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磊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肌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梗死
  • 11篇动脉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9篇介入
  • 8篇急性心肌梗死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心病
  • 6篇冠脉
  • 6篇冠心病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造影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机构

  • 24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4篇吕磊
  • 15篇罗义
  • 10篇李广镰
  • 8篇吴天源
  • 7篇曾冲
  • 6篇孙少喜
  • 6篇雷晓明
  • 5篇冯开薇
  • 5篇李韶南
  • 5篇潘宜智
  • 5篇刘震
  • 4篇皮耀球
  • 3篇谭文亮
  • 2篇刘戬
  • 2篇杨阳
  • 2篇刘建峰
  • 1篇王利
  • 1篇关明媚
  • 1篇黎镇赐
  • 1篇毛平

传媒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对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268例[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术前测定基础血清ALD水平。将患者分为ALD<130 pg/m L(127例)和ALD≥130 pg/m L(141例)两组,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及ISR(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血清ALD水平在ACS组比SAP组高[(160±58)pg/mL vs.(118±46)pg/m L,P<0.05];PCI术后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ISR发生率ALD高者远高于ALD低者(24.1%vs.3.1%,P<0.05;16%vs.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是发生ISR的最强预测因素(比值比为每10 pg/m L 2.56)。结论基础血清ALD水平是PCI术后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ISR的预测指标,这提示PCI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密切相关。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孙少喜
关键词:醛固酮支架内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事件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指标、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cytochrome P450,family 2,subfamily C,polypeptide 19,CYP2C19)多态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采取RT-PCR方法进行外周全血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进行分组。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后次日,测定血中hs-CRP和IL-6含量,治疗后12个月内,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1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快代谢组(CYP2C19*1/*1)患者最多,为78例(42.8%);中等代谢组(CYP2C19*1/*2、CYP2C19*1/*3),为65例(35.7%);慢代谢型组(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最少,为39例(21.5%)。与快代谢组比较,中代谢组及慢代谢组hs-CRP、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代谢组比较,慢代谢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型与hs-CRP及IL-6呈正相关(r=0.163、0.175,P<0.05)。中代谢组、慢代谢组患者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快代谢组患者(P<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与hs-CRP及IL-6具有相关性,CYP2C19基因型为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能够激活机体炎症反应,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吴天源罗义吕磊谭文亮孙少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YP2C19HS-CRP预后
CYP2C19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CYP2C19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入住心内科的ACS患者308例进行CYP2C 19基因多态性检测,其中入选120例CYP2C 19中代谢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返院复查冠脉造影.ISR判断标准为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按有无再狭窄分为ISR组38例和无再狭窄组82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个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造影结果和支架使用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YP2C19中代谢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高尿酸、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长度较长(>20 mm)、支架植入数多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OR=1.338、2.468、3.788、11.386、4.182、2.916,P<0.05),高hs-CRP也是危险因子(OR=4.183,P=0.068);而较高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较大(>3 mm)是ISR的独立保护因子(OR =0.428、0.486,P<0.05).结论 糖尿病、高尿酸、复杂病变、支架长度较长(>20 mm)、支架植入数多等可增加ISR发生的危险性,而较高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较大(>3 mm)则减少ISR的发生.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孙少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YP2C19支架内再狭窄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相关性,并评价CR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入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ACS患者2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口服,75 mg/d维持。入院时及服用氯吡格雷5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血小板聚集率≤10%定义为CR。将患者分为CR和非CR(NCR)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PV、血清学指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MPV与CR的相关性。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MPV在CR组显著高于N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0.6)fl vs.(7.2±0.8)fl,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V是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MPV预测CR的ROC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95%CI∶0.728~0.924,P<0.05);当MPV=8.6 fl时,MPV预测C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分别为81.68%和79.62%。PCI治疗后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CR组显著高于N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vs. 1.4%,P<0.05)。结论 MPV升高与ACS患者CR的发生存在相关性;ACS患者发生CR增加PCI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影响ACS患者的临床预后。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刘建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平均血小板体积氯吡格雷抵抗心血管事件
国产柔红霉素(DNR)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1999年
柔红霉素(DNR)自1963年发明以来,长期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明确、显著,迄今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基本药物之一。1996年2月~9月我们采用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柔红霉素治疗16例急性白血病,获得较满意的疗...
毛平李翠贞关明媚吕磊
关键词:柔红霉素急性白血病
冠状动脉介入对CD41水平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行PCI的患者及26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h的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41水平。结果CD41水平在PCI后2h显著高于术前(89%±8%与84%±10%),而在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CD41水平无明显变化(74%±18%与82%±14%)。结论PCI可促进血小板激活。
吕磊李广镰罗义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血小板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紧急PCI术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在以上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在梗死后心绞痛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紧急PCI术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能降低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增加。
吕磊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AMI患者228例。MIRI判断标准为AMI直接PCI开通IRA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或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IRA前向血流≤TIMI2级且除外因造影可见的血栓、栓塞、夹层或痉挛等所致急性闭塞。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18个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病时间≤6h(P=0.014)、下壁梗死(P=0.006)和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P=0.028)是MI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多支血管病变(P=0.063)和肾功能不全(P=0.067)也是危险因子;而梗死前心绞痛是独立保护因子(P=0.005)。结论AMI发病时间短、下壁梗死、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多支血管病变和肾功能不全增加直接PCI术MIRI发生的危险性,而梗死前心绞痛则可减少MIRI的发生。
罗义吕磊李广镰皮耀球曾冲潘宜智雷晓明刘震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发病因素
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78例。分为女性组61例及男性组217例。对比两组的资料。结果女性组平均年龄、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的患者高于男性组;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低于男性组。女性组有典型心电图改变者低于男性组,冠造影二支及三支病变的患者多于男性,住院期间发生心衰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多、血管病变严重、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大。
吕磊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造影冠脉病变支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死因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8例。根据MIRI的临床表现分为抑制型:直接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激惹型: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无复流型: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等于或小于TIMI2级且除外急性闭塞。调查性别、发病时间、梗死部位、MIRI类型对住院病死率的影响。结果MIRI组119例的住院病死率13.4%,显著高于无MIRI组109例的4.6%(P=0.021);激惹型MIRI的病死率27.6%,显著高于抑制型9.3%和无复流型8.3%(P=0.037);女性MIRI病死率29.0%,显著高于男性8.0%(P=0.003);AMI发病时间6小时或以下病人的MIRI病死率14.3%,发病时间6小时以上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前壁梗死MIRI病死率17.0%,下壁梗死病死率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激惹型MIRI和女性是AMI直接PCI术MIRI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AMI发病时间和梗死部位不影响MIRI住院病死率。
罗义李广镰曾冲潘宜智吕磊皮耀球雷晓明冯开薇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死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