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云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4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生气中心及生气高峰,探讨了中部气田天然气的成藏期次、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烃源岩生气中心及其附近,可以获得充足的气源;天然气成藏主要有2期,即晚三叠世末和早白垩世末;成藏过程包括4个演化阶段:储集层孕育阶段(O1-C1)、圈闭形成阶段(C2-P)、天然气运聚成藏阶段(T3-K1)和气藏调整/定型阶段(K2-Q);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存在上古生界天然气穿层运移至奥陶系顶风化壳聚集和下古生界天然气自生自储型2种成藏模式.
- 熊波李贤庆胡国艺董鹏仰云峰宋志宏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
-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中细菌状化石识别被引量:3
- 2018年
- 在常规地球化学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中国南方海相低演化烃源岩和煤层中存在菌胶团化石,大小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之间,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以及扁圆形的细菌状化石。二叠系烃源岩中确认的细菌状化石主要为与石膏共生硫细菌形成,城口剖面寒武系地层中存在大量的纳米细菌状化石,多为杆状—短柱状;二叠系、志留系与寒武系高演化烃源岩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大量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研究认为:细菌状化石在烃源岩中普遍存在,与烃源岩具有共生关系,发现泥岩、硅质岩和含石膏煤系等若干地层中存在细菌状化石。其中泥岩层面上的细菌构成菌席;硅质岩中的细菌具有溶硅的习性;煤系地层中和石膏共生的细菌被解释为对形成石膏起重要作用的硫细菌。细菌状化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对页岩气形成和储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 申宝剑秦建中腾格尔潘安阳潘安阳仰云峰
- 关键词:沉积环境
-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与生排油效率动态评价被引量:10
- 2017年
- 选择海相典型烃源岩样品和人工配制烃源岩样品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海相烃源岩的生油量、生排油效率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1)烃源岩的生排油量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排油效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曲线(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与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岩性及演化史等有关;(2)在整个生烃演化过程中,高有机质含量的优质烃源岩(TOC一般大于2%)的生排油量和效率都高于中等有机质丰度的中等烃源岩(TOC一般在0.5%~2.0%之间)和低有机质丰度的差烃源岩(TOC一般小于0.5%),只有高有机质丰度的优质烃源岩才能够大量生排出油并形成大油田,差烃源岩即使很厚也难以形成大量的油气聚集;(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烃源岩TOC含量及其生排油气能力始终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在确定演化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和生排油效率进行烃源岩和资源量动态评价。
- 申宝剑秦建中冯丹陶国亮仰云峰腾格尔潘安阳
-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烃源岩评价资源评价
-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与聚集机理被引量:105
- 2017年
- 综合运用有机超显微组分识别、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和页岩气稀有气体同位素年龄测定等技术,深入研究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主力产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烃源品质、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页岩气赋存形式和封存机制。结果表明:1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形成于表层水生产力高、底层水缺氧的沉积环境,TOC值呈两段式分布,下段TOC≥3%,主要由浮游藻类、疑源类、细菌和笔石等成烃生物及残留沥青组成,其中笔石是TOC值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但页岩气主要来自浮游藻类、疑源类等富氢富脂质有机质及由其生成的液态烃裂解。2有机质孔隙主要发育在固体沥青和富氢有机质中,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笔石等大量有机质呈纹层状、堆积式分布,为页岩气提供了更多的储存空间和各类孔隙连通、流体流动的优势通道。3涪陵页岩气处于超临界状态,以游离气为主。页岩气封闭体系的形成时间与生气高峰期之间的有效匹配,以及后期构造活动对页岩气封存条件的改造程度低是复杂构造区高热演化页岩气滞留富集的关键,页岩的吸附作用、毛管封闭以及低速扩散形成了页岩气微观滞留富集机制。可见,复杂构造区高热演化海相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受缺氧的沉积环境、优质的烃源品质、优越的储集空间和良好的封存条件综合控制。
- 腾格尔申宝剑俞凌杰仰云峰张文涛陶成席斌斌张庆珍鲍芳秦建中
-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集空间赋存形式
- 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被引量:47
- 2014年
- 在海相优质烃源岩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仿真地层热压模拟实验与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等新技术对优质烃源岩不同成烃生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优质烃源岩目前能够识别的成烃生物主要由底栖生物(或底栖藻类)及菌类(真菌类和细菌)组成,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这些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相当于Ⅱ型干酪根,其中底栖藻类相当于Ⅱ1型,真菌细菌类一般相当于Ⅱ2型;其次为浮游生物,生烃潜力与Ⅰ型干酪根相当。优质烃源岩中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在不同成熟阶段的生油能力不同,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及其与原油裂解生烃的相对贡献也有差异。因此,下古生界高成熟度烃源岩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成烃生物或干酪根类型在各成熟阶段的生油、生气能力进行动态地评价。不同成烃生物生烃潜力研究不仅对常规油气勘探而且对非常规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郑伦举付小东
-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1
- 2008年
-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该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中烃类组分以高CH4含量(>85%)为特征,C2+含量小于10%,干燥系数(C1/Cn)多大于90%,反映了以"干气"为主、"湿气"为辅的特征。非烃组分主要是CO2和N2,微含H2、He等。上古生界天然气的δ13C1值一般大于-36‰,大部分在-35‰^-30‰之间,δ13C2多在-27‰^-22‰之间,δ13C3多为-27‰^-21‰,δ13C4为-26‰^-20‰,δDCH4值为-185‰^-162‰,与下古生界天然气有差异。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属于煤成气。
- 李贤庆胡国艺李剑董鹏仰云峰王燕宋志宏颉保亮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开放体系下页岩生烃组分动力学研究:以渤南洼陷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页岩生烃组分及气油比演化特征对页岩油资源评价及可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单冷阱热解气相色谱仪,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对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低熟泥页岩进行了开放体系条件下生烃组分动力学模拟,对该区页岩不同演化阶段生烃产物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干气(C_1)、湿气(C_2~C_4)、轻质烃(C_5~C_(14))及重质烃(C_(15+))组分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_i和频率因子A,并将页岩动力学参数进行地质过程外推应用,结合渤南洼陷埋藏史与热史,对该区页岩油生烃史,气油比等生烃特征进行了计算及研究。
- 钱门辉蒋启贵李志明黎茂稳马媛媛申宝剑仰云峰
- 关键词:烃源岩页岩油
- 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纪烃源岩生气特征与生气模式被引量:23
- 2007年
- 根据热解实验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纪煤、煤系泥岩及三叠纪泥岩的生气特征与生气模式。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纪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气性,尤其在进入中、高热演化阶段,甲烷产率更高,且侏罗纪煤和煤系泥岩的甲烷产率要高于三叠纪泥岩。侏罗纪和三叠纪烃源岩均以生气为主,是库车坳陷的有效气源岩,但前者的生气贡献明显高于后者。
- 李贤庆周强汪为孝郑礼全董鹏宋志宏仰云峰
- 关键词:烃源岩甲烷产率
-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成熟度研究被引量:24
- 2019年
-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主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勘探目标,有机质成熟度不仅是油气生成评价的关键,也是页岩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古生界页岩有机质成熟度一直以来是有机岩石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由于下古生界缺乏镜质体,先前的研究多是采用沥青反射率转换为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并且由于沥青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成熟度缺乏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研究.通过采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岩心和露头样品,系统分析了页岩有机显微组分光学反射率特征.结果表明笔石和固体沥青是最主要的两类有机显微组分.根据固体沥青的显微结构形态和光性特征,将固体沥青大体上分为两类:(1)颗粒状-棱角状的充填在孔隙和微裂缝中高反射率焦沥青;(2)以细小不规则表面的有机质颗粒大量分散于粘土矿物基质中的低反射率基质固体沥青.焦沥青与笔石随机反射率均可以表征下古生界页岩有机质成熟度.但焦沥青反射率略低于笔石反射率,并且随着成熟度的增高,笔石反射率的增速大于焦沥青,各向异性也显著增强.相对于固体沥青反射率,笔石随机反射率分布更为集中,更适合作为含笔石页岩有机质成熟度指标.但是笔石反射率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过成熟阶段的换算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 王晔邱楠生仰云峰芮晓庆芮晓庆方光建吴航申宝剑吴航申宝剑
- 关键词:四川盆地笔石固体沥青热成熟度石油地质
-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黄金管限定体系,对塔里木盆地牙哈、哈得原油样品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原油样品热裂解生成气态烃的产率特征及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牙哈、哈得原油样品裂解具有高的C1-5产率(738.87 ml/g、598.98 ml/g)和C2-5产率(256.85 ml/g、188.63 ml/g)。牙哈、哈得原油样品裂解成气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牙哈原油样品裂解气甲烷、乙烷、丙烷生成的活化能范围分别为(66~83)×4.186 kJ/mol、(59~72)×4.186 kJ/mol、(59~65)×4.186 kJ/mol,频率因子各为2.07×1016s-1、1.0×1014s-1、1.0×1014s-1;哈得原油样品裂解气甲烷、乙烷、丙烷生成的活化能范围分别为(63~84)×4.186 kJ/mol、(57~63)×4.186 kJ/mol、(58~70)×4.186 kJ/mol,频率因子各为1.42×1016s-1、1.0×1014s-1、1.0×1014s-1。以塔东地区满东1气藏为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应用研究,认为原油的大量裂解为满东1气藏提供了主要气源。
- 李贤庆仰云峰田辉肖贤明黄孝波王萌杨朝世
- 关键词:原油裂解动力学参数热模拟实验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