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锋

作品数:90 被引量:21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基因
  • 19篇育种
  • 14篇基因组
  • 12篇中国荷斯坦
  • 11篇全基因组
  • 10篇性状
  • 10篇奶牛
  • 10篇产奶
  • 9篇荷斯坦牛
  • 9篇产奶性状
  • 8篇中国荷斯坦牛
  • 8篇全基因
  • 8篇全基因组关联...
  • 8篇SNP标记
  • 7篇畜禽
  • 6篇繁殖
  • 5篇蛋白
  • 5篇遗传育种
  • 5篇胎盘效率
  • 5篇细胞

机构

  • 71篇中国农业大学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奶牛中心
  • 4篇北京市畜牧总...
  • 3篇新疆畜牧科学...
  • 3篇全国畜牧总站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教育部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武汉天种畜牧...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奶业协会

作者

  • 87篇刘剑锋
  • 21篇张勤
  • 17篇周磊
  • 16篇张沅
  • 12篇王立贤
  • 12篇张胜利
  • 9篇孙东晓
  • 8篇王海飞
  • 8篇姜力
  • 7篇王雅春
  • 7篇丁向东
  • 5篇张毅
  • 5篇殷宗俊
  • 5篇俞英
  • 5篇刘林
  • 4篇赵红梅
  • 4篇王楚端
  • 4篇赵鹏举
  • 4篇郑先瑞
  • 4篇王晔

传媒

  • 10篇中国畜牧杂志
  • 9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遗传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猪业科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当代畜禽养殖...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养猪
  • 1篇中国奶牛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98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畜遗传抗性多基因效应预测的广义线性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育种值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抗性表型为单阈值和3阈值2种类型,选用的连接函数分别为logist连接和log连接,试验设计为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研究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LM方法,其预测的个体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显著的秩相关。
殷宗俊张勤张纪刚刘剑锋
关键词:遗传抗性
国外生猪育种体系简析及对我国生猪育种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2021年
选择是生猪育种的核心,而准确地选择和选种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育种体系。国际养猪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对育种体系不断完善,长期进行生长、繁殖和肉品质等各类性状的表型测定,运用多场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方法不断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不断挖掘新的育种性状,并进行测定、评估和选育,实现了种猪群体持续的遗传改良和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的生猪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生猪种业的创新发展。
周磊王晔毛瑞涵李佳芮刘剑锋
关键词:生猪育种体系
系谱错误对猪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
202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系谱错误对猪基因组选择的影响。模拟数据研究表明,随着系谱错误率增加,基因组选择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无偏性和秩相关系数均逐步减小,20%系谱错误率相较0%时准确性、无偏性和秩相关系数分别由0.4233、0.1749、0.4099降为0.3582、0.1031、0.3469;当基因型检测个体数目增多,0%与20%系谱错误率下基因组选择估计育种值准确性的差值缩小。研究表明,本研究所分析育种场群中系谱错误率约为3.2%;应用基因组选择一步法对有表型及系谱记录的大白猪进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为0.4471,利用基因型数据矫正部分系谱错误后,准确性提高0.42%。以上结果表明,系谱错误的存在会降低基因组选择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使育种值的估计无偏性变小;通过增加基因型检测数目可以减少系谱错误对基因组选择造成的负面影响。
杨华威黄千千方铎冯文卓越周磊刘剑锋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理论及其在流行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利用遍布于全基因组范围的分子标记(主要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借助强大统计学工具,对影响某些复杂性状如疾病易感的遗传变异进行鉴定和分析。
卢昕阚飙刘剑锋张勤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流行病
养猪生产的生物安全生产策略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阻断致病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侵入畜(禽)群体、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较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
赵连生李琍刘剑锋
文献传递
注射不同剂量IgG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06年
采用辛酸沉淀法从屠宰场收集来的猪血浆中提取IgG,片将提取IgG按不同剂量(0、300、600、900mg/头)静脉注射10窝21日龄仔猪80头(每试验组20头,由每窝选1公1母计2头组成),分别测定不同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腹泻头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高剂量IgG(900mg/头)试验组个体21~30日龄平均日增重、22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头次。结果表明21日龄仔猪注射900mg猪血IgG能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
刘剑锋王立贤曹永春滑静张银花
关键词:IGG仔猪血液生化指标
养猪业的生物安全生产策略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生物学安全已受到养殖业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作者从树立生物安全观念、重视动物福利、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配套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养猪业生物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方法及策略,还介绍了现在国外流行的一些主要生物安全措施。
赵连生孟丹娜白如丽刘剑锋
关键词:生物安全
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易感性及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本研究首先通过SAS 9.1分析2 093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数(SCC)的变化规律,依据SCC将牛只划分为乳房炎易感牛(Case)及抗性牛(Control);再基于Case-control设计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染色体水平的Bonferroni校正,共检测到6个SNPs与乳房炎易感性及抗性显著相关。其中19号染色体检测出的显著SNP(ARS-BFGL-NGS-78516,P=5.200 65e-05)在其200kb范围内共有3个基因(PRKRIP1、ARHGAP23和TBX21)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及抗性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提供了数据。
王晓解小莉王胜钱梦樱马裴裴张沅孙东晓刘剑锋丁向东姜力王雅春张毅张胜利张勤俞英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易感性SCC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猪干扰素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21
2003年
干扰素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目前计有 5种猪干扰素 ( 型干扰素α、β、ω、δ和 型干扰素γ)被发现。作者列举了主要猪干扰素 ( INFα、β、γ)的基因结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 ,概述了干扰素在机体中以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方式为主的抗病毒机理 ,同时分析了猪干扰素基因可能存在与猪综合抗病力密切相关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猪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刘剑锋王立贤张沅苏振环
关键词:抗病育种信号转导遗传多态性
聚肌胞浓度和免疫刺激时间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聚肌胞(Poly I: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的共聚物,能够模拟病毒感染后所形成的ds RNA,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利用Poly I:C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免疫刺激试验中Poly I:C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的Poly I:C免疫剂量和免疫刺激时间对猪PBMC各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Poly I:C进行免疫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为利用Poly I:C进行RNA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调控机理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长白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的PBMC和1﹕5稀释的EDTA-抗凝血,设置Poly I:C浓度梯度(0、10、20和40μg·m L-1)和不同的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4、8、12和24 h),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oly I:C免疫刺激下机体激活或者诱导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IL6,IL8,TNFα,IL10,IRF3,IFNα和IFNγ)和模式识别受体(TLR3和TLR4)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利用Poly I:C对猪全血和PBMC进行免疫刺激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结果】猪PBMC中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受Poly I:C浓度和免疫刺激时间的影响。各基因具有特征性的表达量变化曲线,达到最高表达变化倍数的浓度和体外培养时间各不相同。对于两个干扰素基因IFNα和IFNγ,最高表达量出现在Poly I:C免疫刺激培养4 h,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其他5个细胞因子(IL6,IL8,TNFα,IL10和IRF3)和2个模式识别受体(TLR3和TLR4)基因随着Poly I:C浓度的增加和免疫刺激时间的延长变化倍数逐渐增加,在Poly I:C浓度为20-40μg·m L-1,免疫刺激时间为12-24 h达到最高表达量。但是,对于最高表达量出现在浓度20μg·m L-1和培养时间12 h的基因,其在浓度为40μg·m L-1和培养时间24 h表达变化量只有小幅下降。另外本研究还对比检测�
王继英王彦平王怀中王海飞刘剑锋郭建凤
关键词:基因表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