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俊辉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建筑
  • 2篇居住
  • 2篇城市
  • 1篇人口
  • 1篇容积率
  • 1篇能值
  • 1篇偏好
  • 1篇偏好研究
  • 1篇住区
  • 1篇居住空间
  • 1篇居住区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建筑更新
  • 1篇建筑构成
  • 1篇建筑容积率
  • 1篇建筑色彩
  • 1篇城市更新
  • 1篇城市建筑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1篇四川省城乡规...

作者

  • 7篇伍俊辉
  • 5篇杨永春
  • 3篇向发敏
  • 2篇杨晓娟
  • 2篇李志勇
  • 1篇程秋梅
  • 1篇薛冰
  • 1篇张理茜
  • 1篇孟彩红
  • 1篇侯利
  • 1篇陈兴鹏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兰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采用访谈式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居民的择居偏好和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并在描述这种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对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随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得出:(1)交通便利程度、住房价格、住房位置、子女教育等四个方面是兰州市居民择居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2)收入、职业、年龄对居民择居偏好影响较小;(3)城关区仍然是居民主要考虑居住的区域,达50%的市民向往居住,安宁区居于其次,对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5%的市民向往居住;(4)兰州市居住空间呈现出向各组团中心集中发展的态势,并没出现十分明显的郊区化现象。近几年兰州市的居住区建设主要是各组团的中心地带,其中城关-七里河组团在离中心6 km的范围内居住用地增长幅度较大,6 km以外的区域居住用地呈减少的趋势;西固和安宁组团的居住用地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离中心2 km范围内居住用地呈增长的趋势,外围区域的居住用地呈减少的态势。
伍俊辉杨永春宋国锋
中国城市建筑色彩演变趋势与机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在所购买的高分辨率卫星像片基础上,采用全空间、长时间尺度的面对面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相关资料,再利用统计分析和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以及SPSS、ARCINFOR等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与资料,对兰州市近50多年来建筑色彩的演化方向与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杨永春向发敏伍俊辉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色彩
建筑视角的中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高精度卫星影象和大规模实地调查方法获取原始数据,采用GIS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利用建筑占地面积比例与建筑更新指数(BRI)指标,以兰州市为例对中国城市建筑更新及其相应视角的城市更新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建筑更新以拆毁重建为绝对主导方式,几乎所有地域、所有用途的建筑都在同步更新,且更新水平空间分布波动较大;而城市更新却主要采用了建筑群体整体快速更新方式,使城市迅速形成了新的建筑景观格局和建筑文化,冲击了传统文化体系,更新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这也是中国城市目前普遍采用的更新方式;②兰州城市更新显然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与需求因素、土地快速升值、空间功能调整、政府财力迅速增加、开发区建设、旧城与"城中村"改造、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1980年代以前建设的成片建筑的老化与陈旧、居民需求结构转变迅速、规划管理转变等因素有关。
杨永春张理茜李志勇伍俊辉
关键词:建筑更新城市更新
1949年以来兰州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19
2009年
构建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国转型期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分布理论模型,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利用高精度卫星影象和大规模实地调查方法获取数据,采用GIS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利用建筑高度指标,分区、分行业对兰州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采用资本存量增量(或增长率)/建成区面积增量(或增长率)的指标衡量资本角度的城市紧凑化程度,研究了城市紧凑化变动过程。结果表明:①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资本空间密度为缓慢波动下降或均衡分布规律,甚至出现上升趋势。转轨期(中国)城市资本空间密度由中心到外围的相应规律则居于两者之间,存在向市场经济空间模型靠近的趋势;②中国城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地空间由中心到外围呈现商务→住宅→工业→农业的模式,而转轨期依然基本保留了此特征;③转轨期的建筑高度提高速度存在加速趋势,住宅、商业、办公等类建筑高度明显高于计划时期,其空间分布模型也更接近市场经济体制模型;④从资本视角审视,中国城市将更加紧凑化,且随时间的推移,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曲线大致存在较为明显的"雁行波动上升式"规律。
杨永春伍俊辉杨晓娟侯利李志勇向发敏
关键词:建筑容积率
1949年以来兰州市居住区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
近年来,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城市空间结构中进展较快的方向。国内外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研究多数是从社会学视角,探析居住区的分异特征、模式、机制等,比如富人区、中产阶级、贫民窟等不同社会阶层的分布区域及特征...
伍俊辉
关键词:居住空间空间结构
文献传递
兰州城市建筑构成与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高精度卫星影象和大规模实地调查方法获取数据,采用GIS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利用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两项指标,分别研究了兰州市及其各区、功能区、各组团圈层的现状建筑构成与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了兰州市各圈层的各种建筑类型所占的地位及其差异、不同区不同圈层不同建筑类型建筑的年代构成和现代化趋势及其差异。
杨永春杨晓娟孟彩红向发敏伍俊辉
关键词:建筑构成
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青海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处于三江源头,是全国生态的屏障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重要作用.详细研究青海人口-资源-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对于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青海省社会、经济、生态等原始指标,在数学运算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青海省1978-2000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并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薛冰陈兴鹏伍俊辉程秋梅
关键词:人口能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