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铲

作品数:408 被引量:1,00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102篇会议论文
  • 3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0篇农业科学
  • 29篇生物学
  • 23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9篇病毒
  • 112篇新城疫
  • 103篇疫病
  • 101篇新城疫病
  • 101篇新城疫病毒
  • 82篇杆菌
  • 65篇蛋白
  • 56篇基因
  • 49篇免疫
  • 46篇细胞
  • 41篇抗体
  • 39篇克隆
  • 37篇鸭疫
  • 36篇大肠杆菌
  • 31篇鸭疫里默氏杆...
  • 29篇疫苗
  • 25篇单克隆
  • 25篇单克隆抗体
  • 25篇致病性大肠杆...
  • 25篇禽致病性大肠...

机构

  • 335篇中国农业科学...
  • 7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6篇扬州大学
  • 2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江苏省农业科...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6篇上海市动物疫...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江苏农牧科技...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南京军区军事...

作者

  • 408篇丁铲
  • 192篇于圣青
  • 143篇仇旭升
  • 110篇宋翠萍
  • 104篇孙英杰
  • 97篇谭磊
  • 78篇韩先干
  • 69篇孟春春
  • 55篇陈鸿军
  • 53篇王少辉
  • 51篇廖瑛
  • 38篇胡青海
  • 36篇詹媛
  • 22篇王小兰
  • 18篇于洋
  • 15篇刘学贤
  • 14篇刘晓文
  • 14篇张向乐
  • 13篇王桂军
  • 11篇杨登辉

传媒

  • 76篇中国动物传染...
  • 3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7篇中国家禽
  • 22篇中国预防兽医...
  • 9篇中国兽医学报
  • 9篇病毒学报
  • 8篇中国畜禽传染...
  • 8篇微生物学报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7篇微生物学通报
  • 7篇中国畜牧兽医...
  • 6篇动物医学进展
  • 5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中国禽业导刊
  • 4篇中国兽医科技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禽业科技

年份

  • 5篇2023
  • 12篇2022
  • 17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16篇2018
  • 21篇2017
  • 32篇2016
  • 21篇2015
  • 31篇2014
  • 39篇2013
  • 40篇2012
  • 28篇2011
  • 25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4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进化规律
新城疫病毒(NDV)是副黏病毒科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成员,主要引起家禽特别是陆生禽类发病,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被OIE列为必须报告的疾病。文章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病毒学原理以及复制过程,通过将原始株与传代株惊醒全基因...
丁铲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基因转录家禽免疫
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新城疫病毒的感染过程与宿主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NP蛋白作为NDV中六个结构蛋白之一,有许多的功能。它在病毒的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NP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NP蛋白与病毒的基因组转录与复制,和病毒...
丁铲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dong/LY1/2017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2020年
为了构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通过RT-PCR技术分别扩增该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并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8个质粒共转染293T/MDCK混合细胞,96 h后将细胞板反复冻融3次收获细胞悬液,将其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 h后收集尿囊液并将拯救毒株命名为rH9N2,测定其HA效价为1:256.rH9N2在HA、MDT、EID50、TCID50以及病毒生长曲线、空斑等方面保持了与亲本毒株一致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感染性克隆,为今后通过基因替换、定点突变技术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梦娇徐凯杨彬刘伟仇旭升孙英杰谭磊廖瑛宋翠萍刘炜玮张小荣丁铲孟春春吴艳涛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
溶菌质粒与细胞穿透肽对大肠杆菌菌蜕形成的比较研究
革兰阴性细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构建的溶菌质粒裂解后形成的细菌空壳称为细菌菌蜕。细胞穿透肽是一类小分子肽,具有穿透细菌细胞膜形成菌蜕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溶菌质粒和合成细胞穿透肽MAP作用于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
韩先干何亮胡青海丁铲于圣青
文献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江苏、安徽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江苏、安徽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对分离自病禽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PCR方法检测1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分离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共分离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O78血清型占64.29%,为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显示,fimC、pfs、ompA和luxS的阳性率超过90%。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58.93%的菌株对8种以上的药物耐受。生物被膜检测显示,有16株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中等以上,其中68.75%的菌株耐8种以上的药物。【结论】O78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fimC、pfs、ompA和luxS基因为APEC保守基因。多重耐药性仍很普遍,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具有相关性。
白灏冀辉韩先干龚建森董洪亮丁铲祁克宗于圣青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毒力基因生物被膜
不同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2003年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抑制 EL 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阳性率分别为 7.4% ( 4/ 54 )、95.5%( 3 6 3 / 3 80 )、9.4% ( 1 1 / 1 1 7)。从 IBD阳性麻雀、IBD病鸡以及同群饲养的鸭、鹅体内分离到了 4株不同源病毒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 EL ISA、Dig-标记 IBDV c DNA探针斑点杂交和交叉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均为 IBDV血清 型。病毒可适应并致死鸡胚 ,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 ( CPE)。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 RNA,病毒对乙醚不敏感 ,p H2 .0不能灭活病毒 ,p H 1 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56℃作用 3 h病毒仍有活性 ,70℃ 1 h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 ,从鸡、麻雀、鸭、鹅体内分离到的 IBDV生物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非常相似。本研究结果提示 IBDV已在我国广泛流行 ,麻雀、鸭、鹅可成为 IBDV携带者或传染源 ,在
王永山周宗安刘玉侯继波何孔旺丁铲邓小昭高健刁振宇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禽病细胞病变效应
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线粒体应激反应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不仅是家禽重要的病原体,也因其具有溶瘤作用而被用于人类肿瘤的临床治疗试验。在我们的病毒与细胞互作的研究中发现,NDV首先引起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的R...
丁铲
应激颗粒在新城疫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丁铲
病毒与细胞的互作——自噬被引量:3
2012年
病毒作为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其在感染过程中会与自噬这一维持细胞自稳态的代谢过程发生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自噬在病毒的感染、病毒相关基因的复制转录和致病力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细胞自噬的概念、病毒感染引起细胞自噬、自噬介导的抗病毒作用和病毒利用自噬及其相关途径进行增殖等作一概述。根据细胞自噬功能的两面性,为控制病毒感染和成功研制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
丁铲
关键词:病毒感染自噬细胞溶酶体
新城疫病毒La Sota C5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将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La Sota病毒用有限稀释法接种鸡胚进行纯化,连续传代五次后筛选到一株高血凝效价的纯培养克隆株,命名为La Sota C5,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克隆株与亲本株在生物学特性与基因序列上都存在一定的...
汪军卿张向乐孟春春仇旭升丁铲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LASOTA感染性克隆病毒拯救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