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1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深基坑承压含水层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随着上海超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工程承压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受到重视.本文以上海某修复工程深基坑承压层减压降水施工实例,基于Biot固结理论,采用适合基坑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针对三种不同渗流特征...
- 叶为民万敏陈宝王琼卢耀如
-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承压水降水地面沉降本构模型
- 文献传递
- 膨胀力与饱和渗透多功能试验仪
-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膨胀力与饱和渗透多功能试验仪,该多功能试验仪包括渗透膨胀室(1)、温控烘箱(2)、GDS水压/体积控制器(4)、数据采集仪(5)和压样模具(3);渗透膨胀室(1)置于温控烘箱(2)内...
- 叶为民陈宝万敏郑赈济陈永贵张文翔
- 文献传递
- 干湿循环条件下高压实膨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被引量:36
- 2011年
- 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 MPa)范围内,干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间孔隙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吸湿过程中,试样内部不同孔径的孔隙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脱湿过程中,孔隙出现分化,部分较大孔径(>3000 nm)的孔隙收缩,而集合体内孔隙基本不受吸力增加的影响。相同侧限条件下,温度对干湿循环路径对高压实膨润土微结构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即温度越高、干湿循环路径对高压实膨润土微结构的影响作用越明显。
- 叶为民万敏陈宝崔玉军王驹
- 关键词:膨润土微结构干湿循环温度
- 深基坑承压含水层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被引量:58
- 2009年
- 随着上海超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工程承压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受到重视。本文以上海某修复工程深基坑承压层减压降水施工实例,基于Biot固结理论,采用适合基坑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针对三种不同渗流特征的降水方案,通过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分析探讨了深基坑承压降水施工对坑周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范围和程度。基坑降水(压)是基坑工程施工过程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 叶为民万敏陈宝王琼卢耀如
- 关键词:深基坑承压水降水地面沉降
- 温控下高压实膨润土持水特性及预测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高庙子膨润土是我国核废料深地质处置的首选材料。作为缓冲密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核素衰变放热的影响而改变土的持水特性、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其工作性能也随之改变。为研究高温下高庙子膨润土的持水特性,文中采用在80℃侧限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渗析法和水汽平衡法来控制吸力,测得在不同吸力点的含水量,从而得出土水特征曲线。对于特定吸力点的土样进行压汞试验,分析不同吸力点的孔隙特点,并由压汞试验得到PSD曲线来预测其土水特征曲线,并在PSD预测中考虑温度影响。最终将PSD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对比研究,发现考虑温度的PSD预测比较接近于真实的土水特征曲线。
- 傅喆叶为民万敏
- 关键词:高庙子膨润土温度影响土水特征曲线
- 干湿循环对高压实膨润土微观结构影响
- 本文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40℃、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干湿循环作用对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MPa)范围内,干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间孔...
- 叶为民万敏陈宝崔玉军王驹
- 关键词:微结构干湿循环温度
- 文献传递
- 非饱和膨润土水-力学性状的温度效应研究进展
- 多屏障深地质处置库投入运营后,由于库内核废料释放热量、围岩与密封/缓冲材料之间的机械应力以及地下水渗流作用等影响,作为人工隔离屏障的缓冲/回填材料将承受非常复杂的"热-水-力"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高压实膨润土的...
- 叶为民万敏陈宝刘月妙崔玉军
- 关键词:膨润土膨胀力温度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评估理论与方法被引量:40
- 2008年
- 深基坑工程是高层建筑、地铁隧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不断加强,基坑的深度与规模目渐提高。深基坑工程对区域地面沉降有明显影响。但针对性的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尚属空白。根据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案例剖析,不同的设计施工方案对地面沉降有直接影响。含水层的疏干或降压是主要因素。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开挖深度2倍的平面范围内,最远可达10—15倍开挖深度。地面沉降基本呈指数型衰减。现行的技术规程将2倍开挖深度范围作为基坑工程沉降监测与控制的重点。因此深基坑工程对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评估应着重于15倍的开挖深度区间范围。提出了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评估的技术准则与主要技术环节的工作要点。
- 龚士良叶为民陈洪胜陈宝杨天亮万敏
-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