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 作品数:48 被引量:230H指数:7
- 相关作者:朱红红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健康状态简单评估问卷H2O的设计与评价
- 目的:设计制定一张能简单有效地用于一般人群健康评估的问卷,用以区分非疾病人群中的健康状态与亚健康状态。方法:根据亚健康形成原理、问卷制作方法,通过研究设计、过程制定、专家评议、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等,形成健康状态评估问卷。...
-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问卷调查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霜降防寒潮
- 2015年
- 霜降,已是秋之末、冬之始,草木枯黄、秋雨绵绵,大自然一副萧瑟清冷之象。民间常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的说法。作为秋季最寒凉的一个节气,霜降前后常有寒潮来袭,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因此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因脏器老化,更易发病,尤其要重视养生与预防。防:秋凉护心肺,饮食保肠胃霜降之后,气温节节走低。
- 燕海霞
- 关键词:寒凉急性肠胃炎寒邪肺部症状保暖措施淡盐水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在中医临床脉图参数﹣血压预测模型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的学习模型,以提高中医临床血压数据预测的准确度和效率。方法将LSSVM学习模型应用于中医临床血压数据预测。用LSSVM等式约束代替支持向量机不等式约束,将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求解问题,降低计算复杂性,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收集320例患者的临床脉图参数及血压数据,以其中300例样本作为训练样本,训练得到LSSVM学习模型,以其余20例样本作为测试数据,用得到的LSSVM学习模型根据患者的脉图参数预测血压数据。结果实验证明,LSSVM学习模型对血压数据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其中基于多项式核函数的LSSVM学习模型较基于径向基核函数LSSVM学习模型表现出更好的学习和预测能力,基于多项式核函数的LSSVM学习模型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预测结果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7.88%、8.40%、6.67%,低于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LSSVM学习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7.95%、9.70%、7.48%)。结论本实验提出的基于LSSVM的学习模型仅通过患者的临床脉图参数就可预测患者血压数据,对中医学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晶东孙磊明燕海霞
-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学脉图参数血压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563例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TP-Ⅰ型数字化脉象分析仪采集563例不同年龄妊娠妇女左右手尺部脉图,分析各年龄组妊娠妇女的脉象分布情况以及脉图参数的差异。结果:<26岁组与>30岁组右手弦脉所占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手实脉以26-30岁组为最多,与<26岁组和>30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弦脉所占比率增加,滑脉所占比率减少;各年龄组脉图参数PSR1、PSR2、PSR3、PSR4、CSR1、CSR4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年龄对妊娠妇女的脉象分布和变化特点有影响。
- 邹小娟寇美静王忆勤燕海霞
- 关键词:脉象妊娠年龄
- 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5
- 2007年
- 目的尝试制备一种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豚鼠模型。方法30只雄性豚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健康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第1天肌注4%OVA溶液0.5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0.2ml,14d后,模型组用1%OVA溶液雾化后攻击,隔天1次,每次15s,共7次。第29天,两组豚鼠用10-4mol/L辣椒素溶液引咳。结果通过对咳嗽次数、肺病理切片、肺泡灌洗液、外周血等指标的观测,发现模型组的咳嗽次数多于健康正常组;与健康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病理损伤明显;从肺泡灌洗液和血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上看,模型组与健康正常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较后者计数均有升高。结论这种改进后方法能成功地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
- 蔡黎毕小利王忆勤张炜
- 关键词:哮喘动物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注射大鼠脑部损毁黑质的实验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连续灌胃6周,1次/d。在4、6周两个时间点分别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6周后取黑质纹状体,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复方地黄颗粒连续治疗6周后,PD大鼠的旋转行为显著改善(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且降低Bax的蛋白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P<0.01)。结论: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抑制PD大鼠的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为帕金森病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 王利何建成
- 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凋亡干预作用
- 中药养生品的糖衣炮弹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电商网站上,无论是鲜石斛还是石斛打粉、石斛胶囊、石斛颗粒等周边产品,都卖得很火,商家宣传上也一定会提到石斛乃“九大仙草”之一,宣传可以包治百病,没病者多吃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 燕海霞马恰怡洪敏
- 关键词:糖衣生品药养强身健体
- 慢性胃炎湿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标准,并寻找与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相关性较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细胞化学等技术对舌脉象进行客观信息检测。结果;调查慢性胃炎患者124例,其中湿证患者262例,占61.8%。湿证分类中脾胃湿热占湿证的12.4%;湿浊中阻占湿证的26%;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占湿证的31.7%。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预测脾胃湿热证正确率为93.8%,湿浊中阻证为96.2%,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为92.2%,脾气虚弱合并脾胃虚寒为86.1%,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为81.6%。其中55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上皮细胞化学成分糖原(PAS)含量以脾气虚弱型为最低,湿浊中阻型最高;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含量以湿浊中阻型兼脾气虚弱型患者最低。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脉图参数h_5、h_5/h_1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h_3/h_1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中脾气虚弱到h_5最低,湿浊中阻型h_5/h_1最高,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型h_3/h_1最高。结论: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客观指标可作为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依据。
- 王忆勤郎庆波孟虹张再良李果刚郭永洁颜新何新慧贺宪民李斌芳庄燕鸿郭丽
- 关键词:慢性胃炎湿证体征舌象脉象
- 慢性咽炎为何难“断根”?
- 2016年
- 总感觉咽部不适,好像有口痰卡在那儿,咽之不下却又吐之不出;早上刚起床嗓子就又干又痒,一刷牙还犯恶心……冬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产生这些症状。这很可能是提示你患上慢性咽炎或者咽炎又复发了。而让很多人更纠结的是,为什么慢性咽炎总是反反复复,难道真的无法治愈吗?
- 燕海霞
- 关键词:慢性咽炎咽异感症咽部黏膜化学性刺激情志抑郁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甘草苷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和分析甘草苷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并选取凋亡信号通路进行细胞水平实验验证。方法从BATMAN-TCM、PharmMapper、SEA、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甘草苷的作用靶点,从OMIM、GeneCards、CTD等数据库获取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将甘草苷的预测靶点和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取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利用交集靶点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可视化;运用Cytoscape软件的BisoGenet插件对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CytoNCA插件进行拓扑学计算并经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和中介中心性(Between centrality,BC)两步筛选获得核心PPI网络;采用R软件运行Bioconductor程序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基因-通路”网络,筛选出网络的关键靶点,并将其与甘草苷进行分子对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甘草苷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Caspase-3、Bax、Bcl-2、p-PI3K和p-AKT等凋亡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与活化的调控作用。结果共获得甘草苷靶点343个,帕金森病相关基因1328个,二者交集靶点为46个;经拓扑学分析获得核心PPI网络,包含108个节点和2298条边;GO功能分析得到的1543个条目主要与凋亡调控、细胞周期与节律、DNA合成及分解代谢有关;凋亡、PI3K-AKT、NF-κB、TGF-β、HIF-1、FoxO等97条KEGG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基因-通路”中筛选的关键蛋白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P53、AKT1及RELA可能是甘草苷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靶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6-OHDA组相比,给与甘草苷处理后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PI3K和p-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多(P<0.01)。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甘草苷可通过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相关信号途径治疗帕金森病;细胞水平实验证明了甘草苷对6-OHDA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
- 曲欣妮李文标王利沈隽吉殷宇晴徐缘博何建成许言午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甘草苷帕金森病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