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红亮

作品数:54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历史地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考古
  • 13篇遗址
  • 8篇石器
  • 7篇史前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6篇考古学
  • 6篇古学
  • 5篇文化
  • 4篇遗存
  • 4篇石器时代
  • 4篇铁器
  • 4篇欧亚草原
  • 4篇文化互动
  • 4篇旧石器
  • 4篇聚落
  • 4篇互动
  • 3篇新石器
  • 3篇试掘
  • 3篇全新世

机构

  • 54篇四川大学
  • 2篇华盛顿州立大...
  • 2篇青海省文物考...
  • 2篇贵州省文物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加州大学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成都文物考古...
  • 1篇四川省文物考...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圣路易斯华盛...

作者

  • 54篇吕红亮
  • 4篇霍巍
  • 4篇李永宪
  • 3篇张正为
  • 2篇赵德云
  • 2篇代丽鹃
  • 2篇韩芳
  • 2篇杨锋
  • 2篇杨锋
  • 2篇张长虹
  • 1篇佐佐木正治
  • 1篇夏吾卡先
  • 1篇郭继艳
  • 1篇黄明
  • 1篇原海兵
  • 1篇陈苇
  • 1篇熊永强
  • 1篇仝涛
  • 1篇赵振
  • 1篇傅罗文

传媒

  • 11篇考古
  • 8篇藏学学刊
  • 5篇南方民族考古
  • 3篇人类学学报
  • 3篇西藏大学学报...
  • 2篇考古学报
  • 2篇考古与文物
  • 2篇江汉考古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夏考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藏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中国藏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穹庐”与“拂庐”——青海郭里木吐蕃墓棺板画毡帐图像试析被引量:12
2011年
结合民族志资料与文献,此文认为青海郭里木棺板画中的帐篷乃属于欧亚大陆最为普遍的圆形帐篷(Yurt),亦即汉文史料中的"穹庐",而非"拂庐"。"拂庐"一词大体在唐代兴起,乃为藏音汉译,专指吐蕃毡帐。其类型属于流行于中东以及古代波斯南部的"黑帐篷",与"穹庐"区别较大。目前考古资料中累积的有关"穹庐"的材料十分丰富,为郭里木棺板画中帐篷传统提供了有趣的对比材料。此外,郭里木棺板画中的"灵帐举哀"主题与粟特美术中的"哀悼"主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吕红亮
关键词:棺板画帐篷
西喜马拉雅地区立石遗迹初论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经由两处具有考古背景的立石,对西喜马拉雅地区大立石遗迹的分布和类型进行了研究,将其年代范围定在公元前第一千纪。其代表一种与不发达的金属器、石墙建筑、石构遗迹相联系的山地史前文化。目前所知,立石纪念物兴起于早期铁器时代,最早的例子见于克什米尔河谷,可能与中亚及西伯利亚地区游牧人移动相关。所处场合不同,立石可能有功能区分,其与"火崇拜"和"神山崇拜"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吕红亮
关键词:欧亚草原
贵州贵安新区岩孔村招果洞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
2024年
一、地理及地质背景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是一处史前洞穴遗址,其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6°32′22.83″、东经106°27′00.02″,海拔1280米(图一)。该洞穴位于南北走向盆坝西侧的山坡.上,东向开口,洞口高4、洞深约25、洞宽约20米。麻线河由北向南流经该盆坝汇人红枫湖水库,招果洞洞口东距麻线河约300米,高出洞前盆坝30米。
张兴龙姜铭黄明黄明吕红亮胡越吕红亮秦亚萍闵凯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作为考古学家的图齐被引量:1
2012年
朱塞佩·图齐是意大利东方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对西藏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考古学家。他强调实地考察对东方研究的意义,并对造型艺术表达出强烈兴趣,这种研究取向在其《西藏画卷》《印度-西藏》等著作中有所体现。他还推动了意大利东方研究所/亚非研究院在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的考古工作,如著名的斯瓦特研究。此外,图齐还开拓了东方研究所在阿富汗、斯里兰卡、伊朗等地的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并对亚非研究院的组织构建以及研究理论等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可以说,他推动了意大利亚洲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亚非研究院的重要奠基者。
程嘉芬(译)吕红亮(校)
成都平原南部新发现的旧石器
2023年
2021年3—5月,为配合天眉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沿线建设区域内开展了考古调勘工作,新发现旷野旧石器地点12处,分布于岷江II—IV级阶地及古青衣江II级阶地。调勘过程中采集石制品100件,多数采自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石器,主要为大、中型。原料种类多样,以石英砂岩、石英岩居多。石器毛坯以石片为主,类型有砍砸器、手斧、手镐、薄刃斧、重型刮削器、刮削器及凹缺器。剥片和石器修理均采用锤击法。采集石制品在整体面貌上接近南方主工业,但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同时包含阿舍利技术因素。综合遗物埋藏层位和石制品特征,初步推测新发现地点时代为中更新世偏晚阶段至晚更新世。
洪小茹陈苇陈苇李佳俪杨宇春吕红亮吕红亮向芳
关键词:晚更新世考古学石制品
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第一具干尸的考古发现
2007年
在尼泊尔西部穆斯塘地区的米拜克(mebrak)的洞穴系统,考古学家调查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分布的居址废墟,并于1995年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一个洞穴曾作为丛葬墓,年代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年之间。在以刻绘图案装饰的棺床上发现了30个自然风干的干尸,并随葬有身体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品、家畜。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所有随葬品乃至皮毛和纺织物都保存完好。人类学分析显示,这一人群的人口结构趋于平衡,个体形态测量趋于蒙古人种。整个人群具有极高的趋同性,并存在三种可能与家族相关的次级人群。成功的手术疗伤表面当时已具备相当医学知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显示这一人群已很好的适应了这一人居边缘区的险恶环境。
库特.W.阿尔特吕红亮
关键词:干尸
西藏浪卡子出土金器的再认识被引量:5
2014年
近年,西藏浪卡子县先后两批出土金器多件,关于其时代与族属,学界有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属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的遗存,一种意见认为属于吐蕃时期(7-9世纪)文物。文章结合中国北方有关鲜卑金器的考古发现,对浪卡子金器的年代做了再讨论,认为浪卡子出土金器具有某些鲜卑因素,可能和公元4-6世纪活动于吐蕃北部的吐谷浑关系密切,反映出青藏高原腹心地带与其北部草原区域的文化互动,早在西藏的"小邦时代"已经展开。
吕红亮
关键词:鲜卑
专业化与生产:若干基本问题以及中坝制盐的讨论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检讨了考古语境中的'专业化生产'的概念问题。这一概念虽已在西方的考古学中得到相当重视,但在中国考古学中却较少涉及。本文对西方考古学中如何定义'专业化'这一基本主题作了界定和比较,以表明这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本文介绍并讨论了一个在专化或非专化背景下去有效理解'生产组织'的模型,并特别关注产品生产者和产品最终控制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基础之后,根据建立的分析模型,本文以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为个案作了讨论。这一个案显示了如何以中国考古学的例子去检视生产组织的多个要素,同时也以此说明现有的模型还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中坝遗址的主要产品是盐,为了解中坝的盐业生产,我们必须从制盐工具、遗址的空间布局以及其他间接证据入手。中坝的盐业最早可能为附近的少数消费者开发,然而在公元前第一千纪,多重证据都显示该地区出现了一个小群体并最终控制了盐的交易和分配网络,这种依附形式的生产出现重新界定了中坝附近及其远方人群的关系。
傅罗文吕红亮
探索中国西南山地史前史的新方法
2025年
一、山地及山地考古的意义。山地是地球表面最具特征性的地貌之一,占据了地球表面30%的面积,承载着约20%的人口。它不仅是复杂的自然地理单元,更是独特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综合体然而,长期以来,山地被视为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不具备文明发展的条件。这一观念可以追溯到法国年鉴学派史家费尔南·布罗代尔。他的观点延续了环境决定论的思维,认为地理因素限制了高地的社会和文化发展。
吕红亮
关键词:地球表面环境决定论法国年鉴学派史前史地理因素西南山地
西南夷身体装饰品的初步研究
本文将西南夷地区的青铜文化按照地域划分为贵州西部、安宁河流域、滇池区域、洱海区域、雅砻江—金沙江流域、大渡河—青衣江流域、岷江上游七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对出土的身体装饰品作了初步梳理和考古类型学的考察,认为各区域在身体装...
吕红亮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