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永鲜

作品数:26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0篇理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课程
  • 6篇教学
  • 5篇教育
  • 4篇水浴
  • 4篇网络课程
  • 4篇无机
  • 4篇无机化学
  • 3篇化学课
  • 3篇化学课程
  • 3篇教学改革
  • 2篇电路
  • 2篇电路板
  • 2篇动力学
  • 2篇镀前处理
  • 2篇镀铜
  • 2篇镀铜溶液
  • 2篇多媒体
  • 2篇选修
  • 2篇选修课
  • 2篇有机染料

机构

  • 2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

  • 26篇于永鲜
  • 9篇陶胜洋
  • 8篇牟文生
  • 7篇孟长功
  • 5篇刘淑芹
  • 5篇胡涛
  • 4篇辛剑
  • 4篇张金利
  • 4篇辛钢
  • 4篇孙雪艳
  • 3篇王慧龙
  • 3篇周硼
  • 3篇陆海军
  • 3篇王洪敏
  • 2篇高占先
  • 2篇刘志广
  • 2篇许维波
  • 2篇李洪林
  • 2篇栾茂田
  • 2篇王玉超

传媒

  • 3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第八届全国微...
  • 1篇第七届全国大...
  • 1篇第十届全国大...
  • 1篇全国计算机新...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 进行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3
2018年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入融合,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的一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靶点。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线下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是对一流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胡涛鲍浩波孟长功赵珺于永鲜王慧龙陶胜洋刘淑芹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数字化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
'无机化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实验等各类素材于一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
李洪林于永鲜辛剑牟文生
关键词: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
文献传递
废茶枝叶对黏土中六价铬的吸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废茶枝叶中茶多酚对Cr(Ⅵ)在黏土介质中的吸附作用。探讨pH、反应时间、废茶枝叶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简述了茶多酚、Cr(Ⅵ)和黏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含Cr(Ⅵ)的黏土中投加废茶枝叶时,黏土对Cr(Ⅵ)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中性条件下茶多酚将Cr(Ⅵ)还原为Cr(Ⅲ),并与Cr(Ⅲ)形成配合物,该络合物与黏土颗粒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增强了黏土对铬的固定作用。
谭晓于永鲜杨庆张金利陆海军
关键词:茶多酚六价铬黏土
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探讨
2012年
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普通化学学时少,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进行了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全面而正确的化学观,了解并初步掌握化学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分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辛钢牟文生于永鲜周鹏刘淑芹孟长功
关键词:课程改革建构主义素质教育
垃圾填埋场衬垫对Cr(Ⅵ)和Zn(Ⅱ)吸附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进行了观察.在试验中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和溶液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实验确定了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天然黏土材料对重金属Cr(Ⅵ)和Zn(Ⅱ)的吸附机理.结果显示,黏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可以通过伪二阶动力模式来描述.根据对lnk2与1/T线形图斜率的计算,可以确定Cr(Ⅵ)和Zn(Ⅱ)的活化能(Ea)分别为22.7 kJ.mol-1和26.88 kJ.mol-1.活化能的计算结果说明,温度的升高能促进黏土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同时也表明吸附很可能是一个化学吸附.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值可以通过图lgKD与1/T的斜率与截距来计算.热力学参数值的结果表明,天然黏土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是吸热反应.
陆海军栾茂田张金利于永鲜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重金属热力学参数
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采用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吸附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中的所有土壤样本对Cr(Ⅵ)的吸附属于非线性的Langmuir模式。经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衬垫土壤材料与天然黏土材料相比,对Cr(Ⅵ)的吸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颗粒活性炭和酸活化膨润土可以作为改良衬垫土壤的材料去吸附重金属。所有土壤样本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减小。Langmuir等温参数(qm,b)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呈对数性减小,但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进一步增大到某一临界值(例如200 g/L),其值基本稳定了,另外等温参数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的趋势。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较低的土壤固体颗粒浓度所确定的吸附参数值不适合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其值将引起对垃圾填埋场衬垫的迟滞因子作出过高估计。因此,为了获得与实际工程条件比较接近的吸附参数值,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必须在一个充分大的固体颗粒浓度条件下进行。
陆海军栾茂田张金利于永鲜
关键词:重金属吸附量
精心编写无机化学立体化教材,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三十多年来,大工无机化学教研室几代教师一直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抓紧教材编写工作,注重教师队伍培养,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教学成果。本文介绍了举全教研室之力,精心编写《无机化学》(第五版)及其配套教学参考书、修订...
牟文生于永鲜辛剑孟长功王慧龙周硼辛钢胡涛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材编写精品课程
文献传递
微型化学实验与基础化学实验改革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体系和内容改革中的微型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选修课中的微型实验情况 。
牟文生许维波于永鲜孟长功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改革实验选修课
一种3D打印制造处理污水用搅拌器的方法
一种3D打印制造处理污水用搅拌器的方法,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用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打印材质为含铁的聚乳酸的搅拌器;在水浴温度为50℃~60℃条件下,将打印的搅拌器置于NaOH溶液中处理10~20分钟,使得搅拌器上铁颗粒...
陶胜洋孙雪艳闫英于永鲜
文献传递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2001年
自1995年以来,我们先后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项目),国家教委立项的“03-14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占先刘志广郝策于永鲜孟长功
关键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CAI课件现代教育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