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品数:40 被引量:192H指数:10
相关作者:许娜何学智刘磊周蔚周建利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儿童
  • 11篇超声
  • 6篇综合征
  • 6篇成像
  • 5篇心动图
  • 5篇正常参考值
  • 5篇参考值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心动描记术
  • 4篇药物
  • 4篇婴儿
  • 4篇描记
  • 4篇描记术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弹性成像
  • 3篇三维超声
  • 3篇生酮饮食
  • 3篇细胞
  • 3篇小儿
  • 3篇患儿

机构

  • 39篇汕头大学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众循精...

作者

  • 10篇夏焙
  • 7篇许娜
  • 7篇陈伟玲
  • 5篇周蔚
  • 4篇周少明
  • 4篇周建利
  • 4篇冯霞
  • 4篇林洲
  • 3篇何学智
  • 3篇刘磊
  • 3篇蔡华波
  • 3篇朱忠生
  • 3篇于红奎
  • 3篇代东伶
  • 3篇王娟
  • 2篇文飞球
  • 2篇邓继岿
  • 2篇李薇玢
  • 2篇吴姗
  • 2篇程勇卫

传媒

  • 11篇中华医学超声...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肾脏体积三维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周蔚夏焙
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0例出生1个月至1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男232例、女168例。检测冠状动脉(LCA、LAD、pRCA、mRCA、dRCA)内径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LAD-Vmax),分析其与体表面积(BSA)、左心室心肌质量(LVmass)和主动脉瓣环内径(ARD)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儿童的BSA、LVmass、LAD-Vmax、LCA、LAD、pRCA、mRCA、dRCA分别为(0.60±0.25)m2、(28.85±14.16)g、(26.04±4.24)m/s、(2.27±0.36)mm、(1.85±0.32)mm、(1.87±0.34)mm、(1.77±0.31)mm、(1.69±0.32)mm,大于女性儿童的(0.58±0.26)m2、(27.55±14.06)g、(25.46±4.13)m/s、(2.19±0.34)mm、(1.80±0.32)mm、(1.83±0.35)mm、(1.76±0.33)mm、(1.68±0.31)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77、0.799、1.043、1.913、1.850、0.853、0.236、0.166,P均>0.05)。LCA、LAD、pRCA、mRCA、dRCA内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F=147.93、101.56、124.39、190.74、149.68,P均<0.05)。LCA、LAD、pRCA、mRCA、dRCA内径随BSA增大而增大,呈异方差性正相关(r=0.896、0.852、0.877、0.914、0.917,P均<0.05)。LCA、LAD、pRCA、mRCA、dRCA内径均与LVmass呈正相关(r=0.821、0.779、0.798、0.857、0.855,P均<0.05)。LCA、LAD、pRCA、mRCA、dRCA内径均与ARD呈正相关(r=0.814、0.768、0.782、0.814、0.817,P均<0.05)。冠脉比值LCA/ARD、LAD/ARD、pRCA/ARD、mRCA/ARD、dRCA/ARD均随BSA增大而明显减小。LAD-Vmax随BSA有增加趋势,但无相关性(r=0.023,P>0.05)。结论健康儿童冠状动脉内径与年龄、BSA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应用BSA、LVmass及冠状动脉比值等回归方程,计算标准化的Z值,有助于客观定量冠状动脉扩张,诊断儿童冠状动脉病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夏焙许娜何学智周蔚李姝娜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血管参考值儿童
住院儿童流感后肺炎152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流感后肺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流感后流感后肺炎的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流感、病程中出现肺炎的住院患儿共152例,将其分为轻症和重症2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后肺炎的重症危险因素。结果 152例患儿中,男100例,女52例。中位年龄3岁,小于2岁71例。41例有基础疾病。甲型流感133例,乙型流感14例,甲乙混合感染5例,平均在入院第2天、病程第7天诊断为肺炎。常见的表现依次为发热150例(99%),咳嗽149例(98%),流涕88例(58%),鼻塞71例(47%),喘息48例(32%),呕吐48例(32%),皮疹19例(13%),呼吸困难18例(12%),抽搐14例(9%),意识障碍8例(5%)。异常体征主要有肺部啰音102例(67%),包括湿啰音53例(35%),干湿啰音47例(31%),干啰音2例(1%)。常见的异常实验室检查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65例(43%),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23例(15%),C反应蛋白增高72例,降钙素原增高27例,肌酸激酶增高17例。肺部影像学表现中,双侧病变104例(75%),胸腔积液10例,肺不张8例。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6例)及肺炎支原体(21例)。17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3例出现塑形性支气管炎。使用抗生素治疗132例(87%),使用奥司他韦治疗116例(76%),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30例(20%),使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28例(18%)。11例(7%)入住ICU,7例(5%)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除1例因"甲型流感相关性脑病、脑疝、肺炎"死亡外,其余患儿均好转出院。轻症患儿107例,重症患儿45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2岁、有基础疾病、肺部出现湿啰音是流感后肺炎的重症危险因素。结论流感后肺炎患儿以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儿可闻及肺部啰音,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双侧病变,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
张锐沐邓继岿
关键词:流感肺炎儿童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儿童偏瘫型脑瘫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儿童偏瘫型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例偏瘫患儿及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儿童的常规颅脑MRI及DTI数据,得到FA图、ADC图和VR图。测量锥体束经过的双侧内囊后肢、大脑脚和脑桥层面感兴趣区(ROI)的FA值、1-VR值和ADC值。数据分为三组,偏瘫组患侧(A组)、偏瘫组健侧(B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右侧平均值(C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A-B组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A-C组、B-C组差异。以内囊后肢及同侧大脑脚为ROI,分别追踪锥体束。结果 20例偏瘫组MRI平扫100%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室旁脑白质软化、脑萎缩、软化灶、脑白质减少、胼胝体发育不良和脑穿通畸形。所有偏瘫患儿彩色编码ADC图、FA图和VR图显示双侧大脑结构不对称,病变区域颜色混杂,边缘不清,其中16例DTT图显示病变侧不同程度锥体束缺失。A组较B组、C组三个层面ROI的FA值与1-VR值均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的FA值与1-VR值无显著差异。大脑脚层面ROI的ADC值B组较A组、C组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T能更直观显示白质纤维形态及走行,通过FA值、1-VR值和ADC值等参数的测量进行量化分析,对偏瘫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做出客观评价。
陈锦佳曾洪武干芸根贠国俊向葵方佃刚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脑性瘫痪儿童
生酮饮食治疗药物难治性Dravet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正>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和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药物难治性Dravet综合征(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例药物难治性DS病例结合家长意愿分成2组...
刘家雯丁鑫朱艳伟赵霞胡雁胡湛棋陈黎廖建湘操德智
文献传递
三维超声检测儿童肾脏体积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测量儿童肾脏体积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25例1个月~14岁健康儿童的肾脏体积,分析肾脏体积变化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及肾脏长径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肾脏体积随年龄、体表面积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及肾脏长径均呈强相关(r>0.6)。肾脏的体积指数相对恒定,仅在1~6个月组与1~2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正常儿童肾脏体积的生长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肾脏体积指数相对恒定,其正常参考值可用于协助临床评价肾脏功能和诊断儿童肾脏疾病。
周蔚夏焙冯霞李薇玢林洲
关键词:超声检查肾脏体积正常参考值儿童
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胆汁淤积患儿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转归情况。结果:175例胆汁淤积患儿病因分析示胆道闭锁为42例,死亡19例,肝移植恢复良好4例,肝硬化等待肝移植8例,葛西手术后恢复良好5例,失访6例;胆管发育不良2例均恢复良好;先天性胆管扩张2例均恢复良好。CMV感染29例均恢复良好。遗传代谢性疾病16例,其中Citrin蛋白缺陷病13例,恢复良好10例,失访2例,死亡1例;酪氨酸血症3例,恢复良好1例,失访1例,肝硬化等待肝移植1例。TPN相关性胆汁淤积4例均恢复良好。病因未明80例,恢复良好79例,失访1例。临床特点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常伴有粪便颜色改变、肝脾肿大等,常合并肺炎、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病因较多,早期诊治,预后更好。
周建利周少明程勇卫朱忠生蔡华波代东伶
关键词:婴儿胆汁淤积病因预后
儿童神经母细胞类肿瘤造影增强超声成像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神经母细胞类肿瘤(neuroblastic tumors,NT)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1],是异质性非常强的肿瘤,未经诊治有可能自发消退,但同时也可表现为极强的侵袭性,较早发生多处转移,因此治疗方法因人而异。由于灰阶声像缺乏特征性,在NT患儿采用化疗前需明确病理诊断,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为儿童肿瘤重要的病理诊断方法,本研究对临床疑诊拟行穿刺活检的儿童进行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
毛木翼夏焙陈伟玲何学智于薇宋建明江贤萍袁秀丽陈森敏刘四喜干芸根叶明王斌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造影增强类肿瘤儿童成像诊断恶性实体肿瘤
生酮饮食治疗药物难治性Dravet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和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药物难治性Dravet综合征(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例药物难治性DS患儿结合家长意愿分为KD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KD治疗组予经典KD治疗;对照组予AEDs治疗。入组后前3个月,KD治疗组AEDs不予调整,观察3个月后2组患儿可在限定范围内调整AEDs。比较2组患儿在入组后3、6、12个月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及治疗保留率等情况。疗效评估以入组前3个月内的月平均发作频率作为基线,将从上一观察时间点到各观察时间点之间的月平均癫痫发作频率与基线进行比较,计算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比例。结果KD治疗组在3、6、12个月后,分别有15例、14例、12例坚持KD治疗,其中发作减少≥50%有10例、12例、11例,发作减少≥90%有7例、9例、10例,其中未出现发作有3例、6例、8例。对照组16例患儿均能坚持回访1年,治疗3、6、12个月后,其中发作减少≥50%有6例、7例、8例,发作减少≥90%有3例、3例、4例,其中无发作有2例、1例、2例。2组患儿观察6、12个月后,发作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D治疗组癫痫持续状态(SE)发作人数明显减少,非发热相关的SE发作情况得到改善。KD治疗组入组前后1年内SE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KD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1年内SE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分别在入组前和入组后6、12个月完成Gesell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KD治疗组坚持治疗1年的12例患儿中11例患儿总发育商提高≥1等级,对照组16例患儿中7例总发育商提高≥1等级,其中在适应性、大动作、语言3个方面KD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D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6/16�
刘家雯丁鑫朱艳伟赵霞胡雁胡湛棋陈黎廖建湘操德智
关键词:生酮饮食抗癫痫药物DRAVET综合征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联合多普勒超声在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分析
2023年
探讨分析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联合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子痫前期预测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置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该时段内将我院收入的妊娠期女性共计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以及最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别,其中包括健康组(n=40)、妊娠期高血压组(n=40)、子痫前期组(n=40);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进行记录,并且在诊断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针对上述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对于子痫前期的预测意义。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针对三组产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三组患者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子痫前期组内患者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相较于其他两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的发生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近年来的研究调查中认为,在针对此前前期高危产妇进行处理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早期确认并积极预防,本次研究通过对照实验的形式证明了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子痫前期的早期确认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张辉何敏静何世平陈剑雄王和平
关键词: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多普勒超声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