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山
- 作品数:2 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被引量:37
- 2002年
-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 ,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表明 ,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 ,平水期居中 ,枯水期最小 ;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 2期 ,而反硝化、氨化细菌均是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次之 ,枯水期最小 .底泥中亚硝化菌n(MPN)丰水期高于另 2期 ,硝化菌枯水期最高 ,而反硝化菌枯水期低于其它 2水期 ,氨化细菌无差别 .对比水相、泥相发现 ,亚硝化菌丰水期、枯水期泥相均大于水相 (p <0 0 1 ) ,平水期无差别 .硝化菌在平水、丰水 2期的水相中占优势 ,枯水期差别不大 .反硝化菌n(MPN)仅在平水期泥相占优势 ,氨化细菌 2相中无差别 .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 ,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氨态氮的硝化和挥发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 .研究还发现 ,水体、底泥中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lg[n(MPN) ]与其气体截流量之间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 ) ,且不同水期产气量不同 (p <0 0 5 ) ,表明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水期变化较大 .氨化作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铵和氨 ,促进水体及底泥中的氮以气态氨的形式挥发 ;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N2 O、N2 。
- 刘东山罗启芳
-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氨化细菌
- 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变化及迁移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研究了不同时期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及总氮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考察了自来水常规生产工艺中氮的去除效果和自然状态下各水体“三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 :D湖源水和自来水中“三氮”污染程度主湖区D水厂高于侧湖区T水厂 ,以内河为水源的Z水厂“三氮”低于D水厂且有与D湖不同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常规净水工艺虽可转化部分“三氮” ,但其总体去除率不高 (2 0 %左右 )。进一步研究其迁移规律发现 :D水厂源水和管网水随时间变化 ,氨氮可转化为亚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又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除部分转化为气态氮而从水中逸出外 ,大部分硝酸盐氮以稳定形态NO-3
- 刘东山罗启芳
- 关键词: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