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丁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赣南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传粉
  • 2篇油茶
  • 2篇寒兰
  • 2篇斑叶兰
  • 2篇传粉者
  • 1篇蛋白质提取
  • 1篇独蒜兰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熊蜂
  • 1篇移栽
  • 1篇原球茎
  • 1篇植物
  • 1篇生物安全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球茎
  • 1篇贮藏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大三湘茶...

作者

  • 2篇杨柏云
  • 2篇罗火林
  • 2篇罗毅波
  • 1篇方菲菲
  • 1篇罗丽萍
  • 1篇刘星星
  • 1篇丁桂玲
  • 1篇黄学勇
  • 1篇陈金磊
  • 1篇丁浩

传媒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独蒜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台湾独蒜兰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但种苗繁育困难.本研究以井冈山野生台湾独蒜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台湾独蒜兰种子无菌萌发,原球茎膨大、增殖、分化以及幼苗生根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
罗火林易玲郑改笑杨柏云
关键词:无菌萌发原球茎
人工引入传粉者对油茶丰产的意义及潜在的生物安全被引量:2
2023年
动物传粉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提供重要服务,全球农业生产对动物传粉服务的需求稳定增长。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栽培历史悠久,由于严格自交不亲和而高度依赖动物传粉。基于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从资源分配和花粉限制等生态因素系统分析了油茶产量受限制的原因,提出油茶的传粉者限制效果等同于花粉限制效果,人工引入潜在的高效传粉者是解除油茶资源限制措施和传粉生态限制措施之间冲突、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途径。论述了人工引入传粉者传粉服务的优势和挑战。对人工引入传粉者,特别是外来传粉者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控制途径进行了梳理,提出从传粉生态服务解决油茶产量和质量问题的新思路。全文旨在为人工引入传粉者在油茶丰产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以期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丁桂玲张武凡鲁宾雁杨友志周新平杨柏云黄家兴罗毅波
关键词:油茶熊蜂资源限制
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黄花虾脊兰及其传粉者适生区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ii)是典型的大陆与岛屿间间断分布的兰科物种,适宜分布气候范围狭窄,同时依赖特殊的传粉者传粉,包括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赤足木蜂(X.rufipes)和中华绒木蜂(X.chinensis)等3种木蜂属(Xylocopa)昆虫。本文通过R语言Biomod2程序包建立物种分布模型(SDM),预测了2050年和2070年时大黄花虾脊兰及其传粉者在3种代表浓度路径(RCP2.6、RCP4.5与RCP8.5)下的分布格局,以期为该濒危植物的保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降水相关变量比温度相关变量对大黄花虾脊兰分布的平均解释率更高,两者分别为25.4%和13.9%。当前大黄花虾脊兰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未来适生区的增减主要受到气候情景的影响,其变化范围为-59.0%到34.7%,并可能向更高海拔的地区移动;未来木蜂适生区将净收缩16.4%–19.7%,且主要向西北和东北移动;因而两者共同分布的面积占大黄花虾脊兰适生区的比例未来相比当前的90.0%可能下降0.5%–11.4%,表明大黄花虾脊兰分布可能受到未来气候变化和传粉者分布减少的双重影响,因此对该物种或类似特化传粉的兰科植物进行保育时应当充分考虑传粉者因素。
余元钧罗火林刘南南熊冬金罗毅波杨柏云
关键词:气候变化传粉
短距风兰的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
以短距风兰(Neofinetia richardsiana)的种子为外植体,筛选了种子无菌萌发、原球茎增重、分化和小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比较了不同的炼苗处理、基质消毒方式及基质配比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
张小燕李婧源罗火林杨柏云
关键词:无菌播种快速繁殖移栽
不同处理对油茶芽苗根接茶花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芽苗作砧木,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红露珍、十八学士、四面景)、植物生长调节剂(IBA、2,4-D、NAA)接口处理、封口方式(铝箔、封口膜)、嫁接部位(上胚轴、芽苗根)等处理对嫁接茶花(Camellia japonica)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红露珍成活率最高,达到70.00%;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未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其中NAA处理成活率最高,达到71.73%,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而IBA和2,4-D处理后的成活率反而降低了,分别为61.33%和35.13%,究其原因可能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不同的封口方式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铝箔与封口膜的成活率分别为61.60%和35.53%;上胚轴成活率显著高于芽苗根,分别为73.00%和61.93%。试验结果可作为提高油茶芽苗根接茶花成活率的借鉴和依据。
陈金磊沈宝涛杨柏云
关键词:根接成活率
基于ISSR标记的江西野生寒兰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江西省主要山脉12个野生寒兰居群共18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78.9%。12个寒兰居群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总观测等位基因数(N_a)为1.7967,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4461,N_ei’s基因多样性(H_e)为0.2649,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3995;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低,PPB平均值为43.97%,N_a平均值为1.4397,N_e平均值为1.2478,H_e平均值为0.1462,I平均值为0.2204;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4415,居群间基因流(N_m)为0.6325,表明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结果显示12个寒兰居群可聚为两支,第一支由资溪、武夷山大叶、武夷山小叶、崇义小叶、靖安、宜丰、井冈山、邵武大叶和邵武小叶9个居群组成;第二支由石城、安远和崇义大叶3个居群组成,聚类结果没有呈现出山脉分布的特点;Mante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3791)。
江亚雯孙小琴罗火林杨柏云熊冬金
关键词:寒兰ISSR
九连山兰科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典型生境路线法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调查,根据兰科植物分布情况及调查过程中的遇见率高低,将物种丰富度划分为:高、中、低、罕见4个等级,并依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九连山兰科植物濒危状况进行统计,与其他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种类的濒危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资源现状与受威胁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结果表明:九连山兰科植物共有40属91种,生活型齐全,以地生兰为主,其中地生兰26属53种,附生兰11属30种,腐生兰5属8种,特有种20种,含1种或含2种的属占优势。本保护区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7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88种,与广西雅长、广东南岭、福建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比,九连山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种数的比例最高,雅长次之,南岭最少,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极少;与省内6个保护区相比,九连山CR与EN的总种数最多,特有种多。九连山兰科植物资源丰富,但水平分布不均匀,以保护区为分布中心,总体上显现零星分布的格局,局部呈现密集分布;其兰科植物从山脚到山顶都有分布,主要在中海拔段500~900 m的分布种类最为丰富,其丰富度等级主要以低的种类为主。针对人为滥挖乱采、极端天气影响、生境地破坏等威胁因素,提出九连山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建立兰科资源信息库,确定物种保护优先次序为辅的保护策略,引进人工快速繁殖技术,开展"回归"自然的研究,并加强对传粉昆虫以及其生境地的保护。
沈宝涛罗火林唐静梁跃龙熊冬金杨柏云
关键词: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多叶斑叶兰花蜜特征和分泌规律及其对昆虫访花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讨多叶斑叶兰(Goodyera foliosa)花蜜体积和成分的变异性,及其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法、折光仪和高效液相-蒸发光法对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单花花蜜体积、总糖浓度和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用摄像机对其传粉昆虫访花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单花花蜜体积在10:00达到最大[(7.19±2.29)μL,n=10],糖浓度在16:00达到最大[(25.85±1.83)%,n=10]。花蜜中的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和蔗糖,果糖在上午10:00含量达到最高(78.310 mg/g);蔗糖在下午16:00含量达到最高(247.600 mg/g)。中华蜜蜂(Apis cerana)访花时间为每天9:00-15:00,访花高峰期在10:00-14:00;橘尾熊蜂(Bombus friseanus)访花时间为每天8:00-16:00,访花高峰期在10:00-12:00和16:00-18:00。因此,这两种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与多叶斑叶兰单花花蜜体积及糖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更倾向于访问较高花蜜体积及糖浓度的花朵。多叶斑叶兰花蜜成分中蔗糖占优势,能有效吸引各种蜂类、蝶类和蚁类访花,且访问频率较高,中华蜜蜂和橘尾熊蜂能携带其花粉块,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花形态和访花昆虫的体型大小的匹配,决定了是否成为有效传粉昆虫。
刘南南肖汉文陈兴惠迟韵阳罗火林熊冬金杨柏云
关键词:花蜜分泌访花昆虫
不同贮藏时间的莲子蛋白质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莲子在陈化过程中蛋白质变化规律,本文首先通过正交实验对莲子蛋白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再利用优化的条件,分别以不同贮藏时间的莲子为材料,提取获得莲子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和氨基酸分析仪,研究提取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Mr)组成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莲子蛋白的优化提取条件为:pH11,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h,提取率达60.11%;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莲子蛋白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Mr在26-43ku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变少;当年莲子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随着陈化过程的进行,含硫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下降。贮藏过程中莲子蛋白质结构等的变化是莲子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星星杜雨芊黄学勇罗火林方菲菲罗丽萍
关键词:莲子SDS-PAGE氨基酸
多叶斑叶兰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多叶斑叶兰(Goodyera folisa)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特征,对其开花物候、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人工授粉、花的挥发性成分以及昆虫传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叶斑叶兰的唇瓣黄色,萼片白色或白色带红褐色;单花花期为(9.4±0.8)d;花粉在开花后第1天具备活力,柱头在开花后第2天具备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都在开花后第5天达到峰值。去雄套袋和不去雄套袋都不能结实,人工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3.3%、95.0%和96.7%,自然结实率为43.3%。花朵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辛烯-3-醇、3-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多叶斑叶兰传粉者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多叶斑叶兰具有自交亲和能力,但在自然界不具有主动自交现象,必须依赖中华蜜蜂传粉,花色及花香气味为吸引传粉者的主要因素。
查兆兵唐静梁跃龙丁浩罗火林杨柏云
关键词:传粉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