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

作品数:92 被引量:118H指数:5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文学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6篇哲学宗教
  • 5篇历史地理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文学
  • 14篇文学批评
  • 12篇小说
  • 9篇马克思主义文...
  • 8篇叙事
  • 8篇主义
  • 7篇马克思主义
  • 6篇文化
  • 5篇代文
  • 5篇艺术
  • 5篇文学理论
  • 5篇伦理
  • 4篇电影
  • 4篇审美
  • 4篇出版
  • 3篇视域
  • 3篇文学研究
  • 3篇小说观
  • 3篇小说观念
  • 3篇鲁迅小说

机构

  • 90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美术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王齐洲
  • 4篇王树福
  • 3篇许祖华
  • 2篇李遇春
  • 2篇曾建辉
  • 1篇李晓华
  • 1篇李炜
  • 1篇万娜
  • 1篇余祖坤
  • 1篇王庆卫
  • 1篇王光艳
  • 1篇赵战
  • 1篇温庆新
  • 1篇谷文彬
  • 1篇欧阳健
  • 1篇李华雍

传媒

  • 49篇华中学术
  • 3篇江汉论坛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俄语教学
  • 3篇出版发行研究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3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1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别尔书信中的巴别尔
2020年
作为极具个人性、私密性和真实性的文学史料,巴别尔书信具有丰饶的文学意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多重的思想内涵。它既呈现巴别尔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点,展示其丰富而苦恼的情感经历,彰显其专注词语与修辞的创作理念,又展现其烦恼而琐碎的家庭生活,书写其多样而独立的社会交往,映照日趋一元化的苏联社会现实。这些长短不一、感情丰沛的书信,跃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述和作家个体的内心叙事,构成1920—1940年代社会剧变和文化转型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精神史影像。经由对巴别尔书信的阅读和体验,可以读到一个真实的、自然的、变化的巴别尔,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巴别尔,一个复杂的、困惑的、挣扎的巴别尔,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可爱的巴别尔。由此,我们可以管窥1920—1940年代从白银时代文学向苏维埃早期文学的流变过程和范式转型,触摸彼时彼刻从复调多元向单声一元转变的文坛状况和文化风貌。
王树福
关键词:巴别尔心灵史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书目提要二则
2014年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小说家之小说15部,不仅反映出传统小说的基本形态,也反映出汉人的小说观念。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有关小说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每部书目的提要,是推进有关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史志子部小说研究作出的贡献。笔者已经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资料辑录》,拟在此基础上撰写书目提要。本文选取《伊尹说》《鬻子说》二书作为样本写出提要,希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史志子部小说书目提要工作能够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下去。
王齐洲揣松森
吴中复早期事迹考被引量:1
2014年
吴中复为北宋中期名臣,兼善诗文,与当时政界名流、文学大家多有交往,在北宋政治与文学史上深具影响。本文对其籍贯居处、兄弟子侄情况,及其早期仕历进行了多方面考辨,澄清了不少疑点,纠正了《宋史·吴中复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载述的失误。
汤江浩李晓晖
关键词:家世
论电影叙事“内在故事空间”的主体间性被引量:1
2017年
从故事与人的关系角度着眼,电影叙事'内在故事空间'的场域构成体现出多重主体相互博弈、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特征。电影叙事'内在故事空间'的主体间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量:(一)从动因角度,'故事讲述'具有社会文化的历史性积淀属性,电影叙事'内在故事空间'正是人类叙事活动所涵括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场域,它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中电影叙事取向的基本框架和深层结构。(二)从主体关系角度,辨析不同身份的角色主体在'内在故事空间'场域中具有的功能和作用,讨论主体间性对电影叙事的意义建构与认同所具有的制约和推动作用。(三)从场域角度,简要归纳四类主体的等级位置和对中国电影叙事的发展可能产生的正面或负面效应。
李显杰
关键词:电影叙事主体间性场域
概念、命名与假想敌:关于非虚构文学的文学史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指一切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类型;而狭义上,它专指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以非虚构小说、新闻报道为代表的新的写作类型。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文学形态的差异,我国非虚构文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发展与西方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将新世纪非虚构文学置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视野中,重点考察近40年来"非虚构文学"这个概念与命名的发生与演变过程,并试图探讨新世纪非虚构文学创作热的形成原因及文学意义。
严辉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报告文学后现代
资本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被引量:2
2016年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劳动”中所蕴藏的“资本”的秘密。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发展显示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逐渐生成的脉络。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捕捉到了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幽灵——资本。
万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资本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研究对象视域
诗之真与情之真——兼论“真诗乃在民间”的文学思想史价值
2021年
真诗一词作为抽象的词语,它落定在具体的诗学问题、文学事件之中,不断被重复、被改变、补填充,逐渐演化成为特定的术语。明代中后期,人们围绕真诗一词建构了诸多诗学命题。其中,李梦阳的真诗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诗集自序》中厘定了"民诗""士诗"之时与史,建构起完备的理论框架,以论证诗之真与情之真的对等的关系。李梦阳提出的"真诗乃在民间"这一论题在诗坛激起了热烈的反响。李濂等人在复述这一命题时,他们直接将诗与真、情与真的关系作为无须论证的前提和要件,作为具有先验性的理论基点,强化了真诗一词在明代诗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诗学体系的构架来看,真诗成为特定的概念,这是中国传统诗学合逻辑的延续和建构。这种建构过程经历了多个维度、多重向度上的转折与转换:诗的本质规定性最初落定于志、于性情,进而为真性情,然后转而为真情。这种演变并非仅仅是字词的简单替换,也不是语句的零星修补,而是文学体系中核心概念的置换和更替、基本理念的更新和重构,也是中国诗学思想在理论架构上的多维拓展。
王炜
关键词:真诗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笔谈被引量:2
2017年
湖南师范大学温庆新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辨正"即将结项,结项成果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以中国小说史学为视野》为书名,交由九州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此书稿主要通过比对《中国小说史略》不同版本的修订变化,全面还原鲁迅对古代小说的认识,理清其编纂、修订《史略》时的意念发端及目的,分析此书修订与彼时同仁研究成果的关系,探讨《史略》的材料使用、论断下定因由。此类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国小说史的早期编纂,对现今治小说史者沿着《史略》以"接着说",推动中国小说史相关研究的深入,将不无益处。因此,本刊特意邀请欧阳健、王齐洲、温庆新三位老师就《中国小说史略》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组笔谈,激起学术界的兴趣,以便更加客观看待《中国小说史略》的得与失,进而客观评价20世纪初期的中国小说史研究。
欧阳健王齐洲温庆新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略》学术史笔谈
“审美意识形态”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被引量:2
2018年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中国文论的重要理论创获,是中国学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面向新时期文艺实践,在各种论争中不断寻求理论突破,不断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从而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尝试。新时期以来关于文艺反映论的论争、关于文艺上层建筑性质的论争和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质的论争等重要论争构成了审美意识形态论形成与创构的问题情境。作为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界集体成果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形成的大致逻辑进路是'审美特征'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学科意义和学派建设意义。
黄念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当今俄罗斯现实主义之发生考论被引量:1
2011年
自1985年苏联改革以降,伴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合法化、规模化和思潮化,在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化态势和思想语境中,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受到挤压、渗透和影响,不断在试验、探索和变化,与白银时代文学、苏联文学和西方文学不断交流,相互对话,形成一种跨越世纪的对话形态,构成一种规模空前的现实主义的回潮现象。此乃文化思想之剧变、文学发展之规律和美学理念之裂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而导致现实主义在美学范畴的开放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流派形式的多元化以及作家流派归属的跨界性等特质。由此,当今俄罗斯现实主义既不同于19世纪的传统现实主义和19—20世纪之交的新现实主义,亦不同于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更不同于当今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而是融汇吸收了多种文学流派的艺术品性与文艺思潮的部分因素,同时保留传统现实主义内核的综合现象。这既是俄罗斯现实主义强大文学传统在当今文坛的显现,也是西方外来文学思潮与俄罗斯本土文学因素彼此结合的具体呈现。
王树福
关键词: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理念文学发生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