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国蛇足石杉资源调查与评估被引量:64
- 2005年
- 通过对我国蛇足石杉主要分布区35个野外样点和总样方量71300m2的调查,结合国内12个标本馆470余号蛇足石杉馆藏标本及现有文献的研究表明:蛇足石杉的主要分布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所在的地理区域,幅员面积260×104km2,实际分布生境总面积约39×104km2;性喜阴湿,所适应的生态环境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生态系统;野外生物量的调查得到了蛇足石杉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生物量分布格局,并由此结合专家系统对直接取样结果和间接推导数据的权重分析及环境参数的评估,初步确定我国蛇足石杉天然生物量为4656.6t;并以此为基础,在进一步考虑人的采集能力的前提下,判定我国蛇足石杉的理论可采量为1604t;同时指出,在目前收购价格条件下(30~40元/kg),我国蛇足石杉商业可采量大约不会超过200t。由于蛇足石杉资源分散,而且许多相对集中的产地均位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范围内,因此,不可大规模开采,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有赖于寻求其他更加科学合理的途径。另外,论文为小型植物的生物量和可采量评估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 吴荭庄平冯正波张超靳昌伟
- 关键词:蛇足石杉
- 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被引量:53
- 2004年
- 通过半定量评价法 ,对四川都江堰中国杜鹃园内引种的来自各地的、分属杜鹃属 7亚属、 35组 (或亚组 )的 131种杜鹃花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很适应的占 2 5 % ,适应的占 5 2 % ,欠适应的占 15 % ,不适应的占 8%。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的多数种类或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中的杜鹃类群 ,很适应或适应中国杜鹃园的生境 ;而主要分布于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上和低海拔松 -栎林中的杜鹃类群 ,表现为欠适应或不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从上述证据中我们认为中国杜鹃园地址的选择基本上满足了杜鹃花的迁地保护需要。
- 冯正波庄平张超邵慧敏
- 关键词: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生境
- 建设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意义与作用被引量:3
- 2002年
- 庄平冯正波张超靳昌伟
- 关键词:建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迁地保存的野生杜鹃花被引量:4
- 2002年
- 冯正波
- 关键词: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迁地保存野生杜鹃花
- 都江堰野生杜鹃花的垂直分布被引量:2
- 2002年
- 冯正波赵志龙
- 关键词:野生杜鹃花
- 杜鹃花迁地保存今昔概谈被引量:5
- 2002年
- 庄平冯正波
- 关键词: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杜鹃花迁地保存
-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中山区试验树种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评价了四川茂县大沟地区海拔1800~2000m的区段10个供试树种的成活率、生长量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具体生境条件下,供试树种的成活率受到自身遗传、生态习性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通过对高生长量的测试确定了上述树种的生长量差异序列,并进一步结合对抗逆性的现场调查确定青榨槭、光皮桦、臭椿、天师栗很适应当地的环境,可以作为当地植被恢复的材料使用;腺果杜鹃、山桃、枫香、野核桃适宜当地环境,但尚需作进一步研究观察,以便确定使用方案;而银杏与珙桐不能作为营林材料利用。
- 张超程秦明冯正波邵慧敏
- 关键词:岷江上游
- 四川牡丹种子育苗被引量:14
- 2002年
- 冯正波
- 关键词:播种种子育苗
- 花中新贵大百合被引量:11
- 2001年
- 冯正波张超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盆栽
- 都江堰地区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其特点
- 本文将都江堰境内的生态系统分为5个类型,即城镇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高寒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区内拥有6个植被型,24个群系;当地植被垂直带谱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等7个植被垂直带构成;...
- 庄平冯正波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