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曲肽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的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白蛋白、利尿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8 h一次,共14 d。所有病例均完成2周的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2周内腹围平均每天减少量为(2.03±0.43)cm,较对照组的(1.08±0.63)cm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24 h尿量(2 087±374.7 ml)及24 h尿钠含量(162.31±98.35 mmo1)较对照组24 h尿量(1 578±175.6 ml)及24 h尿钠含量(68.56±18.38 mmol)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有助于促进顽固性腹水的消退。
- 石翠翠邓长卿刘涛秦爱兰
-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奥曲肽
- 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及卵圆细胞体外增殖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对原代大鼠肝细胞及肝卵圆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乙酰氨基芴加肝脏三分之二切除术建立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通过原位二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到单个肝脏细胞,再经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到肝卵圆细胞。原代大鼠肝细胞/肝卵圆细胞各分为3组:UMSC组、原代大鼠肝细胞组/肝卵圆细胞组及UMSC与原代大鼠肝细胞共培养组/UMSC与肝卵圆细胞共培养组,分别于第1、3、6、8天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于第3天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含量。结果 UMSC与原代大鼠肝细胞共培养组在第3、6、8天的A值均比相应时间点的UMSC组A值与原代大鼠肝细胞组A值之和大(P<0.05);UMSC与肝卵圆细胞共培养组在第3、6、8、10天的A值均比相应时间点的UMSC组A值与肝卵圆细胞组A值之和大(P<0.05)。UMSC无白蛋白分泌能力,UMSC与原代大鼠肝细胞共培养组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水平为(266.21±50.44)ng/mL,较原代大鼠肝细胞组(130.79±22.10)ng/mL高(P=0.013);UMSC与肝卵圆细胞共培养组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水平((49.64±3.56)ng/mL)较肝卵圆细胞组(13.54±1.53)ng/mL高(P=0.000)。结论 UMSC在体外可以促进原代大鼠肝细胞及肝卵圆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并可增强其分泌白蛋白的作用。
- 张晓培秦爱兰邓长卿甘建和石翠翠刘涛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肝细胞肝卵圆细胞增殖白蛋白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3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3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方法33例CHB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8周。检测治疗前后HBsAg定量、HBV DNA定量、CD4+T细胞及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率,分析治疗前HBsAg、HBV DNA、免疫状态与HBsAg阴转的关系。结果 CD4+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高于未阴转组[(41.09±10.25)%vs.(31.86±7.84)%](P<0.05);CD8+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低于未阴转组[(20.86±5.47)%vs.(28.38±6.46)%](P<0.05)。HBsAg 1-150IU/ml组阴转率为58.3%,高于151-500IU/ml组的11.1%和501-2500IU/ml组的8.3%(P<0.05)。CHB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HBsAg<500IU/ml及处于非免疫耐受状态可作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优选人群。
- 张晓培秦爱兰张玉婷刘涛甘建和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T淋巴细胞亚群
- 伏立康唑治疗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半量和全量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肝炎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PT、胸部CT和治疗转归。结果半量组(7例)有效率为71.43%,全量组(25例)有效率为24.00%。半量组肝功能、胸部CT病灶体积较全量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严重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半量伏立康唑疗效优于全量应用者。
- 刘涛石翠翠张晓培秦爱兰
- 关键词:重型肝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伏立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