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国庆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渗滤
  • 5篇渗滤液
  • 4篇渗滤液处理
  • 4篇垃圾
  • 3篇垃圾渗滤
  • 3篇垃圾渗滤液
  • 3篇MBR
  • 2篇内置
  • 2篇浓缩液
  • 2篇外置
  • 2篇垃圾渗滤液处...
  • 2篇回灌
  • 2篇固体废弃物
  • 2篇废弃物
  • 2篇NF
  • 2篇处置场
  • 2篇内置式
  • 1篇生化处理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机构

  • 3篇中国市政工程...
  • 3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固体废...
  • 1篇成都市排水有...

作者

  • 6篇吕国庆
  • 4篇杜昱
  • 3篇岳峥
  • 3篇刘保成
  • 3篇孙月驰
  • 3篇张亚琳
  • 2篇汤萌萌
  • 1篇邓林恒
  • 1篇郑学娟
  • 1篇陈云敏
  • 1篇安丽
  • 1篇詹良通
  • 1篇兰吉武
  • 1篇高祯
  • 1篇李大利

传媒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工业市场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于2013年建成投入运行,工程规模为1 000 m^3/d,目前已稳定运行2年,出水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渗滤液处理采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工艺,纳滤浓缩液采用"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浓缩液处理后出水与纳滤出水混合后达标排放。
吕国庆江海莎岳峥胡福梅孙月驰张亚琳刘保成杜昱
关键词:渗滤液MBRNF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内置式膜和外置式膜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内置式膜和外置式膜普遍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工程中,二者的处理效果相似,但能耗相差较大,外置式膜的能耗远远高于内置式膜。对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生化处理采用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外置式膜相比,占地面积相差不大,工程费用较低,可以节省90%的电耗,对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杜昱岳峥吕国庆李大利孙月驰张亚琳汤萌萌
关键词:渗滤液处理MBR
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水位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W软件分析了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回灌工程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分析表明,现状水位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恰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现状水位线即为安全控制水位;若直接实施浓缩液回灌,全场渗滤液水位明显上升,垃圾填埋体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降低,不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如果预先将全场水位降低3m后再实施回灌,回灌后水位低于现状水位,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在该填埋场布设45口抽排竖井,预计实施渗滤液抽排3个月后可将全场水位降低3m,满足浓缩液回灌工程稳定安全控制要求。
詹良通兰吉武邓林恒吕国庆陈云敏
关键词:浓缩液回灌填埋体水位
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被引量:10
2010年
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是国内第一个按《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新建的大型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MBR/RO/NF工艺。2008年12月31日通水,到目前已经连续运行了一年多,出水水质良好,工艺运行稳定可靠。
朱勇刘保成杜昱吕国庆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处理MBRNF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回灌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浓缩液回灌处理进行研究,考察了将浓缩液进行回灌处理的可行性,并测定了浓缩液回灌渗入量和影响半径。结果表明,将浓缩液在垃圾堆体上进行回灌处理是可行的。试验中,1~#和2~#回灌塘的初始入渗量分别约为140和80 m^3/d,其稳定入渗量分别为(28~30)和(14~16)m^3/d;1~#和2~#回灌井的初始入渗量分别约为7和4 m^3/d,其稳定入渗量分别为(5~6)和(3.5~4)m^3/d;1~#和2~#回灌塘的回灌影响半径均小于50 m,1~#和2~#回灌井的回灌影响半径分别为(20~30)和(10~30) m。
刘保成吕国庆高祯郑学娟安丽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回灌
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内置式膜和外置式膜比较
2017年
内置式膜和外置式膜普遍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工程中,二者的处理效果相似,但能耗相差较大,外置式膜的能耗远远高于内置式膜。对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生化处理采用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外置式膜相比,占地面积相差不大,工程费用较低,可以节省90%的电耗,对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杜昱岳峥吕国庆李大利孙月驰张亚琳汤萌萌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处理内置式污水处理工程生化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