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46 被引量:103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小玲魏贞肖丽萍梁靓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基因
  • 13篇血脂
  • 12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 11篇血脂水平
  • 11篇基因多态性
  • 9篇细胞
  • 9篇长寿人群
  • 5篇红水河流域
  • 4篇血糖
  • 4篇广西黑衣壮族
  • 3篇单核
  • 3篇蛋白
  • 3篇血压
  • 3篇血症
  • 3篇载脂蛋白
  • 3篇脂蛋白
  • 3篇脂血症
  • 3篇少数民族
  • 3篇生理学

机构

  • 46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潘尚领
  • 8篇林伟雄
  • 8篇尹瑞兴
  • 7篇邝晓聪
  • 7篇刘承武
  • 7篇杨德寨
  • 6篇彭均华
  • 5篇胡才友
  • 5篇罗桓
  • 5篇李牡艳
  • 4篇吕泽平
  • 4篇陈宇明
  • 3篇李树全
  • 3篇何凤屏
  • 3篇刘唐威
  • 3篇吴华裕
  • 3篇姚丽梅
  • 3篇秦箐
  • 3篇姜茜
  • 3篇李颀

传媒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蛇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味觉SNP与环境因素对老年群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遗传因素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广西红水河流域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纳入895名广西红水河流域的老年人,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损害组进行比较。通过提取外周血DNA检测味觉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评估各SNP位点与味觉感知、认知状态的关联,并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SNP-SNP及SNP-环境交互效应对认知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多个SNP位点与老年人味觉功能显著相关,苦味受体基因TAS2R38 rs10246939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C在显性遗传模型中是认知功能的风险因素,T/C和C/C基因型个体的患病风险高于T/T型;而CLEC5A rs1285950位点C/A基因型相较于A/A基因型在认知损害组中的比例更高,C/A基因型可能是认知损害的风险因素。GMDR分析显示,AGK、DENND11和CLEC5A基因的四基因座模型以及包含味觉功能、性别的SNP-环境交互模型均对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综上,广西红水河流域老年人群认知功能受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味觉相关SNP位点及其与味觉功能、性别等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胡帅军陈宁园黄玲覃源彭均华潘尚领
关键词:味觉功能健康长寿
嗅觉相关SNP及环境因素对长寿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OR7D4、OR7E24、OR9Q1、SNCA 4个基因上7个与嗅觉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mproved Multiplex 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iMLDR)方法对红水河流域长寿组(283例)、子女组(296例)、当地组(326例)、贺州组(286例)的SNP进行基因分型。首先结合卡方检验和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各SNP基因型和其等位基因在4组人群中的频率分布情况以及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相关性。然后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单倍型了解各基因位点间的内在交互情况。最后利用广义多因子降维分析方法(GMDR)进一步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长寿人群CI的影响。结果表明,OR9Q1 rs2245676、OR7D4 rs61729907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情况在长寿组和贺州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长寿组中,携带OR7E24 rs2240927 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CI的风险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明显降低(P<0.05)。长寿组和当地组中OR7E24单倍型T-C会增加CI的发病风险,当地组中OR7E24单倍型C-T以及子女组中OR9Q1单倍型G-T会降低CI的发病风险。OR7D4单倍型G-C会增加长寿组、当地组CI的发病风险(P<0.05)。长寿人群中OR7E24 rs2240927、OR7E24 rs12608694、SNCA rs894278之间存在SNP-SNP交互作用;OR7D4 rs61729907、嗅觉与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之间存在SNP-环境交互作用;OR7D4 G-C、嗅觉、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存在单倍型-环境交互作用(P<0.05)。综上,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嗅觉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外地人群存在明显差异,部分SNP之间及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该长寿群体的认知衰老产生一定的影响。
侯鹏李佳彭均华
关键词:嗅觉单核苷酸多态性
广西白裤瑶族与汉族人群血脂谱及其影响因素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白裤瑶族人群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po)A1和ApoB水平低于当地的汉族人群(均P〈0.01),甘油三酯水平和ApoA1/ApoB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民族人群血脂异常均与体重指数、腰围、总能量和总脂肪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和总膳食纤维呈负相关。汉族人群血脂异常还与年龄和饮酒呈正相关,而白裤瑶族人群则与年龄和饮酒无关。
甘剑挺尹瑞兴冯启明潘尚领林伟雄杨德寨李树全陈宇明谭菁杨汉军陈宏黄耀恒
关键词:脂质血脂异常患病率少数民族
外周血白细胞ANAPC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PBLs)细胞周期末期促复合体亚基1(ANAPC1)表达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检索基因表达数据集和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观察ANAPC1在CHD患者PBLs和其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和比较70例CHD患者与对照人群ANAPC1的表达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总ROC(SROC)曲线评价ANAPC1对CHD的诊断价值。使用CDB数据库查找ANAPC1的潜在上游转录因子,ANAPC1差异共表达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GO)、疾病本体论(D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结果:GEO数据库分析显示,ANAPC1在CHD患者PBLs中的表达水平降低(总SMD=-0.74,95%CI:-1.36~-0.13),SROC曲线下面积为0.76,灵敏度为0.73,特异度为0.67。临床标本RT-qPCR显示,ANAPC1在CHD患者PBLs中的表达水平降低,ROC曲线下面积为0.71,灵敏度为0.80,特异度为0.61。GEO数据库查找单细胞RNA测序相关数据集发现,ANAPC1在不同时期、不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上游潜在转录因子预测显示,ETS1(SMD=-0.53,95%CI:-0.99~-0.06)、GATA3(SMD=-0.46,95%CI:-0.87~-0.06)可能正向调控ANAPC1的表达,IRAK1(SMD=0.42,95%CI:0.07~0.77)、ERF(SMD=0.27,95%CI:-0.03~0.51)可能负向调控ANAPC1的表达。DO富集分析提示,ANAPC1差异负相关共表达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相关。结论:ANAPC1在CHD患者PBLs中的表达下调与CHD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且对CH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张书铭张义炜杨英陈宁园黄玲潘尚领彭均华
关键词:冠心病
SD大鼠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建立及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腹腔高压(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在ICU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0%~54%和5%~12%;ICU中IAH患者的病死率约为37.9%,
赵晓琴秦志丹邝晓聪陈英莫非陈强吴英林覃桦蒙永毅叶永康
关键词: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建立SD大鼠HYPERTENSION肝损伤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血压和血脂水平调查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广西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及其高血压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056例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925例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黑衣壮族人群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0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汉族人群(P<0.001);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 B水平则显著低于汉族人群(P<0.05~0.001),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患病率也显著低于汉族人群(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Apo A1/B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01).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TG呈显著正相关(r=0.425,P<0.05),而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则与TC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01).结论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水平与汉族人群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尹瑞兴潘尚领林伟雄何凤屏杨德寨陈宇明姚丽梅邓家强黎荣山闭奇刘唐威李牡艳沈菁叶光青黄建东隆秀艳农振表
关键词:高血压壮族人群血脂水平人群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HBB rs35755129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HBB rs35755129基因多态性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红水河流域人群303例,其中长寿组107例,年龄(93.46±3.09)岁;老年组68例,年龄(75.47±4.44)岁;年轻组128例,年龄(49.18±9.20)岁。使用PCR-Sanger测序对HBB启动区rs3575512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空腹血糖(FBG)以及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长寿组与老年组和年轻组间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 A)和载脂蛋白B(Apo B)存在差异性(P<0.05)。总体人群中AA基因型空腹血糖高于GG/AG基因型,三酰甘油(TG)低于GG/AG基因型(P<0.05);年轻组AA基因型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高于GG/AG基因型(P<0.05)。整体男性AG/GG基因型三酰甘油水平高于AA基因型(P<0.05),女性AG/GG基因型空腹血糖低于AA基因型,Apo B高于AA基因型(P<0.05);长寿组男性AG/GG基因型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AA基因型(P<0.05);年轻组男性AG/GG基因型空腹血糖低于AA基因型,三酰甘油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HBB rs35755129基因型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人群血糖和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受性别因素影响,且在不同年龄寿限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基因型可能有所不同。
李琪琪潘尚领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空腹血糖血脂
广西白裤瑶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了解广西白裤瑶族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170名≥15岁白裤瑶族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1173名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广西白裤瑶族人群标准化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当地的汉族人群(11.53%比16.79%,P〈0.01);白裤瑶族人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也明显低于汉族人群[分别为(115.7±16.3)mm Hg比(120.0±16.3)mmHg(1mm Hg=0.133kPa),P〈0.01;(74.1±9.4)mm Hg比(75.9±10.4)mm Hg,P〈0.01和(41.6±12.0)mm Hg比(44.2±11.2)mm Hg,P〈0.01]。白裤瑶族人群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体力活动、体质指数、腰围、总能量、总脂肪和钠盐摄入量呈正相关,与教育水平呈负相关,而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喝酒、体质指数、腰围、总能量、总脂肪和钠盐摄入量呈正相关,与教育水平呈负相关。白裤瑶族和汉族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11.81%比21.76%(P〈0.05),治疗率为5.51%比12.95%(P〈0.05),控制率为2.36%比8.29%(P〈0.05)。结论广西白裤瑶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低于汉族人群,可能与其特殊的饮食习惯、低盐摄入、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黄锋尹瑞兴潘尚领冯启明林伟雄李树全杨德寨吴海杨永忠黄耀恒杨汉军陈宏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少数民族
GHSR rs572169基因多态性对长寿人群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GHSR)rs572169基因多态性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了解该位点多态性对该地区长寿所起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带壮族居民1830例,分为长寿组(年龄≥90岁长寿老人,n=496)、子女组(长寿老人的第一代子女,n=723)及对照组(追溯3代以上均无年龄≥90岁老人,n=611)。应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GHSR基因进行分型,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性对空腹血糖(FBG)及血脂指标影响。结果:长寿组FBG水平低于子女组和对照组(P<0.05);长寿组甘油三酯(TG)水平较其他两组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女性人群中,对照组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明显高于长寿组(P<0.05)。在对照组中,CT/TT基因型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CC型基因型人群(P<0.05)。进行性别分层后发现,在总体和子女组人群中,女性群体的TG水平以及对照组男性群体的血糖水平,均为CT/TT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人群(P<0.05)。结论:GHSRrs572169T多态性与长寿人群的血糖和血脂有一定的关系,但受性别因素的影响。
唐岚莹黄浩朱丽娜韦力嘉梁靓陈宁园黄玲刘承武潘尚领彭均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空腹血糖血脂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群体Smyca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对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Smyc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衰老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PCRSanger测序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95例(长寿组,年龄≥90岁)及当地普通健康老人94例(对照组,年龄60~75岁)的Smyca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使用Haploview分析单倍型的连锁不平衡(LD),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分析单倍体携带情况及长寿风险评估。结果:在Smyca基因中共检测出9个多态,其中长寿组rs2594713 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的频率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594713、rs7255672和rs62122064位点之间存在较高的LD;长寿组ATA单倍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长寿人群中,rs2594713、rs7255672和rs62122064位点的野生纯合型携带者甘油三酯(TG)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低于突变型携带者(均P<0.05),其他代谢指标在野生纯合型及突变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myca某些多态位点的基因型与代谢相关指标存在明显关联,并且Smyca基因的3个SNPs位点之间存在着有遗传意义的单倍型和LD关系,并且单倍型ATA可能会降低长寿的概率。
崔晨曦陈宁园黄玲张义炜张书铭彭均华潘尚领
关键词:衰老基因多态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