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民
-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ATPD对淋巴细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1992年
- 以人工合成的多肽PGAT为底物,鉴定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膜TPK。首次发现IATPD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约为300μmol/L;改变其底物浓度,测定酶活性并应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作图,结果表明,IATPD对该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ATP呈竞争性,与PGAT呈非竞争性。
- 张光毅冯志民魏涌赵升皓俞良莉王礼琛
- 关键词:淋巴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
-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同亚群对猪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被引量:2
- 1999年
-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异种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障碍 ,细胞粘附是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第一步 .采用流式细胞术粘附测定法研究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单核细胞 (Mo)、自然杀伤细胞 (NK)和T淋巴细胞 (T)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PAEC)粘附的差异性 ,以及人细胞因子γ 干扰素 (hIFN γ)或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hTNF α)预刺激PAEC 2 4h对PBMC不同亚群粘附的影响 .PBMC不同亚群对PAEC粘附能力的大小以Mo ,NK和T细胞为序 ,其中T细胞的粘附作用极其微弱 ;hTNF α具有种间交叉活性 ,可使Mo,NK和T细胞的粘附率分别提高40 % ,1 1 0 %和 3倍 .这些结果在细胞水平上直接证实了宿主Mo和NK细胞是异种移植细胞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参与者 。
- 张晓峰冯志民丰美福王宏芳班立勤
- 关键词:内皮细胞PBMC异种器官移植粘附作用
- 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 1999年
-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TPK) 的活性与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TPK 活性的因素作初步研究。方法:以Poly(Glu,Tyr)4∶1 为底物,用放射性核素磷(32P)标记的方法来测定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膜上TPK 的活性。结果:2 型糖尿病患者TPK活性有显著下降,Mn2 + 、Mg2 + 和ATP的加入均能提高正常人TPK活性。结论:2
- 章立李新荣徐蘅冯志民
-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激酶淋巴细胞2型糖尿病
- 动物组织中羟脯氨酸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5
- 1999年
- 目的:建立动物组织中的羟脯氨酸测定方法,以之估计胶原含量并衡量组织愈合程度。方法:研究显色温度、氧化时间、样品中盐浓度以及对 二甲氨基苯甲醛( P D A B) 浓度对羟脯氨酸测定的影响,据此建立动物组织中的羟脯氨酸测定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实验动物犬贲门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根据优化的实验结果,羟脯氨酸测定的条件为室温氧化4 min ,10 % P D A B,100 ℃显色2 min 。该法回收率为98 % ,变异系数为4 % 。结论:该法重复性好,可信度高,可作为临床判定愈合程度的一个定量指标。
- 冯志民徐蘅马旺扣
- 关键词:胶原羟脯氨酸动物组织
- 人NK细胞与人/猪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 由于人供体器官的严重缺乏,异种器官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克服了由天然预存抗体引发的超急性排斥反应之后,异种移植植物仍将面临强烈的由宿主免疫细胞(主要为NK细胞及单核细胞)介导的延缓性异体排斥反应(DXR),...
- 冯志民
- 关键词:人NK细胞内皮细胞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 文献传递
- genistein抑制人TNF-α诱导的猪内皮细胞对人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黏附
- 2000年
- 研究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hTNF-α诱导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黏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以及在增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o)和自然杀伤细胞(PBNK)黏附中的作用. 以选择性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抑制剂genistein预处理PAEC, 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hTNF-α增强的PAEC对PBMo和PBNK的黏附. 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hTNF-α激活PAEC的早期, 并且具有可恢复性. PTKs活性测定表明genistein剂量也依赖性地抑制了hTNF-α对PAEC的PTKs的激活. 流式细胞术PAEC表型分析指出genistein抑制了hTNF-α诱导的E-selectin和VCAM-1的表达. 这些结果表明PTKs可以调节hTNF-α诱导的PAEC黏附分子E-selectin和VCAM-1的表达, 以及hTNF-α增强PBMo和PBNK的黏附, 而饮食来源的genistein可能会作为一种黏附拮抗剂在控制这种细胞介导的排斥应答中发挥作用.
- 张晓峰谷岩冯志民班立勤丰美福
- 关键词:人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细胞细胞黏附
- 人血液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研究(Ⅱ)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的鉴定与性质
- 1990年
- 以人工合成的多肽poly(Glu-Ala-Tyr)_(6:3:1)为底物测定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Mg^(2+)对该酶的激活远远大于Mn^(2+),且Mg^(2+)最大激活浓度为50mmol/L左右。在5mg/ml的多肽底物浓度下,TPK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其Km值约为2.5mg/ml;对ATP、TPK的Km值大约为19μmol/L。多肽底物磷酸化氨基酸分析表明,仅有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
- 冯志民张光觳魏涌赵文君赵昇皓
- 关键词:淋巴细胞膜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 人NK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MHCI类分子的差异识别
- 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为靶细胞,以人外周血NK 细胞(PBNK和NK92细胞为效应细胞,研究了人NK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的杀伤差异性;并通过酸处理及MHC Ⅰ类分子、CD9...
- 冯志民张晓峰王宏芳丰美福
- 文献传递
- 人血液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研究——(Ⅰ)人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测定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人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微量快速测定方法,并对该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Mn^(2+)刺激活性高于Mg^(2+),并且Mn^(2+)的最大激活浓度为5mmol/L左右。我们利用这一方法,测定了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发现患者血清中该酶活性约是正常血清中的2.3倍。
- 张光毅赵昇皓冯志民魏涌田兆嵩潘秀英鹿群先万美蓉
-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激酶
- 人NK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识别被引量:1
- 2000年
- 以HUVEC和PAEC为靶细胞,人PBNK和NK92为效应细胞,研究了人NK 细胞对同种和异种内皮细胞杀伤的差异性;并通过酸处理内皮细胞及抗体封闭 MHCI 类分子、CD94和KIR(NKB1),研究了MHCⅠ类分子对人NK细胞杀伤HUVEC和PAEC 的影响.结果表明,PBNK和NK92对PAEC的杀伤均大于对HUVEC的杀伤.酸处理 后,两种NK细胞对HUVEC杀伤的增加幅度大于对PAEC的;此外,抗CD94单抗未 能改变NK的杀伤效应;KIR(NKB1)封闭使PBNK杀伤HUVEC增加95%,杀伤PAEC 仅增加 29%.以上结果提示: NK细胞对异种内皮细胞 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识别作用 可能是NK细胞杀伤PAEC的主要原因,而KIR很可能是NK杀伤内皮细胞时主要的 传递抑制信号的受体.
- 冯志民张晓峰王宏芳丰美福
- 关键词:器官移植术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