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
- 作品数:29 被引量:235H指数:9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中西医结合疗法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区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以及周围神经,故本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硬化,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Kurtzke扩展残疾状态量表(Kurtzke Exte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神经功能体征评分、复发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有效率、Hughes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最终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观察EDSS评分,9项研究可提取有效数据,MD值为-1. 07,95%CI为-1. 79,-0. 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10项研究观察有效率,OR为5. 91,95%CI为3. 51,9. 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项研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MD值为0. 30,95%CI为-3. 71,4. 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8> 0. 05); 3项研究进行神经功能体征评分,MD值为-2. 11,95%CI为-6. 86,2. 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8> 0. 05); 3项研究观察复发次数,MD值为-0. 41,95%CI为-0. 56,-0.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项研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项研究可提取有效数据,OR值为0. 20,95%CI为0. 03,1. 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格林-巴利综合征最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599例研究对象。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9项观察了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OR值为3. 38,95%CI为1. 87,6.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项研究观�
- 彭小燕马金昀程晓东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牡荆素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抗肺腺癌转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M1/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和IL-4诱导M1/M2型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牡荆素对RAW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来确定牡荆素的最适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法检测牡荆素对巨噬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MR)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Griess反应法检测牡荆素对巨噬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由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体外迁移及牡荆素干预的影响;流式实验检测牡荆素对M2型巨噬细胞表型CD206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结果:牡荆素在25、50、100μmol/L浓度时对小鼠巨噬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确定25、50、100μmol/L浓度进行后续实验。RT-PCR实验表明牡荆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1表型标记物iNOS和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M2型巨噬细胞表型中Arg-1和MR基因的mRNA表达。Griess反应法表明牡荆素呈浓度依赖抑制巨噬细胞M1表型中NO含量,同时抑制由M2型巨噬细胞诱发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加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牡荆素能够抑制M2表型CD206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牡荆素能够降低p-STAT3蛋白水平。结论:牡荆素通过调控STAT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M1/M2的表型极化和标志性产物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2极化,从而降低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体外迁移力。
- 赵蓓殷亦男王程燕毕凌许玲焦丽静(指导)
- 关键词:牡荆素巨噬细胞肺腺癌
- 血清细胞因子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uekin-17,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 Link、Embases、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 FANG)等。中文检索词以"多发性硬化"和"白细胞介素17或Interleukin-17或IL-17"为并列检索词,英文检索词为"multiple sclerosis or MS"and"Interleukin-17 or IL-17"。软件版本为Review Manager 5.3,检索年限限定2000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10日,检索语言不限。结果:最终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发表年份在2008~2016年间,共纳入544例研究对象,其中MS组299例,对照组245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加权均差WMD=38.65,95%可信区间:(18.66,58.63),表明总体合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即MS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IL-17水平可能作为诊断MS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防治MS的一个新靶点。
- 马金昀张若曦程晓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脱髓鞘多发性硬化META分析
- 白茅根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83
- 2019年
- 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凉血、清利、补益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血热妄行、湿热蕴结等症的常用中药。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糖类、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甾醇类等。白茅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止血、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目前,白茅根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未来,深入阐述其药理机制,可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马成勇王元花杨敏程晓东
- 关键词:白茅根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机制
- 基于真实世界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951例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03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95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法(Kaplan-Meier)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1)951例中医药参与的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期:Ⅰa期45个月,Ⅰb期44个月,Ⅱa期39个月,Ⅱb期34个月,Ⅲa期19个月,Ⅲb期17个月,Ⅳ期14个月。(2)1~5年生存率:Ⅰ期:77%、66%、56%、51%、12%;Ⅱ期:67%、57%、49%、39%、18%;Ⅲ期:42%、26%、19%、13%、4%;Ⅳ期:31%、19%、14%、8%、2%。(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指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辨证分型、治则、中药服用时长、手术、化疗是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则、中药服用时长、手术、化疗是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则、中药服用时长、手术、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 张亦璐焦丽静许玲
-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生存预后
- 黄芪多糖对C17.2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C17.2神经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C17.2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分化模型,设置APS干预组及PBS对照组。诱导分化4 d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2组细胞中神经干细胞的标志性蛋白巢蛋白(Nestin)、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的标志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APS干预组细胞的Nestin及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BP及Neu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下调了分化模型中的细胞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APS下调了GFAP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了MBP及Neu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APS可抑制C17.2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定向分化,促进向少突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的定向分化,APS可抑制C17.2神经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促进其进入分化状态,有可能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药物。
- 叶妮马金昀程晓东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黄芪多糖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肠道免疫微环境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硬化(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与肠道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Medline、CNKI、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关于EAE与肠道免疫微环境相关的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研究8篇,包括12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EAE模型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含量减少(MD=-3.26,95%CI:-5.06,-1.47,P=0.000 4);肠道内拟杆菌含量减少(MD=-4.44,95%CI:-7.31,-1.57,P=0.002);肠道内疣微菌含量增加(MD=11.72,95%CI:5.95,17.49,P<0.000 1);而肠道内Alistipes菌(MD=-1.52,95%CI:-6.35,3.31,P=0.54),厚壁菌门(MD=-1.67,95%CI:-9.22,5.88,P=0.66),柔膜菌(MD=-0.67,95%CI:-2.63,1.29,P=0.50),变化无明显差异。EAE模型组肠道内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模型组肠道内Treg低于正常组(MD=-1.74,95%CI:-2.85,-0.6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免疫微环境内菌群相对丰度,Th17、Treg淋巴细胞的改变与EA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调控肠道免疫微环境可能是缓解EAE病程进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而能够为M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 刘晓君彭小燕马金昀程晓东
-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TH17TREGMETA分析
- 温阳法治疗肺癌理论探讨被引量:10
- 2021年
- 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阳气亏虚可使阴相对偏盛,“阴成形”太过,并引起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最终相互搏结形成肿瘤。临床上基于该认识多将温阳方药用于攻邪和扶正以治疗肺癌,且运用温阳法治疗肺癌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代研究也表明,阳虚可导致免疫紊乱、代谢失调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调控异常等失衡状态,这都与肿瘤的产生密切相关。基础研究揭示,温阳药具有调节免疫、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凋亡以及协同现代药物以抗肺癌的作用。温阳法为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近况和临床运用的结果,探讨温阳法治疗肺癌的独到之处。
- 顾怿丰焦丽静毕凌胡佩珮许玲
- 关键词:肺癌阳虚病因病机扶正祛邪
- 中医药联合治疗延缓非小细胞肺癌对EGFR-TKIs耐药的临床研究近况被引量:2
- 2022年
-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因肺癌死亡者180万例,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近1/5[1]。其中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NSCLC的临床治疗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2]。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已取代了经典的含铂双药化疗,被推荐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3-4]。尽管如此,患者在接受第一代EGFR-TKIs治疗9~13个月后,仍不可避免地产生获得性耐药,发生疾病进展[5]。
- 蒙家泉焦丽静许玲
- 关键词:中医药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
- BMI1分子调控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分子属于多梳家族(PcG)成员,作为重要的干细胞标志物之一,通过转录调控基因的表达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报道,BMI1也是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在肿瘤干细胞(CSCs)的自我更新、迁移侵袭、耐药及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等过程。本文总结近年的研究进展,阐述BMI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分析BMI1分子对CSCs自我更新、迁移侵袭、耐药及免疫逃逸的调控作用,探讨BMI1作为新型靶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 余华丁桂清程晓东
- 关键词:BMI1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耐药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