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涛

作品数:22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空时
  • 6篇实验教学
  • 6篇教学
  • 5篇信道
  • 5篇信道编码
  • 4篇译码
  • 4篇分集
  • 4篇RS
  • 3篇电子实验
  • 3篇译码器
  • 3篇阵列
  • 3篇正交频分
  • 3篇正交频分复用
  • 3篇频分
  • 3篇频分复用
  • 3篇组码
  • 3篇现场可编程
  • 3篇空时分组
  • 3篇空时分组码
  • 3篇仿真

机构

  • 2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刑事警察...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2篇包涛
  • 9篇张会生
  • 7篇林华杰
  • 5篇周德云
  • 4篇许家栋
  • 3篇李立欣
  • 2篇毛得明
  • 2篇刘雨鑫
  • 2篇曾丽娜
  • 1篇吴倩倩
  • 1篇董群峰
  • 1篇许哲
  • 1篇韦高
  • 1篇张伟岗
  • 1篇胡楚锋
  • 1篇徐瑞萍
  • 1篇黄海旭
  • 1篇尚宇
  • 1篇李毅
  • 1篇都兴强

传媒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实验室科学
  • 2篇管理观察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无线通信技术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PGA的空时编译码器实现
2012年
基于高速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实现空时码编译码器的硬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编译码过程中各步骤的实现过程。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编译码器具有控制单元简单、模块结构规则,易于FPGA实现,可用于高速场合等特点。仿真分析表明,硬件实现的性能与理论性能接近。
包涛张会生董群峰
关键词:信道编码空时码译码器
基于MIMO-OFDM系统的改进型空时频编码算法
2012年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与信道延迟扩展相比符号周期变得越来越小,此时发射信号要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结合空时编码与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时间、空间和频率分集增益的分组正交空时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映射规则,降低了OFDM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与已有的空时频编码方案相比,可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改善了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且并未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
包涛林华杰李毅徐瑞萍
关键词:信道编码正交分集
器件性能挖掘为导向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设计
2020年
实验课程是引导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接轨的重要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方法思路要引导学生设计电路结构,分析电路参数并优化电路,与实际电路的设计思路一致,而不是电路的简单验证。本文提出的实验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针对实验需求和现有的实验器件基础上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摆脱教师给出完整实验电路,学生只是单纯验证实验结果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具体实验教学案例,说明模拟电路实验教学设计思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于模拟电路设计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刘雨鑫曾丽娜张云燕包涛
关键词:实验课模拟电路实验教学改革
高校系统性电子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实验教学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西北工业大学省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学校多项电类实验课程教学,为解决不同实验课程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中心以工程实践结果考核为目标,建立系统性综合实验体系,将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贯穿全程,实现各实验课程的衔接。
曾丽娜周德云林华杰包涛
关键词:实验教学
文氏电桥振荡实验仿真教学设计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模拟电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文氏电桥振荡"实验为例,将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应用到模拟电子实验教学中。借助软件的电路仿真功能,可直观形象地演示电路特性变化,如:改变电路的结构和参数等,增强了学生对复杂抽象的模拟电路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实例阐述结合虚拟仿真的教学内容设计,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氏电桥振荡器这部分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模拟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学生不只是观察波形产生的"结果",更是体会波形产生的"微观过程",进一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包涛周德云林华杰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基于MEA算法的RS(255,223)码的译码软件实现被引量:1
2008年
遵循有限域上多项式的运算规则,使用MATLAB软件设计了GF(28)上的加法、乘法、求逆运算模块,并以这些模块为基础,采用修正的欧几里德算法(MEA)与有限域上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RS(255,223)的软件译码。此软件参数可调,可以适应GF(2n)域(n≤8)上不同本原多项式、不同纠错能力的RS码,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RS(255,223)译码软件运行效率高,满足实时通信传输需要;并为算法开发、验证和硬件设计调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手段。
包涛张会生许家栋毛得明
关键词:RS译码
基于DCME算法的RS译码器设计
2008年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RS(Reed-Solomon)时域译码器。分别使用MATLAB和QuartusⅡ软件设计了GF(2M)上的加法、乘法、求逆运算模块,并以这些模块为基础,采用修正的欧几里得算法DCME(Degree Computationless Modified Euclid)与有限域上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RS的软、硬件译码。在此基础上以具有3个符号纠错能力的RS(15,9)译码器为例,完成了RS译码器的FPGA设计,并给出了译码过程中各步骤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此RS译码器运行效率高,满足实时通信传输需要;具有控制单元简单、模块结构规则,易于FPGA实现,可用于高速场合等特点。
毛得明韦高包涛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衰落信道下空时编码级联RS码的性能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MIMO系统虽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在极其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信号除受多径衰落和随机噪声的影响,还伴有突发性差错。考虑到将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与信道编码技术两者相结合可解决高速数据传输和可靠数据传输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将一个满秩的空时编码模块与外码RS码级联的编码结构,并通过公式定量分析了此编码结构在瑞利和莱斯衰落情况下的性能衰减情况。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时码在衰落信道下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的损失,降低了误码率,尤其在信噪比较大时改善更为显著。
包涛梁永玲
关键词:信道编码空时码RS码级联码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2
2018年
当前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主要是基于实验箱完成,这种按图连线的实验流程造成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针对该现状,在2015年省重点研究项目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原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新建设32学时"模拟电路设计"课程一门。该课程基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配备了入门、基础、拓展和提高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可面向全校不同学科、专业开展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计划。
包涛周德云林华杰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教学体系
一种高速率全分集空时频编码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全分集空时频编码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预编码的基本思想,首先将同一信号样本分配到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上,再利用空时编码的方法将处理后的数据分配到不同OFDM符号上,就可以得到基于MIMO-OFDM的空时频编码。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列交换技术来获得更大分集增益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在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下获得最大的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且只有较低的解码复杂性。
张会生黄海旭包涛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计算机仿真空时频编码预编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