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挪威科技大学

作品数:307 被引量:1,001H指数:15
相关作者:许东明侯小青金哲权陈德刘一骝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建筑科学
  • 25篇理学
  • 22篇化学工程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文化科学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天文地球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冶金工程
  • 7篇水利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建筑
  • 21篇纳米
  • 18篇催化
  • 16篇催化剂
  • 15篇纳米线
  • 12篇英文
  • 11篇热泵
  • 10篇访谈
  • 10篇城市
  • 8篇教育
  • 7篇太阳能
  • 7篇阿贝尔
  • 6篇建筑师
  • 6篇建筑学
  • 6篇访谈录
  • 6篇ABEL奖
  • 5篇住区
  • 4篇得主
  • 4篇能源
  • 4篇注册

机构

  • 299篇挪威科技大学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华东理工大学
  • 11篇兰州理工大学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7篇西安建筑科技...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船舶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北京石油化工...
  • 3篇冰岛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8篇许东明
  • 11篇侯小青
  • 9篇李金平
  • 8篇陈德
  • 7篇王如竹
  • 6篇周兴贵
  • 6篇刘一骝
  • 6篇王宇
  • 5篇张立峰
  • 5篇梁爱华
  • 5篇张志良
  • 4篇李春英
  • 4篇陈晓东
  • 4篇段学志
  • 3篇崔冰冰
  • 3篇钱云
  • 3篇李地元
  • 3篇刘洲洲
  • 3篇罗国华
  • 3篇刘满平

传媒

  • 32篇住区
  • 9篇制冷技术
  • 8篇数学译林
  • 6篇世界建筑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化工学报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Chines...
  • 5篇船舶力学
  • 5篇制冷学报
  • 3篇铁道学报
  • 3篇Transa...
  • 3篇Chines...
  • 2篇甘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24篇2022
  • 14篇2021
  • 26篇2020
  • 20篇2019
  • 18篇2018
  • 30篇2017
  • 29篇2016
  • 20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14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3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冰盐度影响下冰水热力过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北极多年海冰的渡夏与冰脊形成的初始阶段均属于海冰升温的热力学过程。在卤水作用下,海冰在升温过程中需要融化内部的固态冰以达到温盐平衡。为研究海冰升温过程中盐度对宏观热力学性质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冰块试样在水中的一维浸没试验。将具有相同初始温度(-32℃)、不同盐度(0 ppt, 2.65 ppt, 12 ppt)的冰试样浸至0.2℃的淡水环境中,并测试试样内部温度场与厚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盐度海冰的最终冰厚增加量超过31%,而淡水冰则仅为15%。海冰内部卤水的活跃改变了海冰的宏观比热并大幅度提高了其潜在的内能变化量。同时,将内能变化的实测结果与Schwerdfeger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真实环境中在海冰卤水迁移引起的盐度不均匀分布与卤水外排使得Schwerdfeger模型无法准确描述海冰升温过程中热力学性质。此外,通过对新生冰进行冰晶测试中所观测的柱状结构及晶粒尺寸特征也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陈晓东王安良王安良季顺迎
关键词:海冰热物性质热传导模型试验
有人居住的历史遗产住宅的保护与修缮——论建筑与使用质量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对于平遥侯冀村传统住宅进行了建筑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分析,将历史遗产保护和当下生活方式和质量作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传统住宅保护中予以分析和考量,回应了将遗产保护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挑战。
Harald H■yem钱云
关键词:世界遗产传统住宅历史建筑保护
居住在遗产住宅中——当地生活方式和地方性知识
2019年
本文研究的焦点是影响传统建筑就地保护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识别传统文化、日常惯例、价值观、资源和发展愿景对居住方式有很大影响。它也突出了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在小村庄的区别。这些数据基于实地调查,包括对当地居民的采访和观察。
Lisbet Sauarlia钱云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Abel奖得主Louis Nirenberg访谈录
2016年
Louis Nirenberg(尼伦伯格)是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颁发的2015年Abel(阿贝尔)奖获奖者之一;另一位是JohnNash(纳什).以下是Martin Raussen和Christian Skau在Abel奖颁奖典礼之前于2015年5月18日在奥斯陆对Nirenberg的访谈.这篇文章最先发表在2015年12月的((欧洲数学会通讯(the Newsletter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www.ems—ph.org/journals/newsletter/pdf/2015—12—98.pdf,P.33——38).经过欧洲数学会的允许,我们在这里重新发表.(对JohnNash的一个类似访谈录将在本刊刊载.)
Martin RaussenChristian Skau李明杰陆柱家
关键词:ABEL奖访谈录PDF阿贝尔
Abel奖得主Andrew Wiles爵士访谈录被引量:1
2017年
Raussen&Skau(以下简写为“R&s”):wiles(怀尔斯)教授,请接受我们对您被选为2016年Abel(阿贝尔)奖获得者的祝贺.坦率地说,几年前我们两个就已经在期待着这次访谈!
Martin RaussenChristian Skau陆柱家童欣
关键词:ABEL奖ANDREW访谈录阿贝尔
基于日变交通配流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被引量:15
2020年
为有效评价重大扰动事件下的路网性能,提出以日变交通配流(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DTA)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明确考虑重大扰动事件下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了综合考虑出行者认知更新、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的DTA模型,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定义了基于DTA的路网可达性指标,构建了可全面评价扰动事件生命周期内系统性能的韧性指标与评估模型,并在Nguyen&Dupuis网络上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扰动事件后的前10天,路网韧性波动变化,此后随着交通流分布趋于稳定,路网韧性单调上升,从第10天的0.323上升到第50天的0.794,上升了145.77%;与传统随机用户均衡(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模型相比,DTA模型获得的路网可达性与韧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SUE模型下路网可达性随时间单调上升,而DTA模型下路网可达性在前15天剧烈波动,随后才单调增加,表明要获得准确的路网韧性指标,必须首先准确假定出行决策行为和相应配流模型;出行者行为惯性、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与恢复速率以及路网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对交通流量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路网可达性最终导致路网韧性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实际应用中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标定相关参数.
吕彪高自强管心怡刘一骝
关键词:交通工程随机用户均衡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高效钛位点的理性构筑与调控及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化工产品高端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以TS-1为代表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具备独特的选择性氧化能力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烯烃环氧化、环己酮氨氧化、苯酚羟基化等领域.TS-1型钛硅分子筛也因此被誉为分子筛催化领域的里程碑.理性设计与精准构筑TS-1中高性能钛位点是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关键.本文首先综述了构筑高性能TS-1钛位点的三大策略,包括在原子尺度上设计钛位点的配位结构、在界面上调节钛位点的微环境,以及在纳米颗粒中改善钛位点的可接触性.此外,详细阐述了上述不同策略对烯烃环氧化的影响机制及相应的构效关系,总结了不同策略下的构筑方法和表征手段,并分析了高性能钛硅分子筛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林栋冯翔刘熠斌Chen De杨朝合
关键词:钛硅分子筛TS-1烯烃环氧化
《给建筑师的科学哲学》——导言
2014年
建筑学的职业发展 建筑学作为一个职业的历史已经被反复撰写,其理论和历史植根于早在文艺复兴之前就已形成的学术传统,建立在对于古迹文本的研读之上。第一个建筑理论家是维特鲁威,他将建筑简单地总结为"实用、坚固、美观",而这三个词只是他在《建筑十书》里一段无关轻重的评论中碰巧作出的一个描述。建筑一直只是一种工艺,直到阿尔伯蒂将其发展为一门关于形式和美学方面的知识,自此之后,工艺就成为了一种手段。但是,此时的建筑学知识仍然是以实践而不是理论为基础的,其"试验"就是去建造,因此,文艺复兴之后的所谓"建筑研究"是肤浅的。后来,建筑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作为一种思想方式的现代科学的影响,而科学的显然目的是要产生新的技术,服务于从人类的生活水平到人性的发展等一系列更为广阔的变迁过程。
Linn Mo王韬
关键词:科学哲学建筑师导言文艺复兴建筑学
石墨衬底上的III-V或II-VI化合物半导体膜
本发明的题目是石墨衬底上的III‑V或II‑VI化合物半导体膜。包括在石墨衬底上的膜的物质组合物,所述膜在所述衬底上外延生长,其中所述膜包括至少一种III‑V族化合物或至少一种II‑VI族化合物。
B-O·费姆兰D·L·戴斯H·沃曼
文献传递
快淬Mg-10Ni-2Mm储氢合金的组织演化(英文)
2011年
研究一种镁基Mg-10Ni-2Mm(摩尔分数,%)储氢合金在不同凝固速率下的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增加凝固速率可以大幅度细化合金条带的晶粒;采用的石墨冷却轮表面速度为3.1,10.5和20.9m/s时,可以分别获得微晶、纳米晶和非晶组织;当冷却轮盘表面速度为3.1m/s时,快淬试样完全结晶化,组织中除了少量富Mm晶粒外,形成了粗大的Mg和Mg2Ni微晶;加快冷却轮盘表面速度到10.5m/s时,大量的纳米颗粒形成,组织由大量的Mg和Mg2Ni纳米晶组成;进一步加快速度到20.9m/s时,形成了包括非晶和纳米晶的混合组织。理想的组织是非晶基体上析出大量纳米晶,这样的组织有望获得最大的储氢容量和优异的吸放氢动力学。
武英邢娜卢志超韩伟周少雄J.K.SOLBERGV.A.YARTYS
关键词:储氢材料镁基合金快速凝固透射电镜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