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4篇尼尔雌醇
  • 4篇切除
  • 4篇绝经
  • 4篇雌醇
  • 3篇子宫
  • 3篇卵巢
  • 3篇绝经后
  • 3篇激素
  • 2篇切除术
  • 2篇去卵巢
  • 2篇去卵巢大鼠
  • 2篇去势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卵巢切除
  • 2篇内膜
  • 2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机构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12篇刘宏伟
  • 7篇杨式之
  • 5篇谭建三
  • 4篇徐克惠
  • 4篇李洪洋
  • 3篇徐克慧
  • 1篇杨太珠
  • 1篇杨延林
  • 1篇蔡压西
  • 1篇黎培毅
  • 1篇王红静
  • 1篇张银柱
  • 1篇曾蔚越
  • 1篇凌红
  • 1篇欧亚龙

传媒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维生素D_3与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后给予活性维生素D3组或给予尼尔雌醇组。活性维生素D3剂量为0.0208μg/100gBW,隔天一次;尼尔雌醇为0.15mg/100gBW,每周一次。10周后处死动物并取右胫骨制备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计量学测定,并测定肱骨重量,无机质重量及骨钙、磷含量等。结果:卵巢切除组从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重量和无机质重量与体重之比及骨钙含量等方面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骨再建指标显示该模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活性维生素D3组各指标与假手术组,相似,但成骨细胞指数高于假手术组与去势组相似,表明活性维生素D3通过抑制雌激素缺乏状态下过高的骨吸收而达到防止骨丢失的作用。而尼尔雌醇组各指标均与假手术组相似,提示尼尔雌醇通过抑制雌激素缺乏状态下过高的骨转换,恢复骨再建过程的平衡而防止切除卵巢大鼠的骨丢失。
刘宏伟徐克慧杨式之谭建三李洪洋
关键词:尼尔雌醇活性维生素D3骨代谢去卵巢大鼠骨计量学骨切片
尼尔雌醇预防大鼠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被引量:16
1993年
作者选用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开腹后关腹)及切除卵巢术后给予尼尔雌醇(CEE_3)组。按每100g体重给CEE_3 0.15mg灌胃,每周1次,共10周。取右侧胫骨制成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计量学测定,并测定肱骨重量,无机质重量及骨钙、磷含量等。结果:从卵巢切除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重量和无机质重量与体重之比及骨钙含量等方面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而尼尔雌醇组各指标与假手术组相似(P>0.05),表明尼尔雌醇通过抑制过高的骨转换,恢复骨再建过程的平衡而防止切除卵巢大鼠的失骨,提示可用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刘宏伟杨式之徐克慧李洪洋谭建三
关键词:尼尔雌醇卵巢切除术骨质疏松
去势雌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被引量:23
1992年
本文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A)等方法综合评价成年去势大鼠骨丢失情况。结果显示:OVX组与sham组比较,胫骨小梁体积明显降低.小梁显著变窄,类骨质体积增加,骨形成和骨吸收均增强,但吸收大于形成;胫骨SEM-EDXA检测Ca、P元素x线光子数分别降低50%;肱骨湿重、干重、灰重与体重之比明显下降,骨钙含量显著减少;血清磷明显升高、AKP升高16.2%,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等。以上多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证实,4月龄SD大鼠切除卵巢后10周,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了典型的绝经后骨质硫松动物模型,可广泛用作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体内筛选。
李洪洋谭建三刘宏伟张银柱
关键词: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生殖道的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选用 4月龄雌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及尼尔雌醇组 3组。尼尔雌醇组于切除卵巢后第一天起按每 1 0 0 g体重 0 .1 5 m g的尼尔雌醇灌胃 ,每周 1次。 1 0周后取子宫称重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宫内膜形态计量测定。结果显示 :尼尔雌醇使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由 2 97.0 0± 1 0 6 .90 m g增至 6 42 .2 0±2 83.6 0 mg,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镜下子宫肌层及内膜层均较去卵巢组有所增厚 ,腺体较多 ,内膜呈增生早期改变 ;形态计量显示的宫内膜腺体体积分数 ,其尼尔雌醇组为 (1 .84± 0 .76 ) % ,高于去卵巢组的 (0 .5 8± 0 .2 8)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宫内膜厚度、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宫内膜腺腔直径、宫内膜腺体数密度 ,尼尔雌醇组均高于去卵巢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尼尔雌醇组及去卵巢组的核浆比例相似 ,均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说明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肌层及内膜层有一定的刺激增生作用 。
刘宏伟徐克惠谭建三杨式之
关键词:尼尔雌醇子宫内膜围绝经期绝经后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被引量:92
1998年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黎培毅刘宏伟杨延林子宫切除是常用的妇科手术,有普通子宫全切和子宫次全切除之分,但对宫颈的处理均不十分满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取普通子宫全切(即筋膜外子宫全切)和次全切之优点,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
黎培毅刘宏伟杨延林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式筋膜内全切除术
盐酸苄羟麻黄碱与硫酸镁治疗早产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为探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盐酸苄羟麻黄碱 (安宝 )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 ,作者将 71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6例 ,用硫酸镁按常规剂量治疗 ;治疗组 35例 ,用盐酸苄羟麻黄碱治疗 ,即在 5 %葡萄糖液 5 0 0 ml中加入盐酸苄羟麻黄碱 5 0 mg静滴 ,并根据孕妇宫缩和心率调节滴速 ,待宫缩被抑制或心率 >130次 /分钟时减量 ,而后改用盐酸苄羟麻黄碱片剂 10 mg口服 ,每 4~ 6小时 1次 ,并逐渐减量。若病情反复可重复用药。结果显示 :用药后 2 4小时内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 8.5 7% (3/ 35 )和 30 .5 6 % (11/ 36 ) ,显效时间分别为 2 .47± 0 .78小时和 6 .0 2± 0 .87小时 ,延长孕期分别为 2 5 .13± 10 .6 2天和 15 .92± 9.11天 ,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 2 85 1.88± 36 0 .0 3g和 2 6 10 .0 0± 32 2 .75 g。两组比较 ,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同时 ,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由此表明 ,盐酸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安全 ,其阻断宫缩作用较硫酸镁强 ,显效快 ,延长孕期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红静曾蔚越刘宏伟欧亚龙
关键词:硫酸镁早产药物治疗
活性维生素D对去势大鼠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用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活性维生素 D对骨转化的影响 ,以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机理。选用 4月龄 SD大鼠 ,随机分为双卵巢切除组 ,假手术对照组 ,双卵巢切出后给予罗钙全治疗组 (剂量0 .0 2 0 8ug/10 0 g,灌胃 ,间天 1次 ,共 10周 )。结果 :卵巢切除 10周后 ,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肱骨重量及肱骨钙、磷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 ;成骨细胞指数 ,破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表明高转化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成立。活性维生素 D治疗组骨小梁体积、肱骨干重、灰重、肱骨钙、磷含量较卵巢切除组高 ,与对照组无差别 ,成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 ,破骨细胞指数较卵巢切除组低。表明活性维生素 D具有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 ,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骨的吸收 ,骨的形成相对增加而起作用。
徐克惠刘宏伟凌红谭建三蔡压西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骨转化骨质疏松绝经后
雌激素对去势宫内膜影响的形态计量评价被引量:5
1993年
作者采用SD成年雌鼠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势模型,并设雌二醇治疗组及假手术对照组。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去势大鼠及雌二醇治疗后大鼠宫内膜形态变化进行了形态计量测量。结果表明:去势10周后大鼠子宫内膜呈明显萎缩性改变,而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呈早期增生性改变。宫内膜厚度、子宫上皮细胞高度、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高度、宫内膜腺体体积分数和数密度、腺腔内径等指标可以反映宫内膜增生程度。作者认为,形态计量分析是研究宫内膜病理值得推荐的方法。
谭建三李洪洋刘宏伟杨式之
关键词:子宫内膜雌激素形态计量学
妇女自我检测排卵与客观检测排卵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为我国妇女采取自我检测排卵用于自然生育调节提供可行性及可靠性的论证材料。方法 :对自愿受试的育龄妇女进行 12个月经周期的实验研究 ,包括以基础体温测定、自检宫颈黏液和自我感受为主的自我检测排卵 ;以B超显象 ,血、尿性激素测定为主的客观检测排卵 ,并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证实所观察的周期均有排卵。以B超测到最大卵泡日为预计排卵日 (0日 ) ,自检宫颈黏液首次出现于- 7~ - 3日 ,平均为 - 4 2 5日 ;基础体温均为双相 ,升温于 +1~ +3日 ;75 %的周期受试者于 0日有下腹坠胀或肛门坠胀感 ;自检宫颈黏液峰与血雌二醇峰和宫颈黏液Inseler峰相吻合 ,为 - 1日。结论 :妇女自我监测排卵与客观检测结果吻合性好 ,自检宫颈黏液可于排卵前 3~ 5日提供排卵信息 。
刘宏伟徐克惠杨式之杨太珠
关键词:排卵宫颈黏液妇女
雌激素替代治疗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被引量:8
1994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是目前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雌激素替代治疗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作用机制、实施方法、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在绝经后3年内甚至围绝经期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刘宏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绝经后雌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