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作品数:28 被引量:76 H指数:5 相关作者: 孙晓彤 汤亚微 田飞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小鼠克雷白杆菌肺炎模型的建立及检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有效建立小鼠克雷白杆菌肺炎模型的方法并进行相关炎症因子检测。方法:构建动物模型,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气管内注射肺炎克雷白杆菌(106cfu,20#l)的方法建立肺炎模型,感染后24 h,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收集肺泡灌洗液、分离肺组织,大体观察;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炎症情况;肺泡灌洗液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MPO检测的方法来比较两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对两组小鼠相关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喘息,寒颤以及竖毛;肺部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泡壁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MPO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利用气管内注菌建立小鼠克雷白肺炎模型的方法确实可靠,该模型可用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克雷白杆菌肺炎关系的研究。 魏晶 陈纪飞 李强 安英 李芳关键词:克雷白杆菌 肺炎 TMEM家族成员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6年 2006年5月18日,Nature杂志公布了人类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虽然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已确定,但对许多基因的功能仍一无所知。 魏晶 陈纪飞 王冰 王世仪 乔鋆 田飞 李芳关键词:免疫功能 家族成员 人类基因组计划 1号染色体 基因组时代 多基因 基于ITS2高通量测序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肠道真菌特征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肠道真菌菌群的多样性特征,分析健康人群与AS患者肠道真菌的结构差异。方法收集17例健康人群新鲜粪便样本和24例AS患者新鲜粪便样本,分别称为HC组和AS组,提取两组粪便样本总DNA;根据真菌ITS2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HiSeq PE250平台进行ITS2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经过Reads拼接,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Alpha和主成分分析,物种组成统计,显著性差异分析,最终得到样本物种信息。结果对肠道真菌菌群进行Alpha分析,各多样性指标中,shannon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明确两组间多样性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提示差异显著。对肠道真菌结构进行分析,门的水平分析显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HC组和AS组中差异显著,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两组间差异极显著;纲和属的水平分析显示,Ascomycota_unidentified纲在两组中差异显著,伞菌纲(Agaricomycetes)、Incertae_sedis_10纲、Orbiliomycetes纲差异极显著。Agaricomycetes_unidentified_1属、Amphinema属、Geoglossales_unidentified_1属、腔块菌属(Hydnotrya)差异显著,鹅膏菌属(Amanita)和锁瑚菌属(Clavulina)差异极显著。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在AS患者中存在肠道真菌菌群失调,其特征是生物多样性和结构的改变,揭示肠道真菌也可能在AS发病中发挥作用。 张利龙 许尧 胡雨奇 金祺 马红 李霞 葛藤 袁杰力 李明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乳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 2024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乳酸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分析乳酸对RA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活化、分泌细胞因子能力以及对CD4+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连续收治的RA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与RA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外周血,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乳酸含量,并分析其与RA患者疾病评分的相关性。用乳酸刺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病例组RA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活化水平、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RA患者(n=66)的血清乳酸水平[(5.13±1.01)mmol/L vs.(1.72±0.91)mmol/L,P<0.001]明显高于HC(n=60),且与RA患者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评分有相关性(r=0.273,P=0.029),乳酸浓度>5 mmol/L较浓度≤5 mmol/L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197.50(26.03,783.00)IU/mL vs.29.30(0.00,102.60)IU/mL,P<0.01]和CRP[37.40(11.30,72.60)mg/L vs.5.83(2.36,12.45)mg/L,P<0.001]的表达均升高,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42.00(19.00,77.00)mm/h vs.25.00(12.50,45.50)mm/h,P>0.05]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ed,CCP)抗体[82.35(17.70,137.00)RU/mL vs.68.60(25.95,119.70)RU/mL,P>0.0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HC相比,乳酸处理组的RA患者CD4+T细胞表面PD-1(46.15%±8.54%vs.41.67%±9.98%,P<0.001)、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25.77%±8.60%vs.18.65%±7.94%,P<0.01)和CD25(25.89%±5.80%vs.22.25%±4.59%,P<0.01)的表达明显升高;乳酸处理组的RA患者CD4+T细胞中Th17(4.62%±1.74%vs.2.93%±1.92%,P<0.05)、外周辅助性T(peripheral helper T,Tph)细胞(28.02%±6.28%vs.20.32%±5.82%,P<0.01)的比例升高;乳酸处理组的RA患者CD4+T细胞中IL-21(5.73 黄会娜 赵静 赵祥格 白自然 李霞 王冠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乳酸 CD4+T细胞 研究生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2003年 马杰 李丹 郗雪艳 程桂芝 李芳关键词:分子免疫学 基因工程技术 TL1A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PGE_2 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分离培养6例RA FLS,并分别用TL1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拮抗剂(0.25μg/ml)加TL1A(50ng/ml)以及信号通路抑制剂(10μmol/L)加TL1A(50ng/ml)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RA FLS Cox-2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 FLS培养上清液中PGE2的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与未刺激组相比,TL1A刺激的RA FLS Cox-2mRNA和PGE2表达均增多(P<0.05);加入TNFR2拮抗剂可使TL1A刺激的RA FLS分泌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细胞培养体系加入NF-κB和JNK抑制剂后,TL1A刺激RA FLS产生PGE2水平明显下降(P<0.05)。研究表明,TL1A与TNFR2结合可能通过NF-κB和JNK信号通路促进RA FLS分泌PGE2,参与RA的发病过程。 孙晓彤 马梓健 汤亚微 王冰 李霞 张彦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干扰素-α介导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CD56dimCD57+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损伤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56^(dim)CD57^(+)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凋亡和杀伤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64例初治SLE患者和16例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将CD56^(dim)CD57^(+)NK细胞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采用膜联蛋白和7氨基放线菌素标记凋亡的K562细胞;用浓度分别为20、40、80μmol/L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不使用H2O2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孔素(per-forin,PRF)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FN-α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6^(dim)CD57^(+)NK细胞表面IFN-α受体(interferon-αreceptor,IFNAR)表达水平,并用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表示;用浓度为1000 U/mL的IFN-α处理CD56^(dim)CD57^(+)NK细胞24、48、72 h,并以不使用IFN-α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表达水平,并用MFI表示。结果:与HC(n=3)相比,SLE患者(n=3)外周血总NK细胞的PRF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1.24±0.41 vs.0.57±0.12,P=0.05)。与HC(n=5)相比,SLE患者(n=5)外周血CD56^(dim)CD57^(+)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明显下降(58.61%±10.60%vs.36.74%±6.27%,P<0.01)。与对照组(n=5,97.51%±1.67%)相比,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可显著下调CD56^(dim)CD57^(+)NK细胞的PRF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20μmol/L的H2O2组PRF为83.23%±8.48%(n=5,P<0.05),浓度为40μmol/L的H2O2组PRF为79.53%±8.56%(n=5,P<0.01),浓度为80μmol/L的H2O2组PRF为76.67%±7.16%(n=5,P<0.01)。与HC(n=16)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为中高疾病活动度(SLEDAI≥10)的SLE 赵祥格 刘佳庆 黄会娜 陆智敏 白自然 李霞 祁荆荆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然杀伤细胞 干扰素-Α 活性氧 穿孔素 NK细胞特性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种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以及自身免疫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K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陆智敏 李霞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NK细胞 亚群 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NK细胞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初治SLE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3^-CD56^+NK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及检查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初治SLE患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42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25例。42例SLE患者年龄为(37.1±14.1)岁(女/男=38/4),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为10.52±4.9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初治SLE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百分[(13.4±4.9)%vs(5.8±3.8)%]及绝对数[(267.9±111.9)个/μl vs(60.3±46.2)个/μl]均显著下降(P<0.01)。与不活动组相比,中重度活动组NK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49±34)个/μl vs(108±51)个/μl](P<0.01)。NK细胞绝对数与SLEDAI呈负相关(r=-0.364,P=0.018)。SLE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r=0.343,P=0.026)及补体C3(r=0.445,P=0.003)均与NK细胞绝对数呈正相关。狼疮肾炎(LN)组外周血NK细胞绝对数明显低于无LN组(43.8±48.9 vs 72.6±40.8,P<0.05)。结论:初治SLE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数量及百分率均显著下降,且与病情活动相关。 邢雪 袁启航 叶小康 李霞 陆智敏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NK细胞 初治 IL-8与结直肠癌 被引量:4 2014年 IL-8是一种多源性趋化因子,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与释放。IL-8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表达增高,IL-8血清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IL-8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结直肠癌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促进结直肠癌的血管形成、增生与转移等生物学活性。本文对IL-8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程慧 李芳关键词:结直肠癌 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