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晓军

作品数:4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细胞
  • 11篇肺癌
  • 9篇细胞肺癌
  • 9篇腺癌
  • 9篇小细胞
  • 9篇小细胞肺癌
  • 9篇放疗
  • 9篇非小细胞
  • 9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晚期
  • 6篇肿瘤
  • 6篇化疗
  • 6篇胶质
  • 5篇增敏
  • 5篇增敏作用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适形
  • 5篇注射液
  • 5篇榄香烯

机构

  • 38篇南通大学
  • 5篇南通医学院附...
  • 3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常州市第四人...
  • 1篇益阳市中心医...
  • 1篇湖南省益阳市...

作者

  • 44篇仇晓军
  • 33篇季斌
  • 32篇赵洪瑜
  • 24篇王燕
  • 10篇马剑波
  • 9篇周兴芹
  • 8篇施健
  • 7篇汤乐民
  • 7篇陈晓珏
  • 5篇黄华
  • 4篇季斌
  • 3篇周士忠
  • 3篇姚登福
  • 3篇刘贤称
  • 3篇郁伟伟
  • 3篇问静
  • 2篇蔡晶
  • 2篇周学军
  • 2篇丁华
  • 2篇周晓曦

传媒

  • 12篇江苏医药
  • 7篇交通医学
  • 5篇南通大学学报...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中乳腺托架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应用乳腺托架摆位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用乳腺托架固定摆位160个野次;对照组14例,用双肩垫棉枕摆位140个野次;每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记录野中心在横向、纵向和垂直方向的移位情况。结果用乳腺托架摆位移位发生几率远低于用双肩垫棉枕摆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乳腺托架摆位可提高每次摆位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袁菊萍仇晓军施燕红许竣
关键词:乳腺托架乳腺癌
胸上段食管癌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逆向计划与正向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探讨胸上段食管癌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与正向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静态正向调强野中野肿瘤区同步加量与静态逆向调强同步集合推量两种放疗计划,定义3个靶区:加量照射肿瘤区...
蔡怡吴芳周兴芹贾鹏飞涂佳丽汤乐民季斌仇晓军
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提高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病理诊断确诊为低分化(Ⅲ~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28例,13例进行野中野治疗(研究组),15例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全脑照射每次180cGY,每周5次,共5周25次,同时根据CT及/或MRI所见,另设2~3个小野,野包括肿瘤边缘1cm左右,每次照射150cGY,每周2次,共5周10次。对照组先采用全脑照射4000cGY(共4周20次),结束后小野追加,定位方法同研究组,每次照射200cGY,每周5次,共2周10次。结果研究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53.9%、35.9%,对照组分别为60.0%、26.7%、20.0%(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结论野中野放射治疗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杨茗竣王燕马剑波赵洪瑜郁伟伟仇晓军刘贤称施健陈晓珏季斌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放射疗法野中野
17例多原发癌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原发癌17例患者的诊疗相关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2例。发病间隔时间在2年以内者11例,2年以上者6例。多原发癌以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结论提高对多原发癌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周兴芹仇晓军赵洪瑜王燕季斌
关键词:多原发癌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肿瘤疼痛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肿瘤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34例,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33例,30Gy/10次。结果:放射治疗骨疼痛有效率72.7%,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骨疼痛缓解率91.2%(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14.5周和22周(P<0.01)。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肿瘤疼痛的疗效确切,且止痛持续时间长。
赵洪瑜仇晓军王燕季斌
关键词:骨转移癌疼痛唑来膦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NSCLC组织和14例非恶性肺组织EGFR和VEGF的表达。结果EGFR和VEGF在76例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6/76)和51.3%(39/76),在14例非恶性肺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14%(1/14)和7.14%(1/14),两组EGFR、VEGF表达差异显著(P<0.05)。Ⅲ期NSCLC组织的EGFR表达率为56.8%(25/19),高于Ⅰ~Ⅱ期患者的31.3%(10/32),两者差异显著(P<0.05),EGFR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淋巴结阳性的NSCLC组织VEGF表达率为77.8%(28/3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27.5%(11/42),两者差异显著(P=0.000),VEGF表达与肿瘤分期、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等临床病理参数亦无关。EGFR和VEGF在NSCLC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NSCLC组织中EGFR和VEGF常常为高表达,EGFR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VEG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是EGFR和VEGF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仇晓军黄华赵洪瑜王燕施公胜季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D-CRT与GF化疗方案同期与序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GEM)加氟尿嘧啶(5-FU)(GF方案)同期与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应用化疗+3D—CRT治疗LAPC,化疗予GEM、5-FU,应用5-FU前常规予以亚叶酸钙。放疗前(序贯组)和放疗中(同步组)使用,共2个周期;放疗予3D—CRT,常规分割,每次2Gy,每周5次。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继续巩固化疗2个周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3个月(95%凹8.8—15.8)和9.6个月(95%C15.9—13.4);1a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0)。治疗前CA19-9〈400U/ml的患者23例、t〉400U/ml的患者16例,两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3个月(95%c,11.6—12.9)和7.8个月(95%CI6.1—9.6),1a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1)。同步组的血液毒性、胃肠道毒性与序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D-CRT加GF同期化疗治疗LAPC疗效优于序贯治疗,治疗前CA19-9高水平提示胰腺癌预后不良。
仇晓军王燕周学军赵洪瑜汤乐民施健蔡晶季斌
关键词:适形化疗疗法
NP方案同步化疗加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比较 NP方案 (盖诺加顺铂 )同步化疗加放疗和诱导化疗加放疗 ,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 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同步组和诱导组 ,每组各 2 6例。同步组 :盖诺 2 5 mg/ m2 加入生理盐水 1 0 0 ml,快速静脉滴注 ,第 1天 ,第 8天 ;顺铂 2 5~ 30 mg/ m2 静脉滴注 ,第 1~ 3天。2 8d为 1周期 ,连续 4~ 6周期 ,化疗第 2天开始放射治疗 ,放疗采用常规分割 ( 1 .8~ 2 Gy/次 ,5次 /周 ) ,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病灶、纵隔淋巴引流区和转移淋巴结。原发灶总剂量 5 6~ 66Gy,转移淋巴结剂量 60~ 64Gy。诱导组的化疗方案及放疗方法和同步组一致 ,经 2周期化疗后 ,开始行放射治疗 ,放疗期间停止化疗 ,放疗结束后 ,再继续化疗 2~ 4个周期。结果 :随访 1年以上 ,同步组有效率为 76.9% ,诱导组有效率为 65 .4% ( P>0 .0 5 )。 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同步组分别为 :69.2 %、40 .1 %、2 1 .1 %和 1 8个月 ;诱导组分别为 :5 3.9%、2 0 .5 %、6.8%和 1 3个月。结论 :NP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马剑波季斌施建仇晓军顾红梅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盖诺加顺铂联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并评价国产长春瑞宾 (盖诺 )加顺铂联合 (NP方案 )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39例均为病理或临床确诊为中晚期恶性肿瘤。予以盖诺 2 5~ 30mg/m2 ,静脉滴注 ,d1,d5 ;顺铂 2 5~ 30mg/m2 ,dl,d2 ,d3,静脉滴注。 2 1天~ 2 8天为 1周期 ,连续 2~ 4周期 ,观察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9例中 :CR4例 (10 3% ) ,PR18例 (46 2 % ) ,NC15例(38 5 % ) ,PD2例 (5 1%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 ,其次是静脉炎症。结论 :盖诺加顺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 ,只要处理得当 。
季斌郁伟伟仇晓军赵洪瑜
关键词:盖诺顺铂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58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其对预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疗效的价值。方法提取5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DNA,用巢式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结果正常肺组织中EGFR基因均为野生型。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率为32.8%(19/58),外显子19和21突变率分别为73.7%(14/19)和26.3%(5/19)。腺癌、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要高于鳞癌、男性、吸烟患者(P<0.05)。随访3.0-29.3个月;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5个月。19例EGFR基因突变者中,3例应用TKIs治疗,均健在。结论 NSCLC患者中,19外显子是EGFR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用于预测NSCLC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
仇晓军姚登福季斌赵洪瑜柯宏刚王燕周兴芹钱静姚宁华史加海王晓谭吴玮邱历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