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军仪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后联用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以泮托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同时,联用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368例AMI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1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指南诊断标准〔1〕,且无前期急慢性消化道疾病病史。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将36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80例)和对照组(18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抗凝、扩血管等治疗;泮托拉唑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及口服序贯治疗,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80d随访结果显示,泮托拉唑组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AMI、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新发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56%、2.22%、1.67%、0.56%、1.11%,合计为6.11%;对照组分别为1.06%、1.60%、1.06%、1.60%、1.06%,合计6.38%;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泮托拉唑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vs7.4%,P<0.05)。结论对AMI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张立英卢军仪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泮托拉唑氯吡格雷心血管不良事件
- 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每次75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等。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改善81例(90.0%),对照组67例(7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77例(85.6%),对照组66例(6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 张立英卢军仪高占义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
- 康复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疗效。方法心肌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92例和对照组76例,2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再血管化、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未制订运动锻炼处方,康复组严格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疗程12个月。在治疗后1、3、12个月进行2组运动能力(活动平板运动实验及6min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径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的运动代谢当量〔(9.00±1.41)vs(7.23±1.06)METs〕、6min步行距离〔(536±29)vs(490±63)m〕、左室射血分数〔(53.65±4.07)%vs(49.64±3.74)%〕、左室舒张末径〔(48.80±3.18)mmvs(52.75±2.46)mm〕均显著改善(P均<0.05),再住院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可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代谢,恢复体力,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再住院次数,有利于回归社会。
- 高占义曹继伟李娜张立英张丽华卢军仪
-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康复治疗预后
- 清热泻腑方治疗痰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清热泻腑方剂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属痰热蕴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机理。
方法: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编号,选择符合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卢军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气分析六分钟步行试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