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坤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腋臭
  • 3篇异构酶
  • 3篇切口
  • 3篇拓扑异构酶
  • 3篇微创
  • 2篇蛋白
  • 2篇多药
  • 2篇脂肪移植
  • 2篇上睑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糖蛋白
  • 2篇切口术
  • 2篇缺损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转移酶
  • 2篇自体

机构

  • 19篇南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刘志坤
  • 13篇蒋斌
  • 12篇杨锋
  • 8篇曾健
  • 7篇肖霞
  • 3篇谢文彪
  • 2篇刘凯
  • 2篇蒋承安
  • 1篇黄雄
  • 1篇张玉红
  • 1篇翟洁婷
  • 1篇周海燕
  • 1篇邓美香
  • 1篇张丽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眉下切口SMAS层悬吊在上睑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眉下切口SMAS悬吊在上睑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具有适应证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设计不同形状的眉下切口入路,沿皮下及SMAS层深面分离,去除多余的上睑皮肤和部分外侧眼轮匝肌,根据情况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或进行眶隔脂肪重塑,并将眼轮匝肌悬吊固定于眉脂肪垫深面筋膜上,分层缝合切口。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自觉效果满意。上睑皮肤松弛下垂得到明显矫正,臃肿外观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效果确切自然,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结论实施眉下切口SMAS层悬吊进行上睑年轻化手术符合上睑正常解剖特点,术后效果确切,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
刘志坤杨锋蒋斌蒋晟曾健肖霞
关键词:眉下切口SMAS
肝动脉缓冲效应:机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肝动脉缓冲效应是肝脏自身调节血流量的重要生理功能,能够维持肝脏总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腺苷清除假说”是目前对肝动脉缓冲效应机制研究中较为公认的一种学说。肝动脉缓冲效应不仅在正常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在肝硬化、肝癌、肝移植、气腹术、休克等病理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志坤谢文彪
关键词:肝动脉缓冲效应腺苷肝硬化肝癌肝移植
自体颗粒脂肪分层注射在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自体颗粒脂肪分层注射在中年女性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年面部老化女性患者10例,采用不同直径抽吸针在大腿前外侧或下腹部进行脂肪抽吸,获得的不同颗粒脂肪经静置、过滤及细化等处理,先将较大颗粒脂肪注射填充于面部萎缩凹陷部位,然后对鼻唇沟、唇峰、人中及深层皱纹等老化特征突出部位用细小颗粒脂肪进行浅层注射。结果10例患者注射1次。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面部轮廓弧线饱满流畅,皮肤质地改善、细腻滋润有光泽、弹性增强、皱纹减轻。10例患者术后面部改善程度达80%以上,均未出现感染、硬结、钙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分层注射应用于中年女性全面部年轻化中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皮肤质地,减轻皱纹。
刘志坤蒋承安刘凯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颗粒脂肪皮下注射面部年轻化
胃癌中P-gp、TOPO-Ⅱ、GST-π的表达与Hb浓度、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gp、TOPO-Ⅱ、GST-π和HIF-1α的表达,探讨不同多药耐药(MDR)蛋白的表达与血红蛋白(Hb)浓度、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6...
刘志坤
关键词:胃癌拓扑异构酶谷胱甘肽转移酶
文献传递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haFGF)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为Ⅱ度烧伤提供一种良好的创面治疗方案。方法将我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采用早期清创+外喷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医用炭粉湿巾治疗,对照组40例在早期清创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十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实验组药物疗效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疼痛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红斑、肿胀、水疱、渗液等症状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当;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深Ⅱ度烧伤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可大大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炎症反应,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曾健刘志坤蒋斌杨锋肖霞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烧伤
胃癌组织多药耐药与血红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化疗多药耐药(MDR)与血红蛋白(Hb)浓度、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gp、TOPO-Ⅱ、GST-π及HIF-1α的表达。结果(1)胃癌组织P-gp、GST-π、HIF-1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OPO-Ⅱ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Pgp、GST-π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1α在不同癌肿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胃癌组织中,P-gp、GST-π及HIF-1α表达水平与Hb成正相关,TOPO-Ⅱ表达水平与Hb呈负相关,HIF-1α与P-gp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与Hb浓度、HIF-1α表达水平成正相关,HIF-1α可能是贫血导致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的介导因子之一。
刘志坤谢文彪
关键词:多药血红蛋白类P糖蛋白DNA拓扑异构酶类谷胱甘肽转移酶缺氧
贫血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耐药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贫血在胃癌术后化疗肿瘤的多药耐药[1](multidrugresistance,MDR)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gp、TOPO-Ⅱ、GST-π的表达,采用SABC法对检测上述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胃癌组织P-gp、GST-π、HIF-1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OPO-Ⅱ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②P-gp、GST-π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HIF-1α在不同癌肿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gp、TOPO-Ⅱ、GST-π、HIF-1α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之间无关。③在胃癌组织中,P-gp、GST-π及HIF-1α表达水平与Hb成正相关,TOPO-Ⅱ表达水平与Hb成负相关,且HIF-1α与P-gp表达水平之间成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与贫血成正相关,HIF-1α可能是贫血导致胃癌患者术后化疗MDR的介导因子之一。
刘志坤黄雄谢文彪
关键词:多药耐药P-糖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腋臭285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腋臭患者285例,其中单侧149例,双侧136例,术后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85例腋臭患者中,263例痊愈,17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8.2%。术后发生皮下血肿3例,伤口感染4例,皮肤坏死5例,瘢痕增生6例,皮肤皱褶5例,其余患者获满意疗效且无上肢活动障碍发生,手术满意率为91.9%。结论: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腋臭,能彻底清除真皮及皮下组织内的汗腺组织,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是治疗腋臭的较好选择。
蒋斌刘志坤
关键词:腋臭临床疗效
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复策略
2011年
目的总结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不同手术修复方法,探讨手术适应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2月,我科共收治35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恶性肿瘤侵犯的深度行根治性切除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修复,采用旋转皮瓣或中厚皮片移植直接修复;邻近头皮瓣移位及继发创面植皮修复或斜方肌肌皮瓣移位、桡侧前臂皮瓣游离移植等各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所有恶性肿瘤切缘、基底均切除干净,33例皮片及皮瓣成活,2例皮瓣远端坏死,经过换药后Ⅱ期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头皮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广泛彻底切除病灶并根据缺损范围及肿瘤侵犯深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
杨锋刘志坤曾健蒋斌肖霞翟洁婷
关键词:头皮恶性肿瘤皮瓣植皮
阴茎近段袖套式包皮环切治疗包皮过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阴茎近段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阴茎近段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65例。在阴茎近段1/3处设计背宽、腹窄的两个环切线,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两切口间皮肤用15号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及浅层血管淋巴管网。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阴茎外形美观,无疤痕、性交疼痛、包皮过短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阴茎近段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蒋斌刘志坤杨锋肖霞张丽
关键词:包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