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
- 作品数:92 被引量:476H指数:12
- 相关作者:程洲张浩佳姜丽丽李京姚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雨洪水回灌不同渗流状态下微生物迁移沉积特征
- 2025年
- 针对雨洪水人工回灌特有的水动力和水环境条件,通过系列一维渗流模拟试验,系统分析不同饱和度、酸碱环境、离子强度和回灌速度等渗流状态下堵塞模式微生物在多孔介质内的迁移沉积特征,进而明确不同渗流状态下多孔介质内部微生物堵塞发展状况,同时通过DLVO理论计算揭示不同酸碱环境和离子强度下微生物运移过程中主控作用力.结果显示,当介质饱和度降低、介质内pH值下降、回灌水离子强度增加或回灌流速降低时,堵塞微生物迁移均会变慢,在介质上的沉积增加且层间沉积非均匀程度降低,导致介质内部更易形成生物堵塞.饱和度介于60%~80%、pH值介于7.5~8.5或离子强度介于1~5mmol/L范围内时,分别改变饱和度、pH值或者离子强度,对微生物迁移的影响较弱.渗流速度在0.5~1mL/min范围内,非饱和条件会削弱流速变化对菌体迁移沉积的影响.不同酸碱环境和离子强度下,饱和与非饱和介质中微生物运移主控作用力分别为静电作用力和毛细管作用力.
- 武宇辉杨悦锁杨悦锁路莹王茜丹石敏
- 考虑不定量历史洪水的水文频率参数贝叶斯估计被引量:1
- 2015年
- 历史洪水能够有效提高洪水频率分析结果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历史洪水难以定量,常用的确定性方法对此类资料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影响到洪水频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次研究将最大似然估计和叶斯方法耦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定量历史洪水信息的洪水频率分析,分别以模拟和实测序列加以验证,相比传统确定性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利用不定量历史洪水信息,还可提高洪水频率分析成果的精度。
- 尚晓三王栋
- 关键词:贝叶斯方法最大似然估计
- 物理化学因素对全氟辛酸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行为的影响
-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疏水疏油等性质[1],PFOA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日用品等诸多领域[2]。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 吕雪艳刘星高斌季荣孙媛媛吴吉春
- 关键词:全氟辛酸运移石英砂石灰石
- 非均质性对DNAPL污染源区结构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重非水相液体(DNPALs)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分布与残余捕获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s特征污染物,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介质非均质性对PCE运移及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砂箱内的运移过程,定量测量PCE的饱和度。采用空间矩分析PCE污染体的平均运移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离散状与池状PCE体积比(GTP)定量表征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无法克服毛细压力,PCE在细砂透镜体上方聚积并侧向扩散,水平扩散范围显著增大。随机非均质介质中,PCE绕开细砂透镜体,沿着粗砂透镜体构成的优势通道运移,运移路径的不规则性及饱和度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增强。PCE的捕获主要为毛细屏障和拉断效应两种形式。运移路径延长,路径上残留的离散状PCE增多,低饱和度的比例与GTP增大。非均质性显著影响PCE的运移路径、捕获及空间分布。
- 郑菲高燕维徐红霞孙媛媛施小清吴吉春
- 关键词:非均质性空间矩GTP
- WD-RBF模型在水文时间序列模拟预测上的应用
- 水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水文时间序列作为水文系统的数据化体现,对其加以准确的模拟预测是有效防范水灾害、保证流域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影响水文系统的因素错综复杂,难以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导致水文时间序...
- 刘登峰王栋王远坤王腊春邹欣庆
- 关键词:水文时间序列RBF神经网络小波消噪水灾害
- 中国“采水型”地裂缝特征和成因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裂缝("采水型"地裂缝)灾害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系统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采水型"地裂缝的差异沉降成因、拉张性水平应变成因和四种成因模式;然后针对中国三个典型的"采水型"地裂缝发育区,即汾渭盆地、华北平原、苏锡常地区,阐述了各地地裂缝分布、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并选择典型地段地裂缝进行成因分析,认为汾渭盆地和华北平原地区部分地裂缝属于"先期断层模式",而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总体属于"基岩起伏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下导致地裂缝发育的差异性变形、水平应变作用机理。
- 王艺伟叶淑君于军龚绪龙
- 关键词:地裂缝地下水开采汾渭盆地华北平原苏锡常
- 饱和介质中重非水相液体运移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采用T2VOC程序对重非水相液体(DNAPLs)在饱和介质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以一个夹粘土透镜体的砂层介质为例,采用三相毛管压力函数Parker模型和二相毛管压力vanGenuchten函数,对比细透镜体对重非水相液体运移的影响.进而探讨分析了三相毛管压力函数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毛管压力函数的不同会影响DNAPLs的运移,Parker模型较van Genuchten模型所反映出介质对DNAPLs的阻滞和滞留作用更强.进气压力对非均质介质中DNAPLs入渗分布的饱和度将有显著的影响.对Parker模型中的nαw、n以及孔隙度和饱和渗透率的敏感性分析对比发现,敏感性程度的高低顺序依次是孔隙度>n>饱和渗透率>αnw.
- 施小清吴吉春刘德朋江思泯孙媛媛徐红霞
- 关键词:敏感性毛管压力VAN
- 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非一致性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干流8站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极端降水序列一致性受到挑战,因此对其非一致性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干流8个站点1960—2020年间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的非一致性进行分析。采取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所选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应用GAMLSS模型对所选站点的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分别以时间t和多气象因子作为协变量进行非一致性分析,挑选出最优的拟合函数,探究年最大日降水序列的规律。结果显示,宝山站、南通站未来年最大日降水量可能增大,荆州站未来年最大日降水量可能会减少并趋于平缓;相较于以时间t为单一协变量,以气象因子作为多重协变量的分布函数拟合结果,对年最大日降水序列的非一致性具有更好的描述效果。
- 邓清文倪玲玲王栋
- 关键词:非一致性极端降水
-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 鉴于卡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三水转化关系,针对西南岩溶地区径流预报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然后根据研究区域水文观测站多年观测的...
- 曹张军王栋
- 关键词:径流预报
- 文献传递
- 离子强度及pH对不同类型土壤中胶体释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实验室土柱纵向淋溶法,研究了离子强度及pH变化对常熟乌栅土原状、扰动土柱以及东北黑土、江西红壤扰动土柱土壤胶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变化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壤胶体释放影响不同:淋洗液电解质为NaCl时,对于常熟乌栅土以及东北黑土,离子强度减小促进胶体的释放,反之抑制胶体的释放;对于江西红壤,离子强度变化对土壤胶体释放则不产生影响。淋洗液电解质为CaCl2条件下,土壤胶体的释放量低于淋洗液为NaCl,且离子强度变化对三种土壤胶体的释放均不产生明显影响。相同条件下,常熟乌栅土及东北黑土胶体释放量远远大于江西红壤,pH变化则对上述类型土壤胶体释放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水化学条件的变化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壤胶体释放的影响规律。
- 吕雪艳姚遥孙媛媛吴吉春郭红岩
- 关键词:土壤胶体离子强度PH原状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