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学霞

作品数:93 被引量:42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8篇莱姆
  • 78篇莱姆病
  • 56篇螺旋体
  • 44篇莱姆病螺旋体
  • 22篇血清
  • 16篇免疫
  • 15篇流行病
  • 15篇伯氏疏螺旋体
  • 14篇流行病学
  • 9篇血清学
  • 8篇抗体
  • 7篇宿主
  • 7篇间接免疫
  • 6篇基因
  • 6篇间接免疫荧光
  • 6篇病原学
  • 5篇蛋白
  • 5篇人群莱姆病
  • 5篇宿主动物
  • 5篇全沟硬蜱

机构

  • 49篇中国疾病预防...
  • 2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天津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石化集团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海南省三亚市...
  • 3篇蓟县卫生防病...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2篇山东省卫生防...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作者

  • 93篇侯学霞
  • 61篇郝琴
  • 52篇万康林
  • 37篇耿震
  • 27篇张琳
  • 17篇张哲夫
  • 13篇张金声
  • 7篇王宏英
  • 5篇蒋毅
  • 5篇陈建
  • 5篇朱桂凤
  • 4篇丁健青
  • 4篇窦桂兰
  • 4篇吕冰
  • 4篇赵志武
  • 4篇王晓军
  • 4篇陈继永
  • 4篇田桢
  • 4篇刘义
  • 4篇宋春英

传媒

  • 3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1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国际石油经济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巢式PCR与LAMP方法在蜱的莱姆病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应用巢式PCR方法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蜱中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方法从青海省循化县与辽宁省新宾县共采集蜱112只,采用巢式PCR与LAMP两种方法检测蜱的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结果采用两种方法检测青海循化蜱标本51份,12份阳性,阳性率为23.53%;辽宁省新宾县蜱标本61份,18份阳性,阳性率为29.51%。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112份蜱标本,20份阳性,阳性率为17.86%;采用LAMP方法检测112份蜱标本,15份阳性,阳性率为13.39%,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结论巢式PCR与LAMP方法均可用于蜱标本莱姆病螺旋体的检测,两种方法共同使用可以提高莱姆病螺旋体的检出率。同时,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青海循化县和辽宁新宾县蜱的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完善了我国高林区覆盖率地区的蜱媒带菌率数据。
张琳侯学霞耿震郝琴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巢式PCRLAMP带菌率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及携带的基因型,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月和2021年5月,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经形态学和特异性16S rDNA基因检测鉴定蜱种。随机选择113只蜱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BSKⅡ培养基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出的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A)鉴定基因型。结果共采获游离蜱295只,经鉴定主要为全沟硬蜱(282/295,95.59%),其次为森林革蜱(13/295,4.41%)。113只蜱的PCR检测结果显示,100只全沟硬蜱中24只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其中17只感染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17/24,70.83%),7只感染B.afzelii基因型(7/24,29.17%),13只森林革蜱中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得到2株伯氏疏螺旋体菌株,经MLSA分型鉴定为B.garinii基因型。结论内蒙古阿尔山地区5月游离蜱以全沟硬蜱为主,其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感染的基因型为B.garinii和B.afzelii 2种致病基因型,并分离出2株B.garinii菌株,证实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的自然感染。当地应关注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和致病风险,开展人群、媒介蜱和宿主的监测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莱姆病防控体系。
段立科侯学霞张琳包子豪刘泽梁施淇源周海健董爱英郝琴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
105例拟诊莱姆病患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明确莱姆病临床病症及区域分布情况,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ELISA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拟诊莱姆病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疾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检查临床拟诊莱姆病患者105例,血清呈阳性反应者16例,阳性率15.24%。其中神经系统患者44例,阳性4例;心血管系统患者5例,阳性1例;皮肤病变25例,阳性6例;发热患者10例,阳性1例;关节痛14例,阳性2例;精神障碍疾患7例,阳性2例。16例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有效率达87.50%。16例莱姆病患者分布在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确诊病例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地区较多。结论我国人群确实存在莱姆病螺旋体散发感染,通过血清学检查能及早发现病例,提高诊疗效率。
耿震侯学霞万康林郝琴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血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浑江市三岔子林区莱姆病调查
1994年
浑江市三岔子林区莱姆病调查吉林省浑江市三岔子林业局防病中心(134324)宋孝禄,张敬田,吕高鹏,葛明祥,韩风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张哲夫,张金声,王宏英,侯学霞莱姆病自1977年Steere在美国康州首次报告以来[1],国内外莱...
宋孝禄张敬田吕高鹏葛明祥韩风鸣张哲夫张金声王宏英侯学霞
关键词:莱姆病
全文增补中
海南省琼中地区寄生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琼中地区媒介蜱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状况,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琼中地区收集牛寄生蜱120只,应用普通PCR法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鉴定蜱种。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蜱的伯氏疏螺旋体带菌率,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以确定基因型。结果本次海南省琼中地区牛寄生蜱经鉴定均为微小牛蜱。在120只蜱标本中,有44只蜱伯氏疏螺旋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6.67%。同源性分析表明,琼中地区的微小牛蜱可感染多种基因型的伯氏疏螺旋体,包括Borrelia afzelii(56.82%)、B. yangze(25.00%)和B. garinii(18.18%)基因型。结论琼中地区微小牛蜱中携带多种基因型的伯氏疏螺旋体,并且带菌率较高,有传播莱姆病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当地人群和宿主的莱姆病调查和评估。
张琳文书侯学霞李沙杨小娜陈婷苗广青符晓莹郝琴朱雄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生物信息分析
伽氏疏螺旋体OspA蛋白C端肽段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伽氏疏螺旋体OspA蛋白C端肽段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伽氏疏螺旋体含His标签的OspA肽段(126‑274aa)对家兔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且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副反应。本发明为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治疗或预防提...
郝琴苗广青张琳侯学霞
文献传递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DnaK基因的人T细胞表位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我国引起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重要抗原之一DnaK基因及其表位区的多样性,理解伯氏疏螺旋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伯氏疏螺旋体抗原分子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方法比对分析我国68株具有代表性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包含了4个重要基因型。使用国际参考株B31(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B.s.s)作为参考菌株。结果结果表明DnaK基因的T细胞抗原表位区有单核苷酸变异(SNP),但氨基酸序列与参考菌株没有差异。该基因序列90~1 838 bp的dN/dS值为0.03。同时,我国伯氏疏螺旋体主要致病基因型B.garinii的核酸变异较大。结论 DnaK基因的T抗原表位高度保守,可能是感染之后直接刺激免疫系统引起炎性反应的原因之一。此外在不改变蛋白功能的前提下,基因的多样性可能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张琳侯学霞苗广青郝琴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DNAK
湖南省平江县莱姆病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调查湖南省平江县莱姆病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于 1999~ 2 0 0 0年在平江县选点调查。结果 :共查山林地区居民 5 0 0人 ,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 (IgG)阳性者 32人 ,阳性率 6.40 %。 38例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莱姆病患者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环形或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脑膜炎和心脏损害等。当地的蜱类以二棘血蜱为优势种 ,占 85 % ,该蜱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 12 .0 % (6 5 0 )。结论 :平江县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
黄振宇侯学霞万康林
关键词: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二棘血蜱疫情调查
湖北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查明湖北省人群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1192人中检出阳性152份,排除钩体MAT阳性30份,实际莱姆病IgG抗体阳性122份,阳性率10.49%(122/1162)。其中五峰县14.39%,南漳县9.92%,保康县7.12%。男性阳性率10.71%,女性阳性率9.9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人群年龄为9~68岁,20~40岁青壮年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农民8.93%,林业工人13.65%,学生3.57%。人群蜱叮咬率为5.92%。有蜱叮咬史者莱姆病阳性率高达56.71%;而无明确蜱叮咬史者阳性率仅为7.67%。确诊莱姆病关节炎4例。结论:湖北省人群中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并有莱姆病发生。
张流波张流波万康林万康林林凤荣侯学霞吴海翔向选森胡志元林珍启冯卫国
关键词: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
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例输入性莱姆病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WB)3种实验方法,对此例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疾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种试验方法IgG均为阳性,其中IFA的IgG抗体滴度达到1:128,WB的IgG有2条蛋白带P83和P39;3种试验方法IgM均为阴性。结论患者临床发展病程符合莱姆病的特征,实验室结果阳性,莱姆病的诊断可以成立。
侯学霞薄涛刘晓琳耿震史晓燕郝琴万康林
关键词:莱姆病血清学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