关键词:微环谐振腔氮化硅光学传感器
离子束辅助及退火后处理对氦-镉激光器反射镜输出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制备高输出功率的441.6nm氦-镉激光反射镜,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工艺及退火后处理对ZrO2单层膜及441.6nm氦-镉激光器ZrO2/SiO2反射膜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样品的反射光谱及吸收光谱;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氧离子束辅助沉积能够提高激光反射镜的反射率并形成致密的薄膜结构,但是由于引入的杂质缺陷提高了薄膜的吸收率从而使得激光的输出功率变小;退火处理消除了吸附于薄膜表面的杂质气体、水分,输出功率相比于退火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崔潇陶春先洪瑞金张大伟
关键词:激光反射镜输出功率离子束辅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