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于溪张扬张美芹杜鑫高博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氧化锌
  • 2篇纳米
  • 1篇蛋白质吸附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沉积
  • 1篇多孔
  • 1篇多孔二氧化硅
  • 1篇多孔结构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硅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氧化铜
  • 1篇氧气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树枝状

机构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弗吉尼亚大...

作者

  • 4篇张学记
  • 2篇温永强
  • 1篇陈林峰
  • 1篇苏艳丽
  • 1篇宋延林
  • 1篇王文谦
  • 1篇江雷
  • 1篇苏磊
  • 1篇黄洪伟
  • 1篇杜鑫
  • 1篇赵彩霞
  • 1篇张美芹
  • 1篇于溪
  • 1篇高博文
  • 1篇张扬

传媒

  • 3篇化学通报
  • 2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振荡法制备的聚多巴胺涂层的抗污染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抗生物吸附表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中经振荡法制备的聚多巴胺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生物吸附性能。研究发现,经振荡法生成的聚多巴胺涂层具有小于15°的接触角,表现出超亲水性。以牛血清蛋白为模型蛋白质和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细菌,研究发现,该聚多巴胺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牛血清蛋白吸附和抗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吸附的性能。总体而言,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制备的聚多巴胺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染性能。
苏艳丽赵彦双苏磊
聚多巴胺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二氧化锰阵列纳米管被引量:2
2017年
以通过水热法在石英玻璃片表面合成的ZnO纳米棒为模板,在其表面生成聚多巴胺薄膜,然后与KMnO4反应,制备了MnO_2阵列纳米管。经表征发现,制备的MnO_2纳米管形态良好,在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所制备的MnO_2为非晶型。由于ZnO模板易合成、易去除、形态好,且聚多巴胺薄膜的生成方法也很简便易行,使得该制备MnO_2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适用性广等的特性,对MnO_2新形态纳米结构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高博文苏磊张学记
关键词:二氧化锰纳米管阵列氧化锌模板法
树枝状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先进载体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树枝状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有中心辐射状孔道结构且孔道尺寸从粒子内部到粒子表面逐渐增加,是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孔材料。和传统的具有二维六方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粒子相比,这种粒子具有三维开放性的树枝状骨架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即高的孔渗透性和高的粒子内表面的可接触性,从而有利于物质(分子或纳米粒子)沿着中心辐射状的孔道进行输送,在树枝状粒子的内部负载或者与内部的活性位点发生反应。因此,这种粒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载体平台,可以用来构筑新型的吸附剂、纳米催化剂和基因药物的递送系统等。本综述首先介绍了一系列的合成方法和对树枝状骨架结构的调控策略,探讨了树枝状多孔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描述了其在催化、纳米生物医学、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性能,并对树枝状多孔二氧化硅粒子的合成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杜鑫赵彩霞黄洪伟温永强张学记
关键词:二氧化硅
尺寸和氧化程度对氧化石墨烯的光热治疗效果的影响
近年来,氧化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受到电子、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光热治疗领域,由于具有显著的近红外(NIR)区光吸收,氧化石墨烯在肿瘤的光热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本实验首次讨论了不同尺寸、...
曹宇张凯董海峰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可控释放体系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控制释放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靶向性、精准响应性控制释放和到达目标位点前有效阻止药物释放等功能特性。近年来,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可控释放体系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控释放体系的特点,同时以不同的响应特性为主线,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各种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控释体系的开关及其控制释放机制,包括氧化还原控释系统、光控释系统、pH控释系统及生物分子相关控释系统等一系列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控释系统,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王文谦陈林峰温永强张学记宋延林江雷
关键词:介孔材料功能化
Au@SiO2@Cu2O/全氟己烷纳米复合物用于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增强的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和固体肿瘤内的低氧微环境抑制了光动力治疗(PDT)中活性氧的生成效率。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无机光敏剂,它将等离子体金属Au引入到Cu2O半导体中。利用从Au到Cu2O的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PIRET)过程,Au@...
刘聪慧董海峰吴年强曹宇张学记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核-壳结构
电化学共沉积氧化锌-氧化铜薄膜法显现潜指纹被引量:4
2016年
发展了一种新的电化学共沉积氧化锌-氧化铜薄膜法来显现多种导电基底(不锈钢片、铝片、铜片、锌片、5角和1元的硬币)上的潜指纹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导电基底上潜指纹的嵴线区残留物具有电化学惰性,电化学共沉积反应选择性地发生在潜指纹的谷线区和没有潜指纹覆盖的导电基底上,这一过程导致基底上潜指纹的嵴线区和谷线区之间产生显著的颜色差异,最后得到具有较高对比度的潜指纹反像。从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图像和元素分析的结果确认,氧化锌-氧化铜薄膜主要沉积到了潜指纹的谷线区,而嵴线区上的沉积物较少。通过氧化锌-氧化铜薄膜的共沉积,导电基底上的潜指纹显现图像能够提供清晰的二级水平信息和部分三级水平信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显现效率高、适用客体广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的潜指纹显现方法。
张扬于溪张学记张美芹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