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介入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压
  • 2篇造影
  • 2篇他汀
  • 2篇尿白蛋白
  • 2篇左主干
  • 2篇左主干病变
  • 2篇桡动脉
  • 2篇无保护左主干...
  • 2篇辛伐他汀
  • 2篇慢性
  • 2篇内皮

机构

  • 13篇贵阳医学院第...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冉群钗
  • 11篇夏碧桦
  • 6篇刘贤铭
  • 5篇张腾
  • 5篇唐波
  • 4篇杨菲
  • 4篇韩敏珍
  • 4篇唐学杰
  • 1篇向玉梅
  • 1篇李薇
  • 1篇王沛坚
  • 1篇吴丹
  • 1篇韩克跃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冉群钗夏碧桦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辛伐他汀血管内皮功能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损害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与血管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24 h微量尿白蛋白、尿酸(UA);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等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前期人群多合并有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膳食方式如高盐摄入、吸烟、酗酒等。NO水平下降、ET-1水平显著上升;尿白蛋白排泄增加、UA水平升高;炎症标记物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结论尽管血压在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受损,可能是其心、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基础。应积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尤其是血管功能已明显受损的患者。
夏碧桦冉群钗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血管功能尿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
卡托普利与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卡托普利组另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另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一般生化常规及UAC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UACR、血BUN及Cr水平均降低(P<0.05);且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Cr水平为(58.76±13.28)μmol/L高于缬沙坦组的(47.46±17.29)μmol/L(P<0.05)。结论卡托普利及缬沙坦均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CR,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作用机制之一。
冉群钗夏碧桦韩敏珍
关键词:卡托普利尿白蛋白肌酐比
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LM)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共有9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惠者,左主干狭窄≥50%(SYNTAX积分均≤32分),接受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人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Firebird支架15枚。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论:支架介人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PCI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老年人群心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性别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以及颈动脉IMT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5例,男50例,女55例,测血压、血脂,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并进行男女各变量比较及颈动脉IMT与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80岁IMT明显高于﹤80岁患者(P﹤0.05);男性≥80岁与﹤80岁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梗死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入选的变量有性别、年龄、TC、LDL-C、HDL-C、IMT,结果提示,男性、年龄与心肌梗死呈正相关(P=0.006,P=0.038),TC、LDL-C、HDL-C、IMT均移出模型。结论该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与心肌梗死相关,颈动脉IMT与心肌梗死无相关性。
刘贤铭夏碧桦杨菲冉群钗韩克跃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内膜心肌梗死
术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1次性不同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炎症、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ACS的患者124例,用随机双盲方法分辛伐他汀40mg组(术前1次性口服40mg辛伐他汀)、辛伐他汀20mg组(术前1次性口服20mg),每组62例患者,其余基础治疗一致。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2h后检测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入支架总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后组间比较,辛伐他汀40mg组ET-1、IL-10,hs—CRP低于辛伐他汀20mg组,分别为(4.4±1.1)ng/L与(4.8士1.2)ng/L(t=2.03,P=0.044)、(15.0±6.3)ng/L与(18.7土9.0)ng/L(t=2.68,P=0.008)、(26.9±10.0)ng/L与(31.5±11.7)ng/L(t=2.52,P=0.022;NO高于辛伐他汀20mg组,分别为(51.9±10.9)t,mol/L与(47.1±11.8)μmol/L(t=2.37,P=0.020);SOD、MDA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患者在出院前的肝功能、肌酶检查未见异常。结论PCI术前给予40mg辛伐他汀有抗炎和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优于20mg辛伐他汀一次性负荷剂量。
夏碧桦冉群钗王沛坚刘贤铭张腾向玉梅唐波吴丹
关键词:血管内皮
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左主干狭窄≥50%的冠心病ULMCA患者给予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27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0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ULMCA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PCI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40+12、20+6、10+3mg.kg-1)组。于肺缺血前3d灌胃给药,每天1次。测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重/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增强(P<0.01),W/D、肺通透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W/D、肺通透指数显著减小(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丹参酮ⅡA联合用药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减少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肺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韩敏珍冉群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川芎嗪
自发性气胸的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自发性气胸是指由支气管肺疾病或某种全身因素所致的肺泡或脏层胸膜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内积气,是内科常见的急症。现将1995年7月~2005年7月我院内科误诊8例分析如下。
冉群钗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误诊分析内科误诊胸膜破裂全身因素肺疾病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种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以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危险程度分3层后随机分3个治疗组,阿司匹林300mg治疗组,阿司匹林200mg治疗组,阿司匹林100mg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一样的前提下分别给予300mg、200mg、100mg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hs-CRP、IL-6、TNF-α的变化。结果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的水平显著上升;②经治疗后,3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时发现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不同的拮抗炎性因子的活性,表现为剂量依赖型效应300mg剂量要显著优于200mg及100mg剂量的治疗,在严格控制纳入标准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具有显著拮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升高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
冉群钗夏碧桦韩敏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因子阿司匹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