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喜波

作品数:68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肿瘤
  • 17篇乳腺
  • 17篇细胞
  • 15篇蛋白
  • 15篇病理
  • 14篇腺癌
  • 11篇淋巴
  • 10篇腺肿瘤
  • 8篇乳腺癌
  • 8篇免疫
  • 8篇病理学
  • 6篇导管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淋巴瘤
  • 5篇增生
  • 5篇前列腺
  • 5篇前列腺癌
  • 5篇细胞学
  • 5篇瘤组织

机构

  • 64篇绍兴市人民医...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肿瘤医...

作者

  • 67篇刘喜波
  • 21篇傅燕萍
  • 20篇孙爱静
  • 17篇王诚
  • 15篇王伟
  • 10篇王宁
  • 8篇孙丽萍
  • 8篇孟春琴
  • 6篇刘芳
  • 5篇邵剑峰
  • 5篇魏建国
  • 3篇沈训泽
  • 3篇林茂芳
  • 3篇侯传玲
  • 3篇苏晓英
  • 3篇陈丽荣
  • 2篇唐焱
  • 2篇茹国美
  • 2篇杨建峰
  • 2篇王挺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7
  • 5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_(117)弱表达及阴性表达的胃肠道间质瘤13例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CD_(117)弱表达及阴性表达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D_(117)弱表达及阴性表达胃肠道间质瘤的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6例,小肠4例,结直肠2例,大网膜1例。腹部疼痛不适6例,呕血或黑便3例。病理学检查肿瘤为良性者5例,恶性者8例。CT检查表现为软组织密度,5例病变含有囊变及出血,所有病变均未见钙化。良性肿瘤大小(最长径×最短径)平均为3.4 cm×2.8 cm;恶性肿瘤大小平均为7.5 cm×6.2 cm。1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10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4年,有1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至今仍生存。结论CD_(117)弱表达及阴性表达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好发部位为胃体。CT扫描有助于CD_(117)弱表达及阴性表达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的判断。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
景元明田井崎刘喜波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体层摄影术
全文增补中
结肠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王诚刘喜波茹国美王松祥陈洪亮
关键词:SURVIVIN蛋白结肠腺癌组织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凋亡抑制蛋白黏膜组织
阅读病理报告的技巧
2006年
刘喜波
关键词:病变组织病理医师
前庭大腺结节状增生术后伴发上皮样血管瘤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39岁,因左侧外阴部疼痛2年余于2003年9月22日入住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体格检查:左侧大阴唇下1/3处可及一约1cm×0.8cm×0.8cm大小结节,质地偏硬,活动,触痛。临床诊断:左前庭大腺囊肿。同年9月23日行左外阴肿块切除术。
刘喜波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瘤结节状增生伴发术后肿块切除术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变构抑制剂缓解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效应与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变构抑制剂对放射性肺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 Gy的剂量进行双肺辐照建立辐射诱导放射性肺炎小鼠模型,分别提取SHP2变构位点抑制剂SHP099辐照组(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辐照组(辐照未灌胃)、SHP099未辐照组(未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和对照组(未辐照且未灌胃)小鼠的肺组织制作HE切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4组小鼠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水平。RT-qPCR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和骨髓原代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中iNOS、TNF-α和IL-6的表达情况。收集BMDM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分泌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辐照后不同培养时间后RAW264.7和BMDM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采用RT-qPCR检测10 Gy辐照后24 h RAW264.7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各亚基和同系物表达水平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NOX4表达水平。结果通过SHP099灌胃辐射小鼠模型发现,SHP099预处理的辐照小鼠肺部损伤减弱,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均下调(均P<0.05)。10 mmol/L SHP099预处理24 h后,RAW264.7和BMDM细胞因10 Gy辐照引起的上升的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 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5)。收集BMDM细胞的培养上清显示,SHP099预处理也可减少辐照后TNF-α和IL-6蛋白的分泌(均P<0.05)。SHP099预处理也可降
汤艺夏冰孙明姣刘喜波李梦瑶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活性氧
乳腺手术中细胞印片的病理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05年
刘喜波傅燕萍
关键词:快速病理手术中乳腺快速石蜡切片细胞学诊断
中国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癌RAS/RAF突变及结直肠癌预后模型的研究
第一部分结直肠锯齿状腺癌KRAS/NRAS/BRAF突变与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KRAS/NRAS/BRAF突变及相关预后因素,为临床提供有用的预后预测信息,为肿瘤的治疗和干预...
刘喜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RAS基因肿瘤分化
文献传递
脆性组氨三联体在胃癌中的表达缺失
2006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脆性组氨三联体蛋白(FHIT)的表达情况并探讨FHIT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100%。胃癌组织中FHIT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低于癌旁组织为32例(53.3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中、低分化组胃癌中FHIT表达率分别为80%(16/20)、70%(14/20)、75%(15/20)。FHIT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15/18)、71.43%(30/42)。FHIT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为81.82%(18/22),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为71.05%(27/38)。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HIT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FHIT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胃癌病理学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
刘喜波傅燕萍王诚王伟
关键词:胃癌病理学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3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 HNL患者淋巴活检标本的 HE切片 ,并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所有病例在淋巴结活检之前均未能明确诊断 ,组织学上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或融合的病灶 ,病变区以坏死为主伴散在核碎片 ,多种形态组织细胞增生 ,缺乏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淋巴细胞表达 CD3、CD45 RO、L CA、κ和 λ,不表达 CD15、CD2 0和 CD30 ;组织细胞表达 CD6 8和 MAC387,部分细胞表达 CD30。结论 HNL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含有多量核碎片坏死灶的形成是 HNL 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刘喜波傅燕萍苏晓英孟春琴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学活组织检查NHL
鼻腔内癌肉瘤1例
2003年
刘喜波
关键词:病例报告鼻肿瘤病理学CT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