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欢浪

作品数:48 被引量:40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出口
  • 10篇企业
  • 5篇银行
  • 5篇环境政策
  • 5篇城市
  • 4篇战略性
  • 4篇制造业
  • 4篇中国制造业
  • 4篇环境税
  • 4篇国制
  • 3篇对外反倾销
  • 3篇战略性环境政...
  • 3篇融资
  • 3篇融资约束
  • 3篇商业银行
  • 3篇实证
  • 3篇退税
  • 3篇倾销
  • 3篇工资
  • 3篇反倾销

机构

  • 43篇上海对外经贸...
  • 9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英国诺丁汉大...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46篇何欢浪
  • 6篇铁瑛
  • 6篇章韬
  • 3篇邢斐
  • 2篇杨容
  • 2篇赵瑞丽
  • 2篇陈琳
  • 1篇王书颖
  • 1篇姚莉
  • 1篇罗长远
  • 1篇董伟
  • 1篇沈玉良
  • 1篇刘啟仁
  • 1篇岳咬兴
  • 1篇张琳
  • 1篇金梦
  • 1篇陈璐
  • 1篇陈宇峰
  • 1篇徐美娜

传媒

  • 8篇国际贸易问题
  • 8篇财经研究
  • 4篇世界经济研究
  • 2篇世界经济
  • 2篇商业研究
  • 2篇经济研究
  • 2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统计研究
  • 2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软科学
  • 1篇财贸研究
  • 1篇财政研究
  • 1篇国际贸易论坛
  • 1篇国际商务研究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游进口国家的稀土储备与我国稀土出口政策被引量:22
2014年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当下游发达国家具有稀土储备时,我国稀土出口关税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当上游稀土市场为数量竞争时,发达国家的稀土储备将影响我国出口关税的实施效果,并且随着发达国家干预力度的提升,转嫁到发达国家的税负逐步减弱。第二,当上游稀土市场为数量竞争时,如果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低或者发达国家下游产业集中度高,则征收关税带来的稀土价格上升将更多地由发达国家承担。第三,当上游稀土市场为价格竞争时,无论上下游的市场结构如何,中国征收关税带来的稀土价格上升将全部由发达国家承担。我们认为,虽然关税的政策效果会随着外国稀土储备的释放而有所削弱,但是针对现有稀土上下游行业的市场结构,我国应该继续实行出口关税政策;此外,我国也应该逐步建立政府和行业层面的稀土战略储备制度,积极争夺稀土的国际市场定价权。
何欢浪
城市劳动供给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成本效应”抑或“技能效应”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提出人口转型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效应”到“技能效应”的过渡是应对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冲击,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理论层面上,在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中纳入城市劳动力供给因素,剖析了人口结构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刻画出了“成本效应”和“技能效应”两大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出地级市层面涵盖人口流动因素的城市劳动供给指标,与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城市-产品-目的国这一细化的高维面板数据并据此进行研究。基准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劳动参与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用工成本的上升会削弱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成本效应”;人力资本的上升则会增强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技能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加工贸易、出口关系持续性、超级城市、城市产业政策以及多产品企业行为因素后仍保持了高度稳健;在企业层面给出了同样稳健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一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而且意味着在人口转型背景下,要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需要更多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劳动力技能的提升,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到技能的过渡。
铁瑛何欢浪
关键词:人口结构出口产品质量
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效果评估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2
2017年
文章从海关数据库中提取出2000~2010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数据,以2005年稀土出口退税取消为冲击,从企业稀土产品出口结构的视角来评估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出口退税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规模;出口退税取消使稀土初级产品出口量和出口价格都显著下降,但是对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影响不显著;出口关税的提高使一般贸易企业的稀土深加工产品出口量有了显著增加。从控制稀土初级产品出口方面来分析,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效果比较好,符合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但是从改善稀土产品出口结构层面分析,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短期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国政府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进行出口税率的调整。
何欢浪冯美珍
关键词:稀土产品出口退税出口关税
纵向关联市场、贸易报复和我国多晶硅的进口政策
2013年
近年来,欧美等国相继发起了针对我国光伏组件的"双反"调查,而我国也试图以征收多晶硅的进口关税来反制欧美等国。本文通过在纵向关联市场框架下构建一个模型,研究我国多晶硅和欧美光伏组件的进口政策。研究发现:(1)当两个国家都不考虑环境利益时,我国应该对多晶硅实行零关税进口政策,发达国家会对我国的光伏组件征收关税。(2)当两个国家都考虑环境利益时,我国应该对多晶硅进口实施补贴。而当多晶硅生产的边际污染损害远远大于(小于)光伏组件的边际减排效率时,发达国家会对我国的光伏组件进口进行补贴(征税)。(3)若考虑我国消费光伏组件,则我国对多晶硅的进口补贴将可以成为一种更为稳健的政策选择。本文认为,在现有商业模式下,我国可以发起针对欧美多晶硅进口的"双反"调查,但是进一步对多晶硅进口征税不符合我国的整体利益。
何欢浪陈宇峰
关键词:贸易报复
数字产品进口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被引量:28
2022年
本文探讨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并在全面识别数字产品的基础上,考虑“进口来源国数字经济”综合构造数字产品进口指标,继而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对相关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产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2)进一步地,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促进出口产品多样化”两种渠道提升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3)区分地区、行业、企业和产品异质性后发现,该作用效果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劳动密集型和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本土企业和创新水平高的企业,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本文从经验上证明了“以进口强出口”的发展模式仍然合理,对新时期评估中国“数字贸易”政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于欢姚莉何欢浪
关键词:出口技术复杂度生产率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设立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利用金融许可证数据,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和异地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管制的取消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并未促进企业出口,但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主要增加了国有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概率,而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缩小了融资所有制差异,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出口;两种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间存在资本竞争效应。
何欢浪章韬吴兰兰
关键词:国有企业
中间产品对外反倾销与中国下游企业创新被引量:3
2022年
文章从企业创新和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救济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间产品对外反倾销抑制了中国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得下游企业的专利总数下降,在考虑了平行趋势假设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文章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反倾销同时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创新抑制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甚至更久;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倾销对高生产率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技术行业所在下游企业的创新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反倾销的创新抑制效应是长期存在的,且对“优势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强,政府在发起反倾销救济时,需要考虑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平衡上下游企业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竞争力。
何欢浪郑林红张凤菊
关键词:反倾销公共利益
清洁生产、绿色转型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被引量:18
2021年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的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尽管在短期内存在"负向挤出效应",但会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效率两大途径在长期显著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并且政策的影响存在"时间堆积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合规成本规模的差别性、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与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是清洁生产环规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分解发现,行业产品质量升级的54.80%源自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本文对于认识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翔何欢浪
关键词:清洁生产
不同环境政策对企业出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假设南方国家(中国)采用命令和控制的环境政策,北方国家(发达国家)采用环境税政策,在开放经济下,分析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出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发现:环境规制会统一地削减企业的出口,但是不同环境政策对企业出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命令和控制的环境政策相当于国家给予了企业一个政府补助,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而环境税政策使得企业有更大的激励去改善减排技术,相比于控制和命令,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我们认为,南方国家(中国)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眼光来看,应该更多地使用环境税这个环境政策,以激发本国企业的减排技术创新,提高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
何欢浪
关键词:环境税出口减排
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与中国企业创新行为——基于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的经验研究
2023年
本文借鉴Aghion等(2018)的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出口需求指标,实证检验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发现:(1)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创新质量的增长要低于创新数量的增长。(2)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但是,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增加也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该竞争效应会使国际市场出口需求扩张的创新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呈倒“U”型。
何欢浪师艳敏章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