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渊 作品数:21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保留Choke血管区穿支皮瓣修复躯干部肿瘤缺损的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修复躯干部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缺损时Choke血管区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修复躯干部大面积缺损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9~79岁。依据术前多普勒探测的穿支位置,设计穿支皮瓣,以穿支为蒂,深筋膜层深面(包含部分肌膜),切取皮瓣5.0 cm×10.0 cm至22.0 cm×19.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结果62例中59例皮瓣成活良好;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皮瓣尖端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1例阴囊缺损患者术后皮瓣远端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1例褥疮患者术后10 d,皮瓣坏死,2次修复。17例随访3个月至2年,25例随访6个月至2年,后期效果均良好。隆突性纤维肉瘤和鳞状细胞癌各1例复发,一期修复后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对Choke血管区的保护可提高穿支皮瓣血供,获得较大的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 洪嘉昀 余道江 孙卫 韩文雅 伍丽君 于文渊 王晓云 赵天兰关键词:肿瘤 缺损 体表面积 远距离小切口治疗腋臭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腋臭小切口位置的优缺点,以改善小切口治疗腋臭中切口愈合的条件。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就医的53例腋臭患者,在腋部外侧非毛区选一小切口,腋臭空心刮匙刮除大汗腺,破坏其导管,手术后加压止血并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结果:53例效果均满意,切口愈合理想。1年内回访效果确切,肩部活动不受限。结论:采用远距离小切口明显降低感染机会,提高切口美观度,且治疗腋臭效果无影响,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季军 赵天兰 余道江 于文渊关键词:腋臭 远距离 小切口 搔刮 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瓣移植修复囊腔型褥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减少皮瓣移植修复囊腔型褥疮的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彻底清创后,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及深浅,遵循就近原则,设计皮瓣、肌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及供区皮下放置半圆环形引流条,安装VSD系统,40kPa(300mmHg)负压3h与16.6~17.3kPa(125~130mmHg)负压0.5h,持续性交替抽吸,若创面较深,渗出较多,适当增大高压,同时缩短间隔,主动吸引出皮瓣下腔隙内积液,使皮瓣与受区创面紧密贴合,3d拆除VSD系统,拔出引流条。结果共治疗14例患者,1例术后翻身不当,撕裂伤口,延迟愈合。其余13例创面均I期修复,皮瓣存活良好,无皮瓣下积液或假性囊肿形成。结论VSD既解决了皮瓣下积血、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又避免了皮瓣受压过度坏死,并且促进皮瓣与受区创面的粘连,加速血供建立,是提高皮瓣移植修复大而深的囊腔型褥疮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徐又佳 赵天兰 谢晓明 陈琦 韩文雅 伍丽君 于文渊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 褥疮 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在复杂创面植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防治复杂创面皮片移植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彻底清创,待创面新鲜时,取中厚或全厚皮片,整张移植皮片,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皮片移植区周围皮肤乙醇脱碘后,植皮区安装VSD装置,40 kPa(300 mmHg)负压0.5h与16.6~17.3 kPa(125~130mmHg)负压3h,交替抽吸,若渗出液较多,适当增大负压,同时缩短间隔,主动吸引出皮片下及周围腔隙内积液,使皮片与受区紧密贴合,7d拆除VSD.结果 共治疗22例,1例患者肌腱裸露部位少许皮肤坏死渗出,清创后,应用VSD促进创面愈合;其余21例皮片存活良好,无皮片下积液或感染.随防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VSD与皮片移植术相结合,既能抽吸渗液,避免感染,促进皮片与基底愈合,缩短病程;又可避免皮片及周围皮肤因长时间肿胀的大压力而致的组织坏死,对于部分复杂创面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手段. 余道江 徐又佳 赵天兰 谢晓明 陈琦 韩文雅 伍丽君 于文渊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复杂创面 植皮术 自由式穿支皮瓣在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7年10月,采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13例膝部软组织缺损。男9例,女4例;年龄14~65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碾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9例伤后行下肢骨折固定治疗2周~2个月后形成膝部软组织缺损,平均1个月;4例为急诊入院,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18.0 h,平均8 h。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 cm^12 cm×8 cm。术中设计螺旋桨皮瓣9个、旋转皮瓣6个、V-Y推进皮瓣2个,其中单个皮瓣修复9例、组合皮瓣修复4例。皮瓣切取范围为7.5 cm×2.5 cm^20.0 cm×6.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发生皮瓣淤血,对症处理后延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6个月。膝部外形及屈伸功能均满意。结论自由式穿支皮瓣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膝部创面周围供区,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余道江 孙卫 孙卫 伍丽君 于文渊 蔡卫超 赵天兰关键词:膝关节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健侧胸壁“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乳癌术后放射性溃疡 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乳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在临床上首选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但部分患者因全身状况或血管因素不能耐受或不宜行较大的岛状皮瓣转移手术,而常规的胸壁局部皮瓣因受旋转角度及距离的限制,又难以适用。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实用而又打破传统任意皮瓣长宽比例限制的"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在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主导的肋间穿支系统供血范围内,于健侧胸壁沿肋骨走向设计,不带知名血管,蒂部近胸骨,以皮下组织蒂(含筋膜)为蒂的"网球拍"状皮瓣,通过隧道转移修复对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溃疡9例,其中皮瓣最大11 cm×13 cm,最小5.0 cm×3.5 cm,蒂宽2.0-3.0 cm,蒂长2-8 cm。结果与结论:9例"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理想,随访3个月到3年,溃疡无复发。该"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狭长窄蒂皮瓣不带知名血管,无需解剖血管,切取容易;其长宽比例超过常规任意皮瓣,蒂部狭长使其旋转和覆盖范围大,供区范围大,可切取包括乳房下皱襞皮肤的健侧胸部软组织,是修复部分乳癌术后放射性溃疡较为理想的皮瓣。 吴静 耿栋芸 赵天兰 伍丽君 于文渊 余道江关键词:放射性溃疡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Length to Width of the Slender Narrow Pedicle and the Survival Area of the Flap 伍丽君 赵天兰 余道江 谢晓明 陈琦 韩文雅 于文渊 孙卫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与治疗组(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各15例。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进行主观疗效评价及客观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皱纹、纹理、红区、毛孔、弹性、皮肤经皮失水及皮肤含水量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油脂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的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对皮肤修复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为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治疗因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炎性衰老提供了新选择。 于文渊 耿栋芸 庄卉如 陆蒋惠文 邱丹丹 赵天兰关键词:微针 炎性衰老 皮肤屏障功能 基于美容单位的自由式穿支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美容单位的自由式穿支皮瓣在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72例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患者,男31例,女41例,年龄45-101岁。依据术前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对创面周围穿支血管的探测信号,结合面部美容单位,不拘泥于传统的面部解剖学标志及解剖变异限制,更“自由”地设计以穿支血管为蒂的V・Y推进皮瓣、旋转皮瓣、螺旋桨皮瓣等多种形式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最大面积12.0 cm x6.0 cm,最小面积1.5 cm x 1.0 cm,蒂部穿支血管直径0.3~3.0 mm,部分蒂部为穿支血管束。结果本组72例,68例一期愈合,术后外形良好;1例术后出血,皮瓣张力较大,切口愈合不良,予换药处理,2周后愈合;3例静脉回流不畅,皮瓣淤血,针刺放血处理后,延迟愈合。结论对于肿瘤扩大切除后面部缺损的修复,基于面部美容单位及术前多普勒探查的穿支血管设计自由式穿支皮瓣,是一种安全、可靠、多形的皮瓣,既可在皮瓣的选择方面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又可取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余道江 曹世坤 蔡卫超 孙卫 韩文雅 伍丽君 于文渊 庄卉如 赵天兰关键词:面部肿瘤 穿支皮瓣 狭长窄蒂皮瓣成活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我们通过检测缺血缺氧型狭长窄蒂皮瓣远端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观察HIF—1α在狭长窄蒂皮瓣成活中的作用。 于文渊 余道江 赵天兰 伍丽君 孙卫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缺血缺氧 皮瓣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