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克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0篇政治法律
  • 9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社会治理
  • 3篇精英
  • 2篇动员
  • 2篇政绩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治理创新
  • 2篇市域
  • 2篇视域
  • 2篇文化
  • 2篇乡村
  • 2篇乡村建设
  • 2篇城乡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动因
  • 1篇动员机制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多元共治
  • 1篇新苏南模式
  • 1篇信息采集

机构

  • 23篇南京市社会科...
  • 8篇南京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江苏警官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省科学技...

作者

  • 27篇任克强
  • 3篇胡鹏辉
  • 1篇聂伟
  • 1篇李瑶
  • 1篇李志强
  • 1篇孙秋芬
  • 1篇杜沙沙
  • 1篇左茜

传媒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群众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2篇南京政治学院...
  • 2篇唯实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人口与社会
  • 1篇中国研究
  • 1篇中国农村研究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主导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向被引量:20
2021年
在城市化和街居制进程下,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当前,政府主导城市基层治理呈现出治理重心下移、技术治理和社会协同的特点,但也面临着治理重心下移的后果与初衷背离、技术运用不足与偏差以及社会协同不足的困境。基于此,按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向,应坚持治理理念由"政府本位"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治理创新由政府主导向党建引领转向,治理单元由社区向网格延伸,治理平台由部门分割向信息共享迈进,创新层级由基层末梢向市域治理跃升,从而优化社会治理。
任克强
关键词:政府主导
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现实功能、创新探索与实现路径——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2023年
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如何推动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推进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对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公共事务治理、实现社会互融共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京都市圈“浦口-和县”社会治理一体化的案例分析,认为其在党建引领治理合作、搭建技术平台、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因“浦口-和县”在治理基础上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在治理需求上面临共同的社会问题,在治理机制上遵循多重的运作逻辑。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采用系统化思维方式,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及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规划制定、队伍建设、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主体参与、文化认同等6个层面协同推进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提出应制定跨界协调规划、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加强数据治理、搭建治理实体机构、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增强跨域文化交流,最终实现“纵向联动无断层、横向协同无缝隙”的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态。
任克强卢义桦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角下社区治理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5
2020年
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基础,决定着社会治理效能。两江市文中区的社区治理实践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实践存在着治理体系不顺和治理能力不足困境。现代社区治理必须打造更具效能、更有韧性,且能应对常态化和非常态化挑战的治理共同体。针对治理体系不顺,需要从治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重构;针对治理能力不足,则需要从治理方式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保障与支撑。因此,需要从4个方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坚持“人民至上”,创新社区治理理念;推动多元共治,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注重科技支撑,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发挥专业引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
任克强胡鹏辉
关键词:人民至上多元共治
边界型治理:重心下移街道体制改革新思路被引量:7
2022年
街道作为区级派出机构有效发挥了链接基层多元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重心下移又使基层多组织要素更加趋向“嵌合”式治理结构。这种过程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结构黏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权责交叠和边界模糊的困境。“全面整合”到“有边界合作”的边界型治理,在当前街道体制改革扩权、分权和并权的探索和实践中,可以通过推动重心下移优化“归口型”体制机制,赋权属地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及适度位移权力再构基层组织关系的改革体系,完善基层治理的理论内涵和现实逻辑。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促动地方属地管理权限下移,拓展基层“共治型”和“协同型”制度空间;实施街道综合职能并轨制,推行基层“行政式”与“自治式”双轨模式;推动社区行政专业化,探索社区服务“代理化”和“精准化”创新思路等实践做法。这些对于破解基层深层次困境,把基层治理效能落到实处具有积极意义。
李志强任克强
蒲镇农会变迁史研究——基于国家、精英与社会互动视角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家庭为生产组织单位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新时期农民的组织化生活何以可能?蒲镇农会提供了农民组织化生活的一种尝试。本文选择蒲镇农会为研究个案,以蒲镇农会的变迁为载体,通过对蒲镇农会从建立到现在所发生的过...
任克强
关键词:社会文化
文献传递
开发区模式下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的创新实践
2023年
开发区模式作为一种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的创新路径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中。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为例,运用长时段参与观察和访谈法,借助“层级政权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模式,该模式具有行政层级劣势的弥补性、同级行政优先性、市场亲和性和道义正当性的优势。究其原因发现,开发区的组织内涵具有社会化形式和公司化运营特征,其机制运转中的强大政治引力和同级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基层代理制的创新实践和项目制的有效运用连接了开发区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开发区在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创新中成为一个科学专业且高效赋能的平台。此外,该模式也面临削弱居民市场化技能与意识、消耗基层代理人资源的风险,可以从组织建设、功能转变和意识培育等方面展开对策思考。
任克强杜沙沙
关键词:开发区生态经济
社会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居民的形式参与:逻辑、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3
2018年
从社会治理视域看,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深受政府影响。城市社区居民的形式参与的逻辑及其困境表明,形式参与实质是一种社会动员或行政动员。作为动员型的中国政府,在行政力量动员下的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参与在逐渐式微。基于参与的成效和中国体制的特色,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理想图景在于走向政府引导下的准自治参与。
任克强
关键词:情感
基层治理创新试点的政绩驱动机制及其规制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试点方法的基层治理创新,在不断产出经验模式的同时,也面临项目的制度化难题以及试点的效能转化梗阻问题.从政绩驱动的视角来看,基层政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试点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上级引力下的印象政绩构建,同级推力下的错位竞争,绩效压力下的灵活性回应,晋升动力下的创新争先.在创新试点的容错激励、高位推动、制度扩散等机制的耦合作用下,政绩驱动的激励效应被进一步放大.政绩激励扭曲下的基层治理试点过程中存在形式创新的政绩虚构行为、多点创新的项目挤占行为和重复创新的低效竞争行为,这造成了试点伪创新、创新内卷化、创新经验难复制推广等非理性后果.为实现政绩驱动的激励相容,需要从构建顶层设计治理体系、健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创新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等方面,对基层治理创新试点过程加以内外规制.
康镇任克强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
基层智慧治理创新:内涵、成效与风险
2023年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已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智慧治理创新不仅提升了基层精细化治理理念,还强化了基层“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更是达成了重塑基层“立体化”治理机制的根本目标。从智慧治理实践成效来看,智慧治理在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倒逼政府治理改革以及提升基层“智治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领域表现出较高价值的同时,也带来居民重要信息泄露、基层自治空间不断压缩以及社会结构可能解组的风险。由此文章提出应提升个体和组织的风险应对能力、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化解潜在风险机制、借助政策实施防范智能化失范等防范基层智慧治理创新风险的优化建议。
王泗通任克强
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矛盾与优化路径——基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被引量:9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秦国伟李瑶任克强
关键词:数字乡村数字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