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翚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食品
  • 4篇刑事
  • 4篇法律
  • 4篇犯罪
  • 4篇藏区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地区
  • 2篇刑法
  • 2篇食品监管
  • 2篇司法
  • 2篇主义
  • 2篇西部民族
  • 2篇西部民族地区
  • 2篇习惯法
  • 2篇家法
  • 2篇国家法
  • 2篇法学
  • 1篇调解
  • 1篇调解机制
  • 1篇刑罚

机构

  • 16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成都教育学院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9篇冉翚

传媒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民族学刊
  • 2篇成都教育学院...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制度经济学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协商性司法在民族地区的适用被引量:1
2012年
如何实现国家刑事司法同民族习惯法的融合,改变国家法在民族地区适应性不足的状况,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议题。协商性司法的引入有效地弥合了二者的隔阂。协商性司法不仅能有效吸收民族习惯法中的积极成果,整合国家的民族刑事政策,更能让国家法关注纷争双方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保持刑罚的谦抑性,恢复社会正义,使稳定和谐得以实现。
冉翚
关键词:协商性司法民族地区
转型时期川滇毗邻藏区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考察——以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转型时期习惯法将不可避免的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存在,其与国家法将有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如何在纠纷解决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对传统纠纷解决机制中协商调解原则的借鉴以及利用宗教力量对乡民进行伦理约束,能有助于完善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
冉翚
关键词:藏区民间纠纷调解机制
食品添加剂领域失范行为的刑事限制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食品添加剂一直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发生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各种失范行为已严重危及到公众健康的安全。文章通过对现有食品添加剂领域失范行为刑事规制不力的分析,认为正视此类犯罪行为的特殊属性,引入风险刑法的归责理论,在立法技术上进行有益探索,完善规制食品添加剂领域犯罪的立法体系,根据《食品安全法》增设相应罪名,并明确不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必要之举。
冉翚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失范行为公众健康风险刑法
论食品监管中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衔接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对食品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在立法和适用上的衔接作了详尽探讨,提出食品监管行政立法应广泛采用独立散在型立法模式以替代现有的依附散在型立法模式,以达到解决刑事处罚虚置的问题。在食品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存在竞合的情况下,在适用方法的衔接上应遵循合并适用原则,同时依具体情况遵循类似罚则不再罚、类似罚则相折抵、不同罚则各自适用的原则。在适用程序的衔接上,应遵循“刑事先理”的原则。对因不同原因而导致的先罚后刑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区别情况分别作出移送立案、监督立案、自行立案等的处理。
冉翚
关键词:食品监管行政处罚刑罚处罚衔接
犯罪与刑罚的经济分析:发展进路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
2021年
犯罪与刑罚的经济分析经历了形影相随、冷落隔阂、孕育转机、迎来复兴等不同阶段。通过分析其发展进路可知,学科的诞生、兴盛与衰落,都必然受到当时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潮流的决定性影响。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就如同大海的浪潮,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朝向一个既定的方向运动。而浪潮里的每一朵浪花都将被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裹挟,到达其被时代需要的归宿。犯罪与刑罚的经济分析,犹如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朵浪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潮流的推动下,朝向既定的、适宜时代变化和需要的进路发展。对稀缺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永恒问题,而犯罪与刑罚经济分析的最终目标正是要找到一种有效率地配置稀缺刑罚资源的方法,实现资源约束下威慑和预防犯罪的最大化,其研究价值代表着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进步,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时代的浪潮将再次推动这一学科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刘崔峰冉翚
关键词:发展进路
川滇毗邻藏区习惯法对国家法的影响及启示——以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考察,发现川滇毗邻藏区传统习惯法并未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而淡化,相反对国家法的执行依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习惯法将以其特有的方式长期存在,并与国家法形成长期的互动,理性看待现阶段国家法在民族乡村的有限性并注意引入民间习惯法的一些好的做法,使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进行相互塑造与互动,以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将是国家法在民族地区乡村取得成功的关键。
冉翚
关键词:国家法民间习惯法
我国反极端主义犯罪立法评价与展望
2024年
极端主义对恐怖主义的诱发影响使得极端主义犯罪被独立规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将极端主义犯罪视作恐怖主义犯罪的附属形态,在规制体系上采用融合式立法模式。刑法对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的样态覆盖不足,涉及极端主义犯罪的司法标准模糊,反极端主义犯罪体系构造不足已经开始掣肘对极端主义犯罪的防控。未来要实现《反极端主义公约》的规制目标,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极端主义”定义,立法体系上采用单独型和融合型兼并的模式,实体法上完善“组织参与”和“具体实施”环节的反极端主义罪名,确立极端主义罪与非罪的司法标准,建立反极端主义犯罪的梯级处罚体系等措施是应当要考虑的。
冉翚
关键词: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犯罪
转型时期川滇毗邻藏族社区治安状况考察——以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
2009年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社区治安状况情况较为良好,与当地各民族长期杂居、共融的历史传统与宗教影响力,以及基层组织长期的法制宣传密切相关,这对于促进整个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冉翚
关键词:藏区治安
刑法上打击错误的认定——以个案为视角
2005年
“打击错误”是刑法中事实错误的一种。一直以来,学界关于打击错误的法律特征及其刑责的认定存在多种观点,更有将其同对象错误混淆的情形。文章结合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为打击错误同对象错误是各自独立的事实错误的情形,并且二者在刑责的认定上也完全不同。
冉翚
关键词:刑法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特殊性研究——以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其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应具有不同于中东部地区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不能"唯城市化";重视少数民族民间法的研究学习,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法律理念;以调整婚姻家庭、土地山林等关系的法律、法规为教学重点以及培养学生调解纠纷的方法和技巧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冉翚
关键词:民族地区法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