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光英

作品数:51 被引量:27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地球化
  • 17篇地球化学
  • 13篇岩石
  • 11篇同位素
  • 11篇锆石
  • 11篇基性
  • 10篇岩石成因
  • 9篇地幔
  • 9篇年代学
  • 9篇基性岩
  • 7篇雅鲁藏布江缝...
  • 7篇岩体
  • 7篇橄榄岩
  • 7篇缝合带
  • 6篇地质
  • 6篇地质意义
  • 6篇岩墙
  • 6篇俯冲
  • 5篇地幔橄榄岩
  • 5篇元素地球化学

机构

  • 3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西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2篇南京大学
  • 9篇南方海洋科学...
  • 6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里贾纳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51篇冯光英
  • 27篇刘燊
  • 26篇牛晓露
  • 23篇刘飞
  • 23篇杨经绥
  • 16篇冯彩霞
  • 15篇齐有强
  • 12篇杨毓红
  • 10篇胡瑞忠
  • 7篇王涛
  • 6篇熊发挥
  • 5篇钟宏
  • 5篇徐向珍
  • 5篇贾大成
  • 4篇杨朝贵
  • 3篇刘钊
  • 3篇唐亮
  • 3篇王涛
  • 3篇高健
  • 3篇于晓飞

传媒

  • 13篇岩石学报
  • 9篇地质学报
  • 7篇矿物学报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球科学
  • 2篇地质通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第七届世界华...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第四届全国成...
  • 1篇2012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鲁造山带碱性岩的成因研究——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8
2010年
苏鲁造山带碱性岩总体具有高SiO2(60.2%-65.1%)、高钾(K2O=4.66%-5.79%,K2O/Na2O〉1)、富碱(Na2O+K2O=8.30%-10.1%)和过铝质(Al2O3=14.5%-16.7%,A/KNC=0.92-1.10)的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Th和U及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P)的特点。研究区碱性岩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296×10^-668×10^-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平行分布,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型),具有中等-弱的负Eu异常(δEu=0.46-0.78)。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鲁造山带碱性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在成岩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Ti-Fe氧化物、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饱和温度计算表明岩浆的结晶温度范围为830-924℃。苏鲁造山带碱性岩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明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王涛刘燊胡瑞忠冯彩霞齐有强冯光英杨毓红
关键词:碱性岩元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苏鲁造山带
西藏仲巴地体中433Ma伸展热事件:波库二云母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制约
2019年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多期次淡色花岗岩,其成因与构造转换密切相关。波库二云母花岗岩位于仲巴地体西段,锆石U-Pb年龄为433.4±2.0Ma,εHf(t)=-11.18^-8.75。全岩地球化学显示具有较高的SiO2(72.38%~73.10%)、Al2O3(15.14%~15.38%)、CaO(1.54%~1.77%)、Sr(141×10^-6~174×10^-6)、Ba(386×10^-6~574×10^-6)含量和δEu值(平均0.8),以及较低K2O/Na2O(0.87~1.11)和Rb/Sr(0.86~1.09)比值,A/CNK=1.64~1.77,随着Ba含量的增加,Rb/Sr比值保持不变。这些特征表明波库二云母花岗岩为变泥质岩发生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与原特提斯洋向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后仲巴地体-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与冈瓦纳大陆亲缘性的陆块发生碰撞后板片断离伸展环境下的岩浆热事件相关,与特提斯喜马拉雅429Ma吉隆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形成的淡色花岗岩的成因不同表明它们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不同,亦指示仲巴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在早古生代可能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环境。
刘飞牛晓露连东洋冯光英赵慧
关键词:淡色花岗岩变泥质岩喜马拉雅造山带
张广才岭地块早侏罗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及其闪长质包体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对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早侏罗世晚期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长岗花岗闪长岩中含有大量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包体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并发育针状磷灰石,同时斜长石斑晶从核部到边部显示复杂的成分和结构不平衡。寄主岩与包体均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或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过渡岩石,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同时都具有正的εNd(t)和锆石εHf(t)值。主微量元素-SiO2协变图中,包体成分的两端分别向寄主花岗闪长岩及该区时代略早的基性岩延伸,三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上特征表明北长岗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成因,且其原始岩浆可能为受到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寄主花岗闪长岩原岩主要为中-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并有少量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基本一致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73±2.0Ma和173±1.5 Ma),显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晚期。区域构造演化显示,早侏罗世(~185Ma),张广才岭地块处于古太平洋西-北西向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形成暗示早侏罗世晚期(~173Ma)依然存在幔源岩浆活动,该区仍然处于弧后伸展环境,幔源物质的底侵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研究区长英质岩浆,同时也说明该区早侏罗世晚期仍然存在地壳增生,且增生方式为垂向增生。
冯光英牛晓露刘飞刘燊杨经绥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暗色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地壳增生
华北北缘大同地区三叠纪煌斑岩铂族元素成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大同地区发育呈岩墙形式产出的煌斑岩,该煌斑岩为超钾质碱性岩,极度低硅低钠高镁高钙高钾,且富H_2O和CO_2等流体组分。本文利用镍锍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这套煌斑岩的铂族元素组成,获得了其形成及演化过程的一些信息。大同煌斑岩铂族元素含量极低,∑PGE=2.14×10^(-9)~4.50×10^(-9),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配分型式为左倾型,亏损Ir亚组(IPGE),富集Pd亚组(PPGE),(Pd/Ir)_N=3.48~10.43。低铂族元素含量、高Cu/Ni比值(48101~90926)和高(Pd/Ir)_N比值指示大同煌斑岩形成于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1%~13%),熔体形成时仍有部分硫化物残留于源区。岩浆演化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地壳混染作用,硫未达到饱和-过饱和,未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计算获得铂族元素在原始地幔与煌斑岩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分别为D_(Os)=35~124,D_(Ir)=13~35,D_(Ru)=34~91,D_(Rh)=5.8~10,D_(Pt)=3.1~9.7,D_(Pd)=2.2~4.5;PPGE较IPGE明显更不相容。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对比研究发现,岩浆岩中的铂族元素含量主要受源区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演化过程中硫化物熔离作用共同影响;而铂族元素之间的分异受源区部分熔融程度和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共同影响。
牛晓露冯光英刘飞杨经绥
关键词:铂族元素煌斑岩
吉林晚古生代榆木川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被引量:21
2010年
位于兴蒙造山带张广才岭块体的榆木川辉绿玢岩,K—AT年龄测定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62~264Ma,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辉绿玢岩SiO2含量为47.02%~52.60%,贫K2O(0.13%~0.47%),Na2O〉K2O,属于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分布模式属于轻稀土略亏损的平坦型,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h、Ba、Sr)较为富集,但不存在高场强元素(Nb、Ta)的亏损,同位素组成显示Sr同位素初始比值在0.704958~0.705631之间,εNd(t)值(72~81)较高且变化较小,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成岩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基性岩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晚古生代(约270Ma)兴蒙造山带已经进入晚期,此时加厚的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发生拆沉减薄作用,导致软流圈的大量上涌和岩石圈拉张,从而引起先存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最后侵入地壳深部形成研究区辉绿玢岩。
冯光英刘燊钟宏贾大成齐有强王涛杨毓红
关键词:晚古生代辉绿玢岩岩石成因源区性质
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成因及构造意义
2023年
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成因研究,对理解阿拉善地块与古亚洲洋相互作用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在阿拉善地块中部新识别出一中志留世花岗岩体(噶顺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32Ma,以高Sr低Y为特征,属弱过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花岗岩,εHf(t)=-8.8~-19.4,形成于古老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本文同时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其他晚奥陶世-早泥盆世岩浆岩的成分特征,发现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在成因上可分为两类:类型I,侵位于晚奥陶世-早中志留世,为典型幔源弧岩浆岩,形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类型II,侵位于中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普遍高Sr低Y,形成于古老中基性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纵观阿拉善地块整个早古生代的岩浆作用,在晚奥陶世-早中志留世→中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中晚泥盆世期间,阿拉善地块的岩浆作用从幔源弧岩浆岩过渡到壳源高Sr低Y型花岗岩再到岩浆作用逐渐消失,反映了阿拉善地块陆缘弧从相对伸展环境向挤压弧的转变。这一岩浆作用演化记录了区域构造作用从典型洋陆俯冲到俯冲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或者俯冲角度(从陡俯冲向平俯冲)的转变过程;总体上,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处于越来越挤压的动力学背景之中。
牛晓露刘飞刘飞徐向珍冯光英
关键词:岩浆作用陆缘弧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
小兴安岭构造带早侏罗世两期俯冲事件:镁铁质侵入岩的锆石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Li同位素制约
2023年
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的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及星火角闪辉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01±1Ma和186±1Ma。两者的矿物组成不同,星火角闪辉长岩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15%)。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二龙山橄榄辉长岩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而星火角闪辉长岩主要经历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此外,两者显著的Sr正异常及一定程度的Eu正异常(1.07~1.38),表明两者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斜长石堆晶作用。原始岩浆计算表明两者都具有弧形微量元素组成,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岩浆岩,而星火角闪辉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两者地幔源区都经历了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此外,两者具有较为一致的Li同位素组成,同MORB以及岛弧玄武岩的锂同位素组成较为一致,或者略低于MORB,进一步限定俯冲交代物质来源为陆源沉积物。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西侧具有明显的地幔不均一性。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西侧的186Ma星火角闪辉长岩,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弧后伸展拉张有关;而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侧的201M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与位于南部张广才岭构造带东缘的209~202Ma镁铁质岩浆岩带同期,共同揭示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发生的时限为209~201Ma,整体而言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开始的时间南部略早于北部。
冯光英刘飞牛晓露杨经绥
关键词:早侏罗世
张广才岭地块早-中二叠世镁铁质侵入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被引量:9
2018年
双凤山基性侵入岩体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橄榄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显示该岩体形成于279±4Ma.岩石矿物组成主要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高An值(80.1~87.9)斜长石以及以反应边形式存在的角闪石,矿物学特征指示其母岩浆为经历过充分流体交代的富水岩浆.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其源区物质组成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程度约20%,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堆晶作用以及斜方辉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其(87Sr/86Sr)i=0.705 2~0.706 1,并具有正的εNd(t)值(0.9~1.3)和εHf(t)值(0~10.2),表明其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并且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经历明显的地壳混染.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综合反映岩浆源区经历了古亚洲洋俯冲沉积物熔体和流体交代作用的改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流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显示MORB以及弧型玄武岩过渡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研究区基性侵入岩地幔源区的不均一性主要受到古亚洲洋多期次俯冲作用析出熔/流体对上覆地幔楔不同程度的改造.
冯光英刘燊牛晓露杨经绥
关键词:早-中二叠世岩石成因地球化学
中天山南缘乌瓦门早志留世安第斯型安山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安山岩是俯冲相关构造环境的特征岩石;对安山岩的研究,可以获得俯冲作用发生时代和俯冲过程的相关信息.报道了中天山地块南缘乌瓦门地区早志留世安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为南天山洋及中天山陆块南缘构造演化提供制约.研究表明,乌瓦门安山岩具有安山结构,组成矿物为普通辉石、钙质角闪石、斜长石和钾钠长石,为高钾钙碱性粗面安山岩;全岩SiO2=56.23%~59.28%,K_2O=2.70%~3.37%,Na_2O=3.32%~4.11%.其锆石U-Pb年龄为430Ma,形成于早志留世晚期.微量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La/Yb)N=18.5~20.9;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2~0.88;富集Ba、Th、U,亏损Nb、Ta、Ti;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6 2~0.707 5,εNd(t)=+2.96^+3.01;这些数据揭示乌瓦门安山岩为安第斯型陆弧岩石,起源于被俯冲带相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古老地壳的改造.早志留世晚期,南天山洋向中天山陆块下俯冲,构成成熟的洋-陆俯冲体系;中天山陆块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发育典型的安第斯型陆弧岩石组合.
牛晓露刘飞冯光英杨经绥
关键词:安山岩锆石U-PB定年中天山
河北省北部杨树沟基性岩墙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性岩墙是研究大陆伸展裂解很好的证据,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晚中生代发生了显著的拉伸作用,广泛分布着基性岩墙,河北省北部杨树沟基性岩墙就是其中的代表。锆石UHPb年龄显示,基性岩墙的形成时代约为134.9±9.2Ma,为早白垩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在岩石化学组成上,SiOz(52.02%~57.79%)位于碱性和亚碱性过渡区,另外,基性岩墙的Na_2O(3.77%~5.26%)大于K20(2.17%~3.32%),MgO(1.88%~3.46%)含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Sr)和轻微的Eu正异常(δEu-0.98~1.19,平均1.08),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和Ta)及重稀土元素(HREE)。地球化学系统研究表明,研究区基性岩墙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源区存在橄榄石、尖晶石、榴辉岩和角闪岩相的残余,同时,基性岩墙的形成可能与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密切联系。
唐亮刘燊冯彩霞冯光英杨毓红齐有强
关键词:基性岩墙年代学地球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