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龙

作品数:27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农药
  • 6篇农药残留
  • 4篇田间
  • 3篇药效
  • 3篇丝核菌
  • 3篇田间药效
  • 3篇小白菜
  • 3篇禾谷
  • 3篇禾谷丝核菌
  • 3篇白菜
  • 2篇毒死蜱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眼蕈蚊
  • 2篇药剂
  • 2篇药效试验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栽培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机构

  • 18篇潍坊职业学院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27篇刘振龙
  • 12篇王承香
  • 8篇王开运
  • 7篇夏晓明
  • 7篇张瑞华
  • 6篇丁美丽
  • 4篇胡燕
  • 3篇田洪霞
  • 3篇任肖艳
  • 3篇刘芳
  • 3篇郭庆龙
  • 3篇王效华
  • 2篇段海明
  • 2篇刘建平
  • 2篇范昆
  • 2篇高庆平
  • 2篇赵东风
  • 2篇崔淑华
  • 2篇李雪贞
  • 2篇韩文婧

传媒

  • 4篇农药学学报
  • 4篇生物灾害科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潍坊高等职业...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用菌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职大学报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次氯酸钠去除水和小白菜中毒死蜱残留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了不同pH值下,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对水中毒死蜱的降解作用以及对小白菜中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pH或较高浓度下,次氯酸钠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毒死蜱,如在pH5.0的条件下,用浓度分别为20和1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5min,水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97.4%和100%。而100和5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小白菜中残留毒死蜱的去除率为34.4%-70.6%。
刘振龙王开运崔淑华张文成段海明胡燕
关键词:次氯酸钠毒死蜱降解
姜瘟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姜瘟病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持续天数、温度有密切关系,提前做好雨季到来前预测预报对姜瘟病的防控很有必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调查了山东省生姜主产区姜瘟病病株出现的时间、发病高峰与降雨量、降雨天数及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山东地区,姜瘟病首次出现的时间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温度24.1~26.8℃,7天至9.5天内降雨量达136.1~207.7 mm;姜瘟病高峰出现时间是7月中旬至9月中旬,7月至9月总降雨量为400~598 mm,降雨总天数为29~34 d。【结论】姜瘟病开始发病时日均温20℃左右,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30℃,当温度满足了姜瘟发生的条件后,降雨成为姜瘟发生的首要条件。山东地区,6月下旬雨量逐渐增多,姜瘟病开始出现。从7月份开始,雨量、温度、降雨天数达到了姜瘟病大量爆发的条件,从7月下旬逐渐进入了姜瘟发病高峰。而进入9月后,温度、雨量均趋下降趋势,姜瘟发病率逐渐降低。为此,山东地区应于6月下旬做好姜瘟病的预防。
张瑞华刘振龙田洪霞王承香丁美丽王效华黄成彬
关键词:生姜姜瘟病降雨温度
春季大棚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当前,我国栽培黑木耳的主要方式有地栽、大棚吊袋栽培。大棚吊袋栽培黑木耳耳芽整齐,出耳同步性好,且省地、省水、省工,不良气候对其影响小,已被广泛推广。现将吊袋春栽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期为耳农提供指导。1品种选择高产、抗杂性强、耳厚、单片、圆边、色黑的优良菌株。山东潍坊栽培黑木耳以"瀚元新3号"菌株表现较优,中筋,抗逆性强,产量高。
张瑞华刘振龙王承香田洪霞丁美丽林涛
关键词:吊袋黑木耳春栽栽培技术
1,3-二氯丙烯药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1,3-二氯丙烯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评价其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后,各浓度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开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然后抑制作用减弱,逐渐表现出一定的激活作用。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后,高浓度处理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抑制-激活作用;低浓度处理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作用。对蔗糖酶表现为激活-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逐渐增大。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抑制-激活作用,50 d后施药土壤和对照组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基本趋于一致。
范昆王开运王东夏晓明刘振龙王红艳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探究
2016年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既是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要提高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应该重点解决好社会服务的定位、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社会服务平台搭建,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刘振龙
关键词:社会服务
转Bt基因棉种植前后3个棉铃虫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变化
2006年
分别于1990年、1992年、2001年和2005年从山东泰安、山东夏津和湖北天门采集3个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采用点滴法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其的毒力,以监测各种群的抗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0~1992年3个种群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增长迅速(13.2~56.1倍);1992~2001年抗性增长速度有所减缓(3.1~11.0倍);2001~2005年抗性水平降低。3个种群棉铃虫对灭多威和辛硫磷的抗性变化趋势与氰戊菊酯的基本相似,但抗性水平较低;对硫丹则均一直处于敏感水平。引起抗药性变化的原因主要与各类药剂的使用频率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有关。
郭庆龙王开运夏晓明刘振龙胡燕
关键词:棉铃虫杀虫剂抗药性转BT基因棉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烯是将磁性石墨烯,通过多巴胺的粘附作用包覆到二氧化硅表面,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烯,其中二氧化硅为核,磁性石墨烯...
刘苏亭韩文婧赵东风高庆平刘振龙桑秀杰
新烟碱类药剂对韭蛆田间防效及韭菜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药剂灌根法研究了露天栽培模式韭菜田内新烟碱类药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及对韭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烟碱类药剂噻虫胺能有效的防治韭蛆,尤其是与氟灵脲、灭蝇胺等药剂混用,效果更明显,并且能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这对露天防治韭蛆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承香刘振龙刘建平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田间防效株高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禾谷丝核菌菌丝中麦角甾醇和羊毛甾醇的含量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检测禾谷丝核菌中麦角甾醇和羊毛甾醇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破碎、离心、皂化后定量测定。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 i.d.),流动相为100%甲醇,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麦角甾醇和羊毛甾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1 min和27min。麦角甾醇在0.125-12.5 mg/L、羊毛甾醇在0.1-10.0 mg/L范围内,两者峰面积与浓度均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83。添加回收率实验表明,2种甾醇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8%-99.7%;相对标准偏差为2.8%-7.8%;麦角甾醇和羊毛甾醇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和0.8 ng,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和0.04 mg/L。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
夏晓明王金花王开运刘振龙段海明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禾谷丝核菌麦角甾醇
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防治黄瓜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2022年
【目的】蓟马是黄瓜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及质量。通过进行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药效试验明确其对蓟马的防控效果。【方法】利用喷雾法测定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对黄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第1次施药后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单剂处理,以及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的桶混处理均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60g/LSC差异不显著,且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缩小。第2次施药后各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药后10 d,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单剂处理及其他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的桶混处理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60 g/L SC,或与之差异不显著。【结论】实际应用中可推荐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氟啶虫胺腈22%SC,用量为每667 m^(2)(9+3)~(18+6)g,m L。视虫害发生情况,间隔5~7 d,至少连续施用2次。
刘振龙
关键词:虫口减退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