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昭灿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鼢鼠
  • 3篇甘肃鼢鼠
  • 2篇耳蜗
  • 1篇低频
  • 1篇地下鼠
  • 1篇英文
  • 1篇适应性进化
  • 1篇视网膜
  • 1篇听性
  • 1篇听性脑干
  • 1篇听性脑干反应
  • 1篇啮齿
  • 1篇啮齿类
  • 1篇啮齿类动物
  • 1篇胚后发育
  • 1篇前肢
  • 1篇网膜
  • 1篇细胞
  • 1篇毛细胞
  • 1篇脑干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储昭灿
  • 2篇李金钢
  • 1篇赵新全
  • 1篇孙平
  • 1篇李月明
  • 1篇戴月琴
  • 1篇何建平
  • 1篇王茁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甘肃鼢鼠低频适听机制研究
地下鼠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动物,在感觉系统上出现一系列变化以适应地下生活环境,在长期的地下适应过程中,地下鼠类在听觉方面出现明显的适应性进化,总体上来看,其听觉敏感频率偏于低频,与声波在地下洞道中的传播能力相一致。地下鼠低频...
储昭灿
关键词:甘肃鼢鼠听性脑干反应耳蜗地下鼠
文献传递
三种啮齿类动物前肢挖掘效率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以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和小鼠(Mus musculus)为对象,对其尺骨、桡骨和肱三头肌结构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力学模型,对这三种生活类型鼠类前肢的挖掘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甘肃鼢鼠肘关节位置大幅度前移,尺骨鹰嘴特化突出,形成更加省力的骨学杠杆基础,其中甘肃鼢鼠的鹰嘴尺骨比例达0.40;棕色田鼠和小鼠的鹰嘴尺骨比例分别约为0.19和0.18。此外,甘肃鼢鼠提供挖掘动力的肱三头肌近体端长头覆盖整个肩胛骨下缘,外侧头和内侧头覆盖桡神经沟到肱骨肘关节髁附近区域,远体端扁腱附着于尺骨鹰嘴,整块肌肉非常发达,棕色田鼠和小鼠均无此特化现象。说明甘肃鼢鼠前肢结构更加适应地下掘土生活,其挖掘效率远大于棕色田鼠和小鼠。
储昭灿李金钢李月明
关键词:甘肃鼢鼠适应性进化
根田鼠视网膜的胚后发育(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视觉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取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根田鼠视网膜的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生3d内根田鼠视网膜分化程度较低,神经节母细胞层尚未分化,占据了视网膜层的一半以上;5日龄时,外网层开始出现;6日龄时,外网层开始清晰,外核层与内核层更加清晰;18日龄时,视网膜结构与成年根田鼠结构相似,各层结构清晰可见。测量了神经节细胞层和外核层的细胞密度以及核层厚度,结果表明:随着个体发育,外核层细胞层厚度及细胞密度不断增加;而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及细胞密度不断减少。与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色田鼠、甘肃鼢鼠、达乌尔黄鼠、岩松鼠视网膜相比,根田鼠视网膜结构介于夜行性与昼行性鼠类之间[动物学报52(2):376-382,2006]。
戴月琴李金钢何建平储昭灿孙平赵新全
关键词:根田鼠视网膜胚后发育分化
甘肃鼢鼠耳蜗结构的研究
2010年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耳蜗结构进行显微和超显微观察,分析了地下鼠感知低频声波的结构基础。甘肃鼢鼠耳蜗结构具有典型的螺旋形构造,螺旋神经节清晰可见,且分为大而色深、小而色浅的两种类型,从蜗底到蜗顶,螺旋神经节的数目逐渐增多。甘肃鼢鼠耳蜗中,各圈中内毛细胞均为一排,其上听纤毛大约30根。外毛细胞3排,其上听纤毛4排,每束约120根,主要呈半圆形,听纤毛由内向外逐渐增高。
王茁储昭灿
关键词:甘肃鼢鼠耳蜗毛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