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晶晶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膳食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蛋白质摄入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胆固醇
  • 1篇血清总胆固醇...
  • 1篇脂肪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蛋白
  • 1篇中老年
  • 1篇膳食脂肪
  • 1篇摄入
  • 1篇身高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食物
  • 1篇体育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篇何晶晶
  • 5篇李可基
  • 4篇房爱萍
  • 4篇李贺
  • 3篇申鑫
  • 3篇宋杰
  • 3篇郭美含
  • 1篇石昊昱
  • 1篇张莹

传媒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九个地区成年居民膳食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膳食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09年进行的第8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以表观健康的20~70岁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膳食与血清TC水平的关系。结果(1)线性趋势检验显示,在20~45、46~70岁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年龄、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趋势(P均〈0.01);在20~45、46~70岁男性和46~70岁女性人群中,体力活动水平与血清TC水平均呈负相关趋势(P均〈0.01)。(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畜肉摄入量与不同人群的血清TC水平均呈正相关(20~45岁男性,β=0.133,P〈0.001;46~70岁男性,β=0.102,P=0.001;20~45岁女性,β=0.065,P=0.041;46~70岁女性,β=0.059,P=0.045);植物油摄入量与20~45岁男性的血清TC水平呈负相关(β=-0.071,P=0.021);饱和脂肪摄入量与46~70岁女性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β=0.084,P=0.019);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男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均呈正相关(20~45岁,β=0.067,P=0.021;46~70岁,β=0.070,P=0.012)与女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无相关性(20~45岁,β=0.007,P=0.809;46~70岁,β=0.038,P=0.144);畜肉类胆固醇摄入量与男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20~45岁,β=0.156,P〈0.001;46~70岁,β=0.099,P=0.001),并且与46~70岁女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β=0.063,P=0.028);蛋类胆固醇摄入量与46~70岁男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β=0.056,P=0.032)。结论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和体力活动水平与血清TC水平有关。畜肉及其胆固醇摄入量是与血清TC水平有关的主要膳食因素,膳食胆固醇摄入后血清TC的升高幅度较小。
宋杰何晶晶房爱萍李贺郭美含申鑫李可基
关键词:膳食胆固醇脂肪类
膳食脂肪与中国成年女性体重变化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009—2011年间中国成年女性的体重变化与基线膳食能量供给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参加了2009年和2011年回访的18~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按单位体重变化<-5%、-5%^-3%、-3%~3%、3%~5%、5%~8%、>8%分为6层,分析体重变化和基线膳食的关系。结果:1 130名18~44岁组体重增加>8%者的基线年龄、体重、BMI均显著低于其他组;1 370名45~60岁组体重和BMI较低者两年后体重趋于增加更多;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两年龄组均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两年龄组BMI与体重降低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与其体重变化无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我国居民摄入脂肪增加是其体重增加的关键原因。
李贺房爱萍何晶晶申鑫宋杰郭美含李可基
关键词:膳食脂肪体重变化
蛋白质摄入对男孩身高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膳食蛋白质来源及摄入量对成年身高及身高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1997年首次纳入的617名男孩(10.0~13.9岁),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蛋白质来源与成年身高间的关系,应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青春期膳食蛋白质摄入情况与身高生长间的关系。结果:青春期累计平均总蛋白、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均与成年身高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041、0.076;每千克总蛋白、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61、1.25、0.34 g/(kg·bw·d),与成年身高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34、-0.694、0.785。青春期膳食总、植物和动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年龄别身高Z评分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2、0.0081、-0.0050。结论:在每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为1.61 g/(kg·bw·d)的男性儿童人群中,青春期单位体重蛋白质摄入量及其来源不影响成年身高或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
赵心田何晶晶房爱萍李可基
关键词:身高青春期动物蛋白植物蛋白
中国婚前检查制度的变迁及争论被引量:1
2011年
婚前健康检查(简称婚检),是指对准备结婚的男女进行的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1].婚检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自1986年实行强制婚检以来,婚检率稳定上升,特别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以后,各省的婚检工作渐趋正轨.贵州省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显示,1997~2002年间平均婚检率为60.9%.自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后简称<条例>)实行以后,婚检率明显下降,2004年仅为2.5%[2].南京的婚检率从98%跌至1%,广州的婚检率则由97.0%降至4.4%,北京的婚检率也由99%降至10%以下,农村地区婚检率更是近乎于零[1].
何晶晶
关键词:国婚婚检率婚姻登记条例婚前健康检查强制婚检母婴保健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运动习惯对青年人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到成年期饮食运动习惯对青年人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头部、上肢、大腿、躯干、肋骨、骨盆、脊柱和全身骨密度。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学龄前期到成年期奶类、豆类和钙补充剂摄入频率、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分别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做单变量相关分析,再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别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72名20~31岁青年受试者,男女各半。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仅成年期豆及豆制品摄入频率与躯干(r=0.273,P=0.020)、骨盆(r=0.245,P=0.038)和脊柱(r=0.245,P=0.038)骨密度相关,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未将其纳入,而体重是除头部以外其他所有部位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β=0.356~0.793,P<0?05)。结论学龄前期到成年期每周含钙丰富食物摄入和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与受试者骨密度的高低无关,体重是影响其骨密度的主要因素。
房爱萍张莹石昊昱何晶晶李贺李可基
关键词:体育锻炼骨密度体重
中老年膳食钙摄入量与骨折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老年膳食钙摄入量与骨折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991年参加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年满50周岁,并进行后续随访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对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骨折相关危险因素间的差异。按照对照组膳食钙摄入量等分为3层,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层骨折病例和对照经多因素调整后的OR值。结果 共纳入129对骨折病例和对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女性饮茶史(P=0.003)外,其他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城乡、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力活动水平、膳食能量、蛋白质和钾摄入量之后,与低钙摄入组比较,男性中、高钙摄入组OR值分别为0.45和1.70,女性中、高钙摄入组OR值分别为1.02和0.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无线性趋势(P〉0.05)。结论 尚不能得出中老年膳食钙摄入量和骨折风险有关。
郭美含房爱萍李贺宋杰何晶晶申鑫李可基
关键词:中老年骨折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