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卫志

作品数:37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6篇皮肤
  • 4篇红斑
  • 3篇天疱疮
  • 3篇皮肤病
  • 3篇皮疹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类天疱疮
  • 2篇大疱
  • 2篇大疱性
  • 2篇大疱性类天疱...
  • 2篇单抗
  • 2篇寻常型
  • 2篇遗传病
  • 2篇乳膏
  • 2篇软膏
  • 2篇湿疹

机构

  • 35篇山东省皮肤病...
  • 3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潍坊市寒亭区...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潍坊市坊子区...

作者

  • 37篇吴卫志
  • 7篇周桂芝
  • 7篇潘付堂
  • 7篇施仲香
  • 6篇杨青
  • 6篇杨宝琦
  • 6篇王广进
  • 6篇周盛基
  • 5篇张福仁
  • 4篇王娜
  • 4篇刘红
  • 3篇单晓峰
  • 3篇田洪青
  • 3篇颜潇潇
  • 3篇吴梅
  • 3篇张朝霞
  • 2篇亓兴亮
  • 2篇张迪展
  • 2篇屈丽娜
  • 2篇史本清

传媒

  • 27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肌炎合并食管癌1例
2009年
皮肌炎是一种病情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部分患者可伴发肿瘤,文献中报道皮肌炎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可高达50%。近来我们遇到1例伴发食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面颈部红斑10个月,上肢肌痛乏力半月,于2008年2月13日第2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眼睑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片,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4个月前头皮、面颈部渐出现类似皮损,瘙痒明显(图1)。
孙一萍吴卫志屈丽娜于美玲
关键词:皮肌炎食管癌结缔组织疾病住院治疗自觉症状
新生儿红斑狼疮一例
新生儿红斑狼疮(neonatal lupus erythematosus,NLE)是由于母亲患有红斑狼疮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母体中抗Ro/SSA抗体经胎盘进入婴儿体内,诱导婴儿发生红斑狼疮样皮损和(或)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吴卫志史本清
57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我院住院患者中皮肤软组织感染者(SST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571例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SSTI病原培养结果阳性的住院患者,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主要革兰氏阳性优势菌的耐药情况。结果:患者按病种分类,主要有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湿疹、银屑病等。571例SSTI患者共培养菌株624株,革兰氏阳性菌529株(占84.8%),革兰氏阴性菌76株(占12.1%),真菌19株(占3.0%);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明显耐药,对米诺环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均为10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为我院SSTI最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阳性优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耐药率高,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耐药率较低,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张朝霞吴卫志王广进周盛基杨青颜潇潇陈明飞李富容施仲香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耐药率
寻常狼疮误诊25年1例被引量:3
2004年
张杰吴卫志吕延锋
关键词:结节寻常狼疮坏死性误诊上唇就诊
NB-UVB联合8-MOP PUVA治疗小腿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NB-UVB联合8-甲氧补骨脂素(8-MOP)PUVA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16例银屑病患者双侧小腿进行PASI评分,一侧给予NB-UVB照射,另一侧给予NB-UVB联合8-MOP PUVA,每周3次,共治疗20次。结果:NB-UVB治疗侧治疗前后PASI评分分别为8.21±2.97和2.31±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联合8-MOP PUVA治疗侧分别为8.33±2.54和1.2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BUVB联合8-MOP治疗侧较NB-UVB治疗侧PAS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UVB联合8-MOP PUVA可明显促进小腿顽固部位皮损的消退。
王娜单晓峰杨宝琦吴卫志刘素琴颜世富
关键词:NB-UVB8-MOPPUVA银屑病斑块
斑驳病一家系报道
2005年
周盛基陈树民王广进吴卫志
关键词:斑驳病家系遗传病黑素常染色体母细胞
援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和皮肤病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援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和皮肤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利用问卷网制作调查问卷,通过微信群发放二维码在线填写。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皮肤症状和皮肤病发生情况。结果:共155名医护人员完成调查,其中医生52名(33.55%),护士103名(66.45%);男64名(41.29%),女91名(58.71%),平均年龄35.32岁。援鄂期间每天洗手大于10次的140名(90.32%)。最常见的皮肤症状为压痕(88.39%)、皮肤干燥(63.23%)、多汗(50.97%)。压痕和压疮最常见的部位是鼻梁(83.94%)。最常见的皮肤病为湿疹(24.52%)、痤疮(21.94%)和毛囊炎(21.29%)。结论:援鄂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和皮肤病发生率高,需要进行干预。
吴卫志张雪青王伟伟杨宝琦
关键词:医护人员皮肤病皮肤损伤
影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愈后缓解期长短因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寻常型银屑病治愈后缓解期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采取统一治疗方案治愈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6例,记录入院时病情相关信息对出院后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共111例患者完成随访,20例患者1年后保持缓解,其余患者缓解期为(54.57±52.73)天,其中患者发病次数、病情严重程度、精神因素、治疗期间有无新发皮疹、既往治疗等因素与愈后缓解期长短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银屑病预后的原因复杂,对于有易复发因素的患者治疗中可以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复发。
吴卫志单晓峰王娜王长亮张福仁
关键词:银屑病复发
建立和验证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风险因素预测模型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索建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并进行PHN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HN将其分为两组。使用LASSO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共有307例患者入选本研究,101例(32.8%)患者出现了PHN。应用LASSO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以下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0岁(OR值3.522,95%CI1.631~7.606,P=0.001)、合并糖尿病史(OR值2.182,95%CI 1.073~4.438,P=0.031)、急性期皮损面积≥5%(OR值2.756,95%CI 1.426~5.327,P=0.003)、先驱痛(OR值2.233,95%CI 1.216~4.099,P=0.010)、急性期疼痛程度评分(NRS)≥6分(OR值10.724,95%CI 5.549~20.725,P<0.001)。结论:年龄≥50岁、合并糖尿病史、急性期皮损面积≥5%、急性期先驱痛、急性期疼痛程度评分(NRS)≥6分为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颖赵伟张朝霞杜东红杨青杨宝琦王娜颜潇潇吴卫志潘付堂周盛基王广进吴梅于长平施仲香田洪青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银屑病性关节炎累及颞颌关节2例国内首报
2006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性关节炎颞颌关节受累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颞颌关节受累的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颞颌关节疼痛、晨僵、周围肌肉酸痛及压痛,CT检查见下颌骨髁状突骨皮质侵蚀,骨皮质下囊肿,关节面骨质硬化,关节窝扩大。结论:银屑病性关节炎可累及颞颌关节,但易被忽略。
屈丽娜张福仁杨宝琦吴卫志
关键词:银屑病性关节炎颞颌关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